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自治县:风电塔筒生产火红

多彩威宁 2025-04-01 17:46:23

“机器轰鸣!火花飞溅!”

近日,在威宁经济开发区风电产业园的贵州保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风电塔筒生产车间,机器轰鸣,火光闪烁,电锯声、焊接声不绝于耳,各工区人员各负其责,紧密配合,干得热火朝天。

生产车间内,工人对塔筒焊接口进行打磨。

        “好,继续转!”在黑塔待检区,随着机械运转慢慢吊转大筒圈,公司技术人员封崇武和工友手持数字超声波探伤仪对塔筒焊缝进行仔细检测。

生产车间内,技术人员通过数字超声波探伤仪对塔筒焊缝进行仔细检测。

“焊接的质量决定了塔筒的生命,我主要是负责用超声波对塔筒焊缝进行无损检测,确保焊缝内部质量,把好塔筒生产质量最重要的一关。”封崇武说。

一块块钢板,经过下料、卷板、纵缝、回圆、组对、环焊、内件、检测、防腐等环节,15到20天就变成一个个完整的风电塔筒。

生产车间内,工人在对卷好的钢板进行焊接。

威宁自治县地处贵州西北部,平均海拔2200米,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居贵州之首,素有“阳光城”“高原风谷”之称。2010年,威宁积极抓住国家能源开发政策的有利契机,在新能源赛道上“开疆辟土”,为推动威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11年,安装机组198台,总装机量297兆瓦的华能集团乌江源风电场成为贵州首个风电项目建成投产,呼呼的大风车“扭转”风云,在威宁“刮”起了“新能源产业风”,国电、华能、国家电投、龙源电力等行业头部企业乘“风”来、因“风”聚,相继落户威宁。一时间,一个个风电项目在威宁大地上拔地而起,风机林立。

工人在生产好的风电塔筒内部安装爬梯。

项目建设有力有序,装备制造刻不容缓。坐拥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威宁在2013年突破思维,抢抓新能源开发战略机遇,积极谋划,引进江苏保龙塔筒制造有限公司入驻贵州威宁经济开发区风电产业园,注册成立贵州保龙塔筒制造有限公司,全力发展风电塔筒、钢结构制作及风电设备零部件制造,兼顾风力发电机维护、维修及安装,填补了贵州风电装备制造的空白,解决了贵州在风力资源开发中加大投资成本引进风电装备的难题。

“我们公司成立后,主要生产1500KW到7150KW风力发电塔筒,可年产各种型号风力发电机组塔筒(塔架)180台套,至今已经生产风电塔筒1000余套,实现销售收入近20亿元。”贵州保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敏介绍,在公司200余名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凭借先进的生产和检测设备、优质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售后服务,公司生产的风电塔筒取得了国电集团、华能集团、中广核集团、湘电电力等国有大型电力企业认可,得到市场的好评。

工人操作大型设备把生产好的风电塔筒进行吊装转运。

“目前,我们手里的订单还有150余套还未生产,新的订单也在源源不断赶来。”杨敏说。

随着技术持续革新带来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风电应用需求正走向爆发。贵州保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抢抓机遇,趁势而起,在2023年与威宁自治县人民政府签订《塔筒二期投资协议》,目前项目已建成投产,公司二期项目可年产塔筒200余套。

贵州保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堆料区,生产好的风电塔筒和生产原料整齐堆放。

“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我们在做好技术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在新能源发展领域从上游装备制造,延伸到下游的风电场建设、运营,为推动国家能源转型、加快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谈起公司未来的发展,杨敏眼神中透露着一种格外的坚定。

来源:毕节日报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