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历经44天幕后碰撞,粟裕发出齐辰电!张震:被他深深折服

朋晟聊历史 2023-06-11 02:42:01

淮海战役过去35年后,军史研究者曾问过粟裕一个问题:“听说在济南战役结束的头一天,您给毛主席提出建议,下一步打淮海战役,是这样的吗?”

粟裕以浓重的湘音回答:“是这么回事。打仗像下棋一样。作为一个高级指挥员来说,不能看一步走一步,至少要看两步走一步。淮海战役,在济南战役开始前就考虑了。”

这是真正的战略家格局。

对粟裕而言,1948年9月的济南战役,有一个美中不足,也可说是属于胜利者的遗憾,那就是许世友指挥14万大军攻城太快,蒋介石3个嫡系救援兵团尚未集结完毕,济南已被攻克,这导致了粟裕亲率的8个纵队76个团共计18万打援大军,没能如期亮剑,众将心中颇为不甘。

粟裕既是智将,也是悍将。

所谓悍将,最鲜明的特征不是凶猛,而是战场思维极其锋利,从不放过可战之机。

粟裕以为,济南战役期间,国民党两路援军行动迟缓,其根本原因不是来不及,而是畏惧。这说明蒋介石的嫡系兵团已经丧失了战场优势心理,他们极力在避免不利条件下与华野打大仗、硬仗,这意味着国共战略决战的条件已接近成熟。简而言之,既然杜聿明、邱清泉、黄百韬、李弥畏惧不前,那就主动挥师南下,进一步压迫他们,打击他们,歼灭他们。

陈士榘高度赞成粟裕的想法。

张震将话说得更形象、带劲。

他说:“我们给敌人准备了筵席,他们却不来。不来,我们就迎上门去。”

正是在这样的战役背景下,1948年9月24日清晨7时,济南城中的枪声还未完全停歇,在宁阳大柏集华野司令部作战室内,粟裕向中央军委发出了一份史上著名的电报:

“为更好地改善中原战局,孤立津浦线,并迫使敌人退守(至少要加强)江边及津浦沿线,以减少其机动兵力,便于我恢复江边工作,为将来渡江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便于以后华野全军进入陇海路以南作战,能得到交通运输供应的方便和争取华中人力、物力对战争的支持,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

粟裕的这份电报,是历史上首次出现“淮海战役”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淮海战役”还没有在南线进行战略决战的内涵,与后来的“大淮海”相区别,军史研究者通常称之为“小淮海”。

在粟裕的谋划中,“小淮海”战役将分两个阶段展开——第一阶段以苏北兵团(须加一个纵队)攻占两淮,并乘胜收复宝应、高邮。同时以全军主力位于宿迁至运河车站沿线两岸,以歼灭可能来援之敌;如敌不援或被阻,而改经浦口长江自扬州北援,则我于两淮结束前后,即进行战役第二步,以三个纵队攻占海州、连云港,结束淮海战役,而后全军转入休整。

很显然,粟裕的“小淮海”战役,“淮”指两淮,“海”指海州、连云港。

两淮之地,原先即是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的地盘,两年前因为山东野战军决策失误而失守,现如今,华东野战军扫平山东,粟裕的“小淮海”,第一步就要卷土重来,这里有自信,更有威猛。

中央军委、毛主席接到电报后,采取了谨慎态度。第二天上午9时,军委电复指示:“望你们召集许(世友)、谭(震林)、王(建安)及其他可能到会之干部,开一次讨论行动的会议,以最后斟酌的意见电告我们审查。”

透过这份电报可知,在当时,华野指挥部与山东兵团在战略战术上是存在分歧的。

关键时刻,中原局选择了支持粟裕。9月25日中午,刘伯承、陈毅、李达(邓小平赴西北坡参加中央工作会议)联名向中央军委发电报,支持攻击两淮并吸打援敌,同意乘胜进行淮海战役。

毛主席决策于千里之外,魄力非凡但又谨慎异常,接到中原局的电报,他仍然没有明确表态,而是再次电示华野:“请将徐海铁路沿线及沂河区、峄台区、东海灌云连云港区、两淮区之敌情电告。”

这是毛主席高于蒋介石的地方。大决战时,蒋介石多是在黑屋中指挥决策,而毛主席在决策前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那一时刻,毛主席不仅电示华野要密切关注最新敌情,而且动用了所有内线情报渠道,以求知彼。

正是这一步动作,改变了淮海战役的走向。

通过内线情报,毛主席第一时间得知,邱清泉兵团将退回商砀地区,黄百韬兵团将回至新安镇、运河车站地区。

鉴于此,当晚17时,毛主席终于拿定主意,动笔为中央军委起草复电——第一、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第二、你们第一个作战应以歼灭黄(百韬)于新安、运河之线为目标。战役的准备时间是10月10日前。

