华为加持,汽车AR-HUD跑出“加速度”!哪些供应商值得关注?

科技确有核芯 2024-12-21 21:48:43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章鹰)12月18日,中国汽车行业迎来了“AR-HUD”的规模化上车的高光时刻。首先,在鸿蒙智行旗下四界聚齐,华为在汽车领域布局日益完善。当天,华为与十余家供应商完成智能车载光业务合作签约,范围涵盖智能HUD、车灯模组领域,签约供应商包括江苏泽景、合肥疆程等,其中包含星宇股份、水晶光电等上市公司。

同时,盖世汽车研究院发布了最新调研数据,截止2024年10月,HUD的装载量达到225.6万套,渗透率达到14.4%,其中AR-HUD因为具备与实景融合等优势,其装机量快速上升,占整个HUD市场的比例达到27.4%。

为何AR-HUD的搭载率会快速上升?其技术原理、显示优势和市场规模是怎样的?国内AR-HUD的主要供应商和代表方案有哪些?本文进行详细解读。

AR-HUD的发展历程和市场潜力

盖世汽车研究院资深分析师王健表示,HUD渗透率超过14%,说明HUD市场已经进入了早期普及阶段,意味着上行空间进一步打开。从HUD的产品形态看,产业界有C-HUD、W-HUD和AR-HUD三种形态,从调研数据来看,C-HUD整体市占率处于一个快速下滑,但W-HUD成为当前的主流产品。AR-HUD因为显示画面大,显示清晰度高,越来越受到主机厂和车企用户的青睐。

截止2024年10月,AR-HUD在占HUD市场比例达27.4%,已搭载36个车企品牌和74款车型实现量产,从量产品牌来看已经有10个车企品牌100%搭载AR-HUD,主要代表是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赛力斯)和传统自主车企孵化的新品牌。盖世预计到2030年,HUD的渗透率将达到43.7%,AR-HUD接近555万辆。

从技术原理上看,不管是C-HUD、W-HUD还是AR-HUD,都是发出一束光打在玻璃上形成虚象,与车外的实际环境融为一体。C-HUD是后装一块玻璃,而W-HUD与AR-HUD都是在前挡风玻璃上成像。最早,C-HUD在传统油车上出现,2D显示,主要显示车速、限速、档位和故障灯等信息,但是因为成像区域比较小,所以显示的内容有限,目前前者渐渐淘汰。

W-HUD在目前算是比较主流的抬头显示,与C-HUD不同的是,W-HUD是通过挡风玻璃作为投影介质来反射成像。它支持更大的成像区域以及更远的成像距离,显示的效果也是更加具体化。

到今天,在智能辅助驾驶技术不断进化的当下,汽车信息展示的需求变得更加丰富和复杂,传统仪表盘的显示功能已经不足以匹配当前智能汽车的发展步伐,汽车显示系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升级,转向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方式。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汽车人因与工效学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杨靖表示,在高阶智驾时代,AR-HUD由于显示信息丰富,同时具备安全性与舒适性,有望成为显示第一屏,让智驾更安心、省心和舒心。

中国汽车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23年应用AR-HUD的车型达到125款,到了2024年前三季度,应用AR-HUD车型已经达到178款,在汽车领域的渗透率从4.9%上升到10%。

她指出,AR-HUD的市场认可度和接受度不断上升,目前在电动汽车的搭载率比较高,从价格段看,40万以上的高端车型仍然是它主要搭载的车型。但是20万到30万的车型,搭载AR-HUD的车型也在增多,显示它有下沉的趋势。

杨靖分析说,目前主流的AR-HUD的技术路线主要有三个,包括TFT、DLP和LCoS三种方案,TFT技术在小视场的W-HUD中表现良好,但是因为有太阳光倒灌问题和偏振光影响,应用于AR-HUD存在一定局限性;DLP方案由于成本和知识产权的问题,国产化难度较大;相比之下,LCOS技术有望成为AR-HUD的主流技术路线,因为LCOS在高分辨率优势明显,对比度和可靠性高,低功耗以及小体积等优势,有望成为AR-HUD的主流技术。

