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小说:年底对账

文姝看小说 2025-02-16 18:18:33

年底对账

果果

又到了年底对账的时候,曼琳有点紧张。

她是个全职妈妈,专心在家带两个孩子;丈夫马军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年收入有三四十万。如果是在农村生活,一年下来能有三四十万的收入还不错,且不说能剩多少钱,起码这个进账数额就足够让人安心;

在城市里就不一样了,一个四口之家,两个年幼的孩子,只有一个成年人在工作,压力还是挺大的。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压力会越来越大。

正是因为在家带孩子,时间上比较富裕,曼琳在手机上看到了很多以往没有看到的东西。她尤其关注婚姻家庭中的女性,为了以后能有一份保障,她开始给自己交保险。

没有单位,只能自己缴费,灵活就业,去银行办理就行。

这件事曼琳跟马军说过,当时他并没有说什么,或许是因为数额不大。那会儿一个月才几百块钱,说实话,不算多,也就是孩子一件品牌羽绒服的价钱。

可是,后来社保费用水涨船高,到现在一个月已经飙升到了一千两百多块钱,将近一千三。一年下来就要一万五千多块钱。

这两年马军单位的效益不太好,说是年薪三四十万,其实到手并没有那么多,一再打折;加上父母年纪大了,时不时会去趟医院,医药费都是马军出的。

手头宽裕的时候不觉得钱花得快,也不在乎;手头紧了,就会格外在意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马军本人并没有太多的消费,单位有食堂,管饭;有工装,不用买衣服;节假日还会发福利,米面油什么的基本也不用买;偶尔业绩突出还会有一些奖励。

曼琳这个人不喜欢攀比,不爱买包,不喜欢金银首饰,也不买高档化妆品,顶多就是喜欢点个外卖。总的来说,家里的主要开销,也就是两个孩子。

老大九岁,上小学;老二三岁,上幼儿园。别看孩子都不大,正是能花钱的时候。衣服买好的,玩具买好的,零食买好的,处处都是钱。

马军每个月的收入都是直接转给曼琳,自己手里基本不留什么钱。他相信妻子,坚信她一定能把家庭打理好。

每年的年底,说是对账,其实也就是走个过场,马军清楚家里还有多少存款,有多少买了基金,有多少买了股票,挣了多少,赔了多少,也就可以了。

家里富裕的时候,曼琳也轻松,没什么心理负担;一下子手头没那么多钱了,心里还真有点发慌。尤其股票赔了点钱,基金收益也不好,有点儿头大。

这天,已经放年假的马军回到家,跟往常一样要求对账。他的语气很平常,丝毫没有注意到曼琳的表情。

两个孩子在客厅看电视,曼琳磨磨蹭蹭,最终还是拿着手机走了过来。

不像以前有存折,有存单,还得查找一番;现在方便多了,全部电子化,手机软件什么都能查到。

曼琳拿出手机,打开每一个有资金的软件,截图,然后发给马军。他们一直都是这样。

一开始马军的表情还没什么变化,数字越长他的脸色越难看,眉头皱了起来,嘴巴紧闭,完美演绎了什么是暴风雨来临之前。

曼琳低头玩着手机,她多想站起来就走。但是不能,必须坐在那里,等着丈夫的“审判”。

果然,计算完最后一笔,马军抬头看了看她,沉默了几秒钟,终于开口了。

“就剩这点钱了?”他的语气里带着不满意,那眼神似乎在说,他清楚应该有多少钱,绝对不是这个数。他是个心思细腻的人,对于钱,虽然不说,但是心里有数。

确实,不应该这么少。曼琳假装漫不经心地说道,光是社保就交了一万五千多。

多少?马军的声调一高,差点站了起来。意识到失态之后,他抿了抿嘴,挪了挪屁股往后坐了坐。他心里很明白,曼琳这些年在家带孩子心理负担很重,说实话父母对此很有意见。老人认为夫妻两个应该共同努力,而不是让男人一个人去挣钱养家。

尽管现在网上有很多鸡汤,标榜女性不工作也不等于对家庭没有贡献,不应该把收入跟贡献划上等号;但是,不可否认,钱,对一个家庭来说很重要。

马军想让曼琳把社保停了,说以后养老有他在,不会亏待媳妇;但是曼琳并不同意,觉得社保就是对自己的一份保障。至于马军的承诺,几十年后谁知道会是什么样,再说,婚姻能不能走到最后都两说。

当然,结婚的时候都希望白头到老,携手一生,只是,世事难料,给自己一份保障还是很有必要的。

见曼琳执意要交社保,马军又提到了基金和股票,脸色越来越难看。那些消失的钱都是他努力工作挣来的,怎么能不心疼?

一个多小时之后,两个人不欢而散。马军进了卧室,躺在床上闷闷不乐;曼琳进了卫生间,打开水龙头偷偷抹眼泪。

这个年看来不好过了。明年的社保要不要停,曼琳很是纠结。

0 阅读:30

文姝看小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