在粟裕的“小淮海”战役部署中,新安镇、运河车站等地本是预设的打援战场,现在毛主席以最新内线情报提醒他,黄百韬已撞到“枪口”上,绝不能放过,应第一个加以歼灭。

对此,粟裕是求之不得的。

军史研究者认为,毛主席在粟裕“小淮海”方案基础上,所作变动非常关键。表面上看,他只是变换了战役次序,重新选定了首战目标,实际则极大地影响了战役的最终走向。虽然仍叫淮海战役,仍以夺取两淮和海州、连云港为目标,仍采取攻城与打援并重的战法,但是把歼灭黄兵团、钳制邱兵团作为战役中“最主要的作战”,战役的主要目标因而就锁定为国民党主力兵团,这是日后战局逐步升级的核心因素。

在中原战场上,刘伯承是粟裕真正的知音,他们不仅英雄相惜,而且总是英雄相见略同。

淮海战役原定在10月中旬正式打响,率先行动起来的正是担任战略配合,由刘伯承所率的中原野战军一部,他们向豫西进发的行动赢得了毛主席的高度评价:“目前极好的形势是白崇禧黄(维)张(轸)两兵团被我二、六、十纵队吸引到桐柏山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回头进到黄泛区,威胁东面我军行动。”

紧接着,邓小平、陈毅指挥中原野战军主力攻克郑州,吸引孙元良兵团回援,进一步减轻了华野西面所承受的压力。

刘伯承与邓小平、陈毅,分兵两路,各自进行战略配合后,中原野战军的巨头们因为统一的大局观,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中野下一步如何行动,才能最有效地支援华野?

决战之时,我中原巨头有智无私,大局至上,而国民党那些所谓的嫡系将领,皆是私心牢骚满腹,胸中只有小我,不装大局。

两者一比,高下立判。

在当时,尤为难能可贵、振奋人心的是,我军中将帅的英雄所见略同,名剑合指一处。无论是华野、中野,还是军委毛主席,他们都高度一致地认为,下一步,中野应该东进,剑指徐州。

因为战役需要充分准备,战役发起时间推迟之后,10月24日上午午时,陈毅、邓小平向中央军委提出东进方案,计划27日攻打开封,而后休息一天,再以五天时间赶至商丘及其东南,待淮海战役打响后视情况决定行动。

毛主席接到电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宏大。他立即复电:“开封之敌已逃,你们不要去开封,也不要去商丘附近,应以现地取捷径到蒙城集中,休息数日,然后直取蚌埠,并准备渡淮南进,占领蚌浦段铁路。”

三天后,毛主席又发一电强调:“你们在徐蚌线以西地区出现,对整个敌人威胁更大,胜过在汴徐线上打一胜仗。”

同时盯上徐蚌线的还有刘伯承。

就在毛主席电示邓小平、陈毅时,刘伯承致电中央军委并陈毅、邓小平,建议中野主力截断徐州至宿县间津浦铁路。

刘伯承强调:“只要不是重大不利之变化,陈邓主力似应力求首先截断徐宿间铁路,造成隔断孙元良兵团、会攻徐州之形势,亦即从我军会战重心淮海之南线截断敌人中枢方法,收效极大。”

刘伯承在电报中提及的“会战”一词,是“小淮海”向“大淮海”演进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淮海战役的格局出现了重大变化,此前华野是主攻,中野是战役配合,现在华野、中野包括陈谢的第四纵队三军会战,已成逐鹿中原之势。

对此,邓小平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毛泽东曾说过,二野(中野)三野(华野)联合作战,不只是增加一倍两倍的力量,而是一个质的变化。也就是说,这个公式是1加1大于2。

军史研究者认为,中野强势、积极地加入战局,这里既有毛主席的磅礴手笔,也有刘邓陈的智识气魄。这是粟裕原先“小淮海”战役不曾构想的,淮海战役虽说起源于粟裕的天才构想,但落地却是众志成城的结果。

粟裕捕捉到战役升级的信号后,首先思考并提出的建议,亦是大将军之举,让人十分钦佩。

在粟裕看来,华野、中野进行联合大会战,如要行动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两军整体威力,必须考虑统一指挥的问题。

从会战惯例上讲,在同时有几支部队参战的情况下,一般由主要方向上的指挥员指挥次要方向的指挥员,先打响的部队指挥后打响的部队,兵力多的部队指挥兵力少的部队。

在当时,粟裕率领的华野有16个纵队;邓小平、陈毅、刘伯承率领的中野只有4个纵队。不管从哪种惯例上讲,此次会战都应当由粟裕担纲指挥。

但粟裕却向中央军委毛主席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

中央军委毛主席明白粟裕的苦心,这不仅是粟裕的大将胸怀,更是粟裕的大将见识!让实力较弱的中野首长担负统一指挥之名,弱军不弱,强军更强,必能激发出两军最大的整体威力。

淮海战役中野围歼黄维兵团最激烈艰难时,邓小平的那句豪言壮语就是最好的证明:“中野打光了,其他野战军照样渡江!中国革命照样胜利!”