华为、华阳多媒体等多家AR-HUD的主流供应商和解决方案

在AR-HUD评价体系当中,关键点落脚在画幅和画质,画幅又有三大关键指标:FOV (视场角),VID(虚像距离)和投影尺寸;画质则主要体现在对比度和分辨率。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杨靖指出:“我们建议AR-HUD方案最低的对比度要在1500:1,否则它会有延迟,如果是适宜,我们觉得不应该小于1800:1。分辨率上,我们认为AR-HUD最佳分辨率在120 PPD以上。”

ADAYO华阳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华阳多媒体作为国内HUD龙头企业,从2012年开启了HUD产品研发征程,十多年间推出了多款W-HUD和AR-HUD产品。2015年到2016年,华阳率先实现了C-HUD、W-HUD的首次量产,2021年,华阳基于DLP技术开发的AR-HUD陈工在广汽传祺GS8上实现了量产供货。

2024年上海车展期间,华阳对外公布AR-HUD诸多新品,包括斜投影、双焦面、LCoS,裸眼3D等引领市场的AR-HUD产品。据悉,ADAYO华阳的5.1 TFT AR-HUD产品引起行业的关注。该产品基于5.1寸TFT PGU方案,采用转折背光,提升亮度均匀性,结合ADAYO华阳的独特光学设计,最大可达到10米成像距离,虚像分辨率可大于150PPD(Pix Per Degree),实现了超高清的虚像显示。通过前挡玻璃虚拟成像,将车速、导航、ADAS等信息实时显示在车辆前方,画幅更大,显示更清晰。

此外,12月18日当天,华阳多媒体作为华为智能车载光AR-HUD领域的首批合作伙伴,成功完成签约并授牌。双方于2022年联合开发的LCOS AR-HUD产品,不仅在小体积内实现了高分辨率与大FOV视场显示的效果,还突破性地解决了阳光倒灌的行业痛点。目前,该产品已在LOTUS EMEYA车型上实现量产。

盖世汽车的调研显示,截止到10月,AR-HUD上车规模已经达到70.1万辆,当前100%搭载AR-HUD的车企已达到10家,问界、极氪、深蓝三家车企AR-HUD的搭载量超过10万辆。15万到20万的车型是搭载AR-HUD主力区,40万到60万价格段随着问界M9等车型快速商量,同比增速快。

截止今年4月,已经有多款量产车型搭载华为AR-HUD方案,包括上汽飞凡、问界M9等,还有超过20款在研车型将搭载华为AR-HUD产品和方案,即将推向市场。以飞凡R7为例,全球首发量产华为AR-HUD系统,该系统采用智能车载光技术,搭载车规级LCoS、三色LED光源、短焦镜头、偏振组件。后者可以提供13°×5°的视场角,并能够在驾驶员前方7.5米的位置打造驻车平视影音体验,具备业界最高1920×730的高清分辨率。功能上,除了车规级AR导航之外,还能在风挡玻璃上投射倒车影像、实现巨幕观影等。

合肥疆程技术也带来了LCoS AR-HUD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展示的最大视场角高达13*5°,对比度实测数据更是突破2000:1,且画面畸变能控制在2%以内,成像画面不仅具有高亮度、高色彩还原度的特点,更展现了非凡的视觉体验。

在今年上海车展上,深圳锐思华创发布了全球首个以LBS为光源的AR-HUD,并推出全球首创全新显示技术 – 应用于AR-HUD等多种显示方案的多层光波导3D PGU。

在北京车展上,泽景发布了Inno-Vision概念座舱,泽景整合了同轴双焦面AR-HUD、P-HUD及CMS,智能座舱采用了同轴双焦面ARHUD。同轴双焦面ARHUD的成像,采用了特殊的光学设计和图像处理技术。它能够在驾驶员的前方视野中同时投射出两个不同距离的影像,并使他们巧妙地重叠在一起。

写在最后

伴随着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的快速发展,AR-HUD作为人车交互新窗口,与更多系统深度融合将是大势所趋,由此将驱动HUD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随着AR-HUD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供应商格局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盖世汽车的调研显示,AR-HUD的供应商阵营不断壮大,国内外众多企业纷纷涉足这一领域。在今年1月到10月的供应商TOP10排名中,中国供应商占据9名,但是当前产业供应竞争激烈,未来格局变动还有很大空间。

0 阅读:2

科技确有核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