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刚刚进初中,女儿的厌学情绪来得猝不及防,直接开始摆烂、躺平了。要知道,她从小就是个“学霸”,是“别人家的孩子”,一直成绩优秀。整个小学六年,她都没用我费过太多心,每次在校门口接她放学,总能收获其他家长羡慕的眼神。可以说,女儿的优秀,给全家带来了极大的自豪感。但上了初中后,女儿的学习状态,变得越来越低迷——情绪消沉,从活泼爱笑,变得沉默寡言。面对作业,也不像过去那样积极主动,变得磨磨蹭蹭,甚至有时候会写到半夜。班主任的反馈也不好,说女儿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的也不认真,能看出应付的痕迹。
但没想到,期末考试给了我当头一棒。女儿的名次,已经掉到了班级三十多名!这是她从未有过的名次!我实在无法接受——这个排名,别说考上重点高中了,就连普通高中的门槛都够呛!我真是急怒攻心,劈头盖脸就是一通质问。可女儿却满脸平静:“可能我就这个水平吧,我也没办法。”看她无所谓的样子,我心里涌起一股无名火:“你这叫什么话?!你要是认真听课,认真写作业,会这个结果吗?我就不信努力没有用!”从那天开始,我一改往日“放手”、不操心的教育作风,严密管控女儿的学习。对她的态度,也从温和变得急躁。每天会催促她抓紧学习,不能放任自己,关键时刻就那么几年。
所以,女儿现在的厌学、躺平,本质原因,是她心理能量水平太低导致的。
我这才明白,女儿为什么从好学到躺平。其实一开始,女儿是跟我倾诉过的,说学习吃力,自己应付不来。但我却只是一味打鸡血,讲道理。只顾着给她施加压力,没有化解她的压力,帮她寻找方法。成绩下降后,我还在指责她,说教她。在我自以为正确的教育方式下,反倒加速消耗了女儿的能量。就像一张绷紧的弓,最终崩断了,女儿拒绝上学,彻底躺平。
由此,我开始循序渐进去引导、影响女儿。1、看见孩子的痛苦和压力,同理孩子的感受,一步步修复孩子的心理能量水平过去,因为女儿成绩优秀,所以无需我费心。那个阶段,母女关系融洽,我也没有伤害她的感受。到了初中,女儿的成绩下滑,我才着急起来。
但方式不得法,只顾着催逼女儿挑战自我,快点把成绩提上来。唠叨,说教,施压等等,让女儿不堪重负。一想到学习,学校,都是负面情绪和感受。最终结果就是,我越重视,越督促,女儿越厌倦,逃避。亲子关系,也在这种负面的能量环境中加速恶化。现在,我明白了,孩子的能量水平越低,我越要关注她的感受。我不再动不动就问她,什么时候去上学?而是时刻提醒自己,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要给她赋能,给她的内心注入能量。
我在网上看到,运动会分泌多巴胺,能有效改善孩子的情绪,提升她的能量状态。所以,我运用各种手段,把女儿带出家门。一开始,女儿并不情愿,因为能量水平不足,她只想拉着窗帘,躲在房间里。但我锲而不舍,用她喜欢的盲盒,爱看的电影,喜欢打的羽毛球,不断“勾引”她。慢慢的,她越来越愿意跟我去吃美食,看电影,散步。每次外出运动之后,女儿都神清气爽。整个人的能量和生命状态,都有了肉眼可见的提升。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在我的陪伴和引导下,她的能量水平明显恢复。女儿开始沉淀下来,把注意力收回自身,也愿意跟我倾诉真实的想法。她告诉我,其实自己刚上初中,也是信心满满,还给自己暗暗定下了小目标,要考入年级前十。但没想到,数学比她想象的难,几节课没跟上,再学起来就非常吃力。一写作业,很多题不看答案,自己怎么也不会做,内心烦躁又焦虑。数学成绩不好,直接拉低了名次,也影响了其他科目的学习状态。
课时费不便宜,女儿满心感激,说自己一定认真学,不让我的钱白花。我告诉她,先不追求分数的快速提升,只要基础打牢了,你就能越学越得心应手。有了我的全力支持,和老师的耐心讲解,女儿的数学信心不断建立。我发现,不需要我的鼓励,每解出一道题,女儿的成就感就足以支持她应对挑战。补了一个多月,女儿的数学算是彻底提上来了。面对数学题,她的恐惧也消失了。当一个人通过努力,积累了成功经验,建立了自信。这种自信会辐射到各个方面,激励她加倍进取。
我明白,这是因为女儿的心理能量水平提升了,有了内在动力去应对挑战。女儿本身基础牢靠,在接下来连续几次的测试中,她的成绩都在大幅提升,很快又提到了班级十几名。数学虽然依旧不拔尖,但已经不是明显的短板。女儿高兴极了,每天放学接她,她都亲密的挽着我的胳膊,交流中也是对我充满感激:“妈妈,要不是你这段时间给我的支持,不抛弃不放弃,我哪能想到,有一天我能学好数学!
数学界没有我,岂不是痛失一员猛将?哈哈哈......”我们母女俩笑成了一团。就这样,学霸女儿的厌学危机,总算有惊无险的解除了。现在想想,孩子厌学、摆烂、躺平,都是有原因的,我们家长一定不能干着急,要静下心来去找到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才能更快解决问题,让孩子重回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