随着淮海战役的大幕徐徐拉开,粟裕虽有必胜的信心,但压力也是巨大。

大战在即之时,围绕淮海战役的兵力部署,华野高层一直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是围点与打援并重,力争在围点与打援两个战场同时取得胜利;另一种是要求在围点与打援之间确定重点,将主要兵力配置在主要战场。

简单地看,第一种打法,更激进,更冒险,属于险仗;第二种打法,保守一些,稳健一些,属于稳仗。

粟裕持哪种意见呢?

打济南战役时,粟裕就坚持围点与打援并重,此意见即便是悍将许世友,亦认为冒险、不妥。

但粟裕对于战场真理,从不轻易妥协。

真理有时候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这样的少数人一定是智者、勇者。

对于坚持围点和打援并重,粟裕在其回忆录中作过解释——

“在以往攻城失败战例中,有些是正当守敌已经精疲力竭,再经受不住最后一击之际,可是各路援军已蜂拥而至,我军背后受敌,只得被迫撤围,这种‘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事情,决不允许在战略决战即将到来的时刻重演。必须谨慎从事,以最坏的情况作根本的出发点。(济南战役)徐州地区的敌人正是慑于我军打援兵团兵力强大,才不敢贸然进犯。敌人增援部队不敢来,正说明军委、毛泽东同志攻济打援方针的正确。这种‘攻济打援’的战法,后来用于淮海战役中,在保证有足够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条件下,以大部兵力阻击邱清泉、李弥和孙元良兵团,其效果就更加明显了。”

林彪曾由衷赞赏,粟裕尽打险仗。

“险”的内涵就在这里,能一举干掉两个,绝不只求保险,只灭一个。

打济南时,许世友强烈反对过粟裕两头并重的打法,淮海战役前,代替许世友的山东兵团副司令王建安如出一辙,亦是强烈反对。

王建安上书,稳妥起见,围攻黄百韬的主攻纵队最好由现在的5个增加到7个。

毛主席根据最新敌情,认为黄百韬、李弥两大兵团有联合在一起的迹象,因此建议粟裕,打黄百韬是一场大仗,集中主力,更为保险。

使人惊愕、令人仰视的是,面对毛主席要求调整作战部署的电示,粟裕居然委婉地说了“不”。

粟裕给出的主要理由相当霸气——用于歼灭黄百韬兵团的5个纵队较其他各纵充实,打阻击战有经验,可以完成围歼任务。

这就是粟裕,在政治上一向低调,在军事上十分高调。

面对粟裕的自信,毛主席的态度也是很有嚼头的。

他先是要求粟裕仔细再研究,然后约谈王建安,以打消他的顾虑。

面对毛主席的再次施压,粟裕不乱方寸,坚决维持原方案不动。

说毛主席的态度有嚼头,这时候就体现出来了,粟裕两次说不,他不认为是抗命,而认为是自信与魄力。之所以要两次施压,毛主席就是要鲜明地看到这两样东西。如今看到了,那就给予更大的自信与魄力。

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这里不光有将的魄力,更有君的魄力。

见粟裕坚定不移,毛主席对粟裕选择了尊重、放权,随后他不仅多次表示“估算及部署均很好”,而且在11月7日,大战开始前专门指出:

“完全同意鱼戊电所述攻击部署,望你们坚决执行。非有特别重大变化,不要改变计划,愈坚决愈能胜利。在此方针下,由你们独断专行,不要事事请示。”

接到这满是信任,满是力量的滚烫电报,11月7日晚,粟裕与张震进行了彻夜长谈。

粟裕说:“现在东北全境已经解放,解放战争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要从这个角度来考虑仗怎么打,怎样能更快地给蒋介石以决定性的打击。”

在彻夜不眠的讨论中,粟裕最终提出了一个结论,应该当机立断,将淮海战役发展为南线战略决战。

张震表示完全赞同,两人随即决定联名报告中央。

这封淮海战役中最为著名的电报,由粟裕亲自起草,定稿时已是8日清晨,旭日东升,霞光万道,因为电报发出的时间为8日7至9时,按照传统计时法,电报为“齐辰电”(电报内容较长,在此就不引录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询)。

张震后来回忆:“我深为粟裕同志的深谋远虑所折服。此电中心问题是分析:将敌人主力抑留于江北逐次歼灭有利,还是将其赶过江南待将来歼灭有利?如果歼灭黄百韬兵团挥军南下淮阴、淮安、宝应、高邮地区,则可能把敌人赶过江去;如果西取徐州,不仅抑留了徐蚌间现有敌军,且调动黄维之十二兵团北上以解徐州之围。粟裕同志不仅想到了下一仗下两仗怎么打,而且想到了我大军渡江后在江南的仗怎么打,而且想到了全国解放后江南各省的恢复问题。”

毛主席接到这封了不起的电报,心有灵犀,高度共鸣,第二天深夜作出答复:

“齐辰电悉。应积极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华东、华北、中原三方面应用全力保证我军供应。”

在粟裕看来,毛主席的这封电报就是淮海这一场伟大战役的发令枪。

粟裕后来说:“这封电报虽短,但字字千钧。”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