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为何有99.7%的国土没人居住?竟然只能住剩下的3%土地

侃侃儿谈 2025-01-30 20:04:54

你能想象?在蒙古国,竟然有99.7%的土地都无人居住。这个被称为外蒙古的国家位于亚欧大陆的中央,被陆地包围,是地球上最大的内陆国之一,也是地球上最为广袤的国家之一。蒙古国拥有超过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总面积排名全球第18,然而,人口却仅有约330万,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约2.1人,位居世界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比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澳大利亚和纳米比亚还低了1/3。

蒙古国最大的城市是首都乌兰巴托,约有160万人居住在这里,是现代蒙古的人口核心。然而,这也意味着仅有乌兰巴托的人口就占据了蒙古国总人口的约48%,使得蒙古成为世界上人口最高度集中的国家之一。然而,乌兰巴托仅占蒙古国总土地面积的约3%,这意味着该国其他52%的人口,约170万人,生活在剩余的99.7%的土地上,这大大拉低了蒙古全国的平均人口密度。因此,基本上说,蒙古国剩余99.7%的土地上,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约1.1人。

在这片广袤而荒凉的土地上,大约有1/3的人仍然过着与800多年前成吉思汗时代相似的游牧生活。那么,蒙古国的这种独特情况是如何在漫长的历史中发展并持续至21世纪的呢?首先,我们可以从蒙古的地理和气候入手进行分析。

蒙古国的领土主要位于蒙古高原,这是一个横跨中亚的高海拔地区,两侧被山脉环绕。蒙古高原的海拔从1000米到1500米不等。由于蒙古高原位于亚洲内陆深处,远离印度洋和太平洋,因此来自太平洋的湿润季风很少能将足够的降水带到蒙古高原,而蒙古高原北部紧邻西伯利亚,这极大地影响了其气候和容纳人口的能力。

每年8月左右,随着冬季的临近,亚洲北部的白昼时间逐渐减短,导致从北冰洋吹来的西伯利亚冷干空气变得更加寒冷。这时,累积在西伯利亚上空的空气比北冰洋上空的空气更为寒冷,因为北极上空的空气通常在海冰上形成,这阻碍了热量的散发。然后,从每年9月到四月,这些寒冷而干燥的西伯利亚空气和高气压会转移到欧亚大陆北部,被推送到蒙古高原,导致蒙古国的冬季几乎总是非常寒冷和干燥的。来自西伯利亚的冷、干燥和浅层空气涌入蒙古高原的低洼河谷和盆地,然后停滞在那里,为蒙古北部地区带来了严寒的低温天气。

蒙古国的气候和地理情况确实令人叹为观止。在蒙古国,一月份的气温可能降至零下30摄氏度左右。然而,在漫长的冬季,异常的寒流和狂风暴雪可能在蒙古的几乎任何地方突然而出人意料地出现,气温甚至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波动30摄氏度,北部地区在24小时内下降40摄氏度也相当常见。由于这种现象,蒙古国的所有河流和湖泊在严寒的冬季都会结冰,许多较小的河流甚至会结冰到底部,这使得蒙古的河流和湖泊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无法进行运输或灌溉。

蒙古国最大的城市,首都乌兰巴托,只有在大约三个半月的时间里没有霜冻,平均气温仅为零下五到零下六摄氏度,使其成为地球上最寒冷的首都之一。但这一现象掩盖了一个事实,即在蒙古国短暂的夏季,该国最南端地区的气温也可能飙升至令人难以置信的38摄氏度,在首都乌兰巴托甚至也能达到33摄氏度。然而,伴随着极端温度的冬夏更替,蒙古的降雨量非常有限。

蒙古高原地理位置特殊,被高山环绕,几乎阻挡了从每个方向向南进入的降雨,而喜马拉雅和昆仑山脉则阻止了从西方进入的雨水。阿尔泰山脉也扮演着类似的角色。来自这些方向的湿润气流首先经过这些山脉,通常以降雪的形式将水分沉积在蒙古高原对面的山脉两侧。因此,当风吹过蒙古高原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干燥的。

在九月至四月期间,干燥、寒冷和高气压的西伯利亚气流吹入蒙古高原,停留在那里,迫使潮湿且可能带来降雨的低气压远离,使整个季节的天空都晴朗无云。这就是为什么蒙古是世界上阳光最充足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年大约有257天都是阳光明媚且无云的。蒙古被戏称为'永恒的蓝天之地',但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在九月至四月的漫长冬季,蒙古的几乎任何地方都几乎不会有降雨,通常只有随着西伯利亚的风吹来的雪或霜。然后,在五月至八月的夏季,随着来自西伯利亚的寒冷干燥系统减弱并撤退,一些降雨终于能够从北方进入蒙古高原。

蒙古国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塑造了独特而坚韧的游牧生活方式。总体而言,蒙古的气候异常寒冷、干燥且多风,这使得农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蒙古高原的高海拔地带受到山脉的制约,仅有0.4%的土地被认为适合农业种植。这注定了游牧对于蒙古人来说是一种更为适宜的生活方式,赋予了他们更大的灵活性,能够迅速将家人和牲畜迁徙至适合放牧的不同地区。

在寒冷的冬季,牧民们会选择山谷作为放牧地,这些地方由周围的山脉保护,使其免受西伯利亚寒冷的侵袭。而在温暖的夏季,他们则返回广袤的草原,以更好地喂养他们的牲畜。这种游牧生活方式自古以来一直是蒙古高原居民的主要生活方式。即使在今天,蒙古仍然有大约65%的土地用于畜牧业,大约有1/3的人口仍然过着与他们的祖先相同的游牧生活,因为这种生活方式是由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所决定的。

然而,即使在蒙古的阳光明媚、无云的天气下,放牧和畜牧也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即暴风雪和冻雨仍然可能突然降临。来自西伯利亚的暴风雪随时可以摧毁牧民的整个牲畜群,要么直接冻死它们,要么用厚厚的一层霜覆盖它们赖以生存的草地,导致它们饥饿而死。在2009年至2010年的严冬期间,蒙古遭受了一场反常的暴风雪,导致该国800多万头牲畜死亡。

当一场风暴严重到足以摧毁大片草地并导致大规模牲畜死亡时,失去一切的绝望游牧民将被迫寻找新的牧场和生活,有时甚至超越这片大草原。因此,在人类历史中,欧亚大草原成为了无数游牧移民进入周围地区,发展出定居农业社会的源头。例如,俄罗斯、欧洲、中东和中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过游牧民族的入侵,如匈奴、突厥、蒙古和满洲人等。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在塑造历史和文化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对于这种生活方式有着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0 阅读:0

侃侃儿谈

简介:第一时间发送第一手社会咨询!拒绝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