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机构预测,2025年初拉尼娜事件出现的概率较高。近二十年拉尼娜事件对南美大豆主产国的产量有不同影响。2024-2025年度拉尼娜事件发生可能导致阿根廷大豆减产,或影响国际大豆期价走高,对国内的传达影响需持续跟踪。
2025年初正由中性气候状态向拉尼娜状态发展
拉尼娜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并造成大气环流异常的一种气候现象;与之相反,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偏高的气候现象被称为厄尔尼诺,二者统称为ENSO事件,其中拉尼娜为ENSO冷事件,厄尔尼诺为暖事件。
据世界气象组织(WMO)预测, 2025年1月至3月拉尼娜状态出现的可能性超过50%;预计此次可能形成的拉尼娜事件强度较弱且持续时间较短。2025年2月至4月,重新回到中性状态的可能性为55%。国家海洋预报台预计,2024年年底至2025年初将形成一次弱拉尼娜事件,至春季结束。从数值来看,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发布的2024年9-12月数据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异常海温持续降低,自5月结束厄尔尼诺事件后有向着拉尼娜状态发展的趋势。
ENSO事件导致的气候异常会对大豆生长产生一定影响。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价与监测极端气候的ONI指数变化趋势来看,处于厄尔尼诺事件下期价多处于相对底部(2015年、2018-2019年等),拉尼娜事件下多处于相对高位(2016-2017年、2021-2022年)。冬季是南美大豆的生长期,主产区国为巴西及阿根廷。过去二十年出现的拉尼娜事件对南美大豆产量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综上,根据国内外多机构的预测,2025年初出现拉尼娜事件的概率较高。结合过去二十年所发生的六次拉尼娜事件造成的影响看,阿根廷大豆全部出现减产,巴西产量增减均有,可见对于两国产量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预计国际大豆价格或因阿根廷天气导致减产带动有走强趋势,近日CBOT期价已经有所反应,快速反弹至每蒲式耳1000美分以上,巴西大豆生产受到的影响未定,后期价格具体涨幅需关注南美实际减产的程度。今年2月份之后,南美大豆将逐步成为我国大豆供应的主要来源,需持续跟踪阿根廷大豆减产、国际价格走强对国内市场的传导影响。
作者 | 卓创资讯大豆分析师 张瑾节 编辑 | 徐菁 责编 | 赵宁宁 主编 | 杨公元 监审 | 宋锦峰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