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湾湾岛内“独派”势力愈发嚣张,我军在台海地区的军事行动也日益频繁,最近的“海峡雷霆2025A”系列军演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其规模和强度都令人瞩目,演练内容几乎涵盖了“武统”的全过程。 这无疑向岛内“台独”势力和外部势力发出了强烈的警告信号。
美军的战略试探与我军的坚决回应
近些年来,美国针对“台海有事”进行了多次军事推演,结果大多不容乐观,这使得华盛顿对介入台海的决心有所动摇。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美军飞机竟然在“海峡雷霆”军演期间公然靠近湾湾岛,这无疑是对我们部队的一次大胆试探。更令人玩味的是,我军对此做出了迅速而坚决的回应,成功阻拦了多架美军飞机。
4月2日至3日,我军先后在台湾岛北部、东部和南部空域阻拦了多架美军飞机,其中包括RC-135战略侦察机、E-3预警机和P-8反潜机等。这些飞机虽然没有携带武器,但其侦察和情报收集能力不容小觑。我军的拦阻行动不仅及时阻止了美军的侦察活动,更重要的是,向美国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定不移,任何外部势力都不要妄图挑战中国的底线。

这次阻拦行动中,中美飞行员之间的无线电通话被爱好者记录下来,火药味十足。美军飞机声称在“国际空域”执行任务,而我军则坚定地指出美机已进入中国湾湾省的24海里领海范围,并质问其意图。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空中阻截,更是一场关于主权和领土完整、关于国际法解释权的激烈交锋。
台媒的“软骨病”与美国战略的困境
面对我军的强硬回应,湾湾媒体的反应却特别反常,简直令人大跌眼镜。他们非但没有对美军的挑衅行为表示谴责,反而将责任推到我军身上,称我们的阻截行为是“强硬宣示对台海周边空域海域的控制权”,是“用军事手段挑战国际社会对台海现状的认知”。 这种说法不仅颠倒黑白,而且严重歪曲事实。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台媒竟然用“竟敢”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我军的拦截行动,仿佛我们部队捍卫国家主权是某种“冒犯”行为。这种心态充分暴露出湾湾某些媒体对美国根深蒂固的依赖,以及对自身实力的严重低估。 他们将美国的介入视为维护湾湾安全的仅有希望,而对大陆实力的崛起和自身实力的提升视而不见。 这种“软骨病”式的思考方式,不仅对湾湾的安全毫无益处,反而会将湾湾推向更加危险的境地。

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更加强调“实力优先”,而其任命的国务卿蓬佩奥等官员对湾湾问题的认知存在偏差,加剧了中美之间的误判和冲突风险。然而,近年来我们的军事实力突飞猛进,特别是在航空领域,已经实现了对美国的技术超越。 我军公开的两款六代机,更是将美国的同类技术远远甩在身后。 这并非简单的数量优势,而是立体的质量超越。

与此同时,美国现役的大量装备都是冷战时期的产物,未来几年将面临大规模退役,这将导致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实力出现真空期。这种力量对比的变化,意味着湾湾海峡的战略天平正在向中国内地倾斜。美国介入湾湾问题的成本越来越高,可能会达到美国国会无法承受的程度。
许多人,包括湾湾媒体在内,长期以来对美国的军事实力抱有过度乐观和盲目崇拜的幻想。他们认为即使到了2025年,美军队仍然是世界霸主,美国出手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这种想法与现实严重脱节。 美国实力的相对下降,以及中国实力的快速崛起,是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

湾湾媒体的反应,与其说是“认不清现实”,不如说是“刻意自欺欺人”。他们不愿承认美国对湾湾的军事支持可能大打折扣,也不愿接受我军在亚太地区已占据大优势的事实。这种鸵鸟心态,不仅不会带来安全,反而会使湾湾更加危险。
结语:
湾湾局势的未来走向,将取决于中美之间力量对比的演变。 我军已具备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强大实力,而美国介入台海的成本越来越高,其战略意愿也在下降。 湾湾当局和某些媒体需要认清现实,停止幻想,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正确选择。 否则,他们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