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提起青楼的女子,人们或多或少心里也会带着一点鄙夷,毕竟,在人们的固有印象里,青楼女子往往和不正经挂钩,在各种电视剧里,这些青楼女子的风尘味十足。
因此,虽然大部分青楼女子都是身不由己,可是人们也很少不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毕竟入了青楼,仿佛这辈子一眼就可以忘到底,等到年老色衰的时候,没有一技之长的这些女子又该如何生存呢?
女子在以前那个世道,往往都如浮萍一般,年老色衰,离开青楼,是大部分青楼女子的经历,可是有一个女子除外,她就是潘素,她不仅离开了青楼,还成为了中国青绿山水画派的著名人物,她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大部分被卖到青楼的女孩子,以前都是穷苦家庭,在家里并不受父母的喜爱,用这个话来描述潘素,有些准确,可是又有些不准确。
在刚出生的时候,潘素的家庭还是相当的富裕的,不过,再富裕的家底也架不住父亲潘志和的整日挥霍,再加上父亲也没什么经商手段或者天赋,虽然家大业大,但是只出不进的话,早晚会有败光的一天。
和父亲潘志和相比,母亲的见识则更为长远一些,她虽然知道丈夫这样做不对,可是身为女子,出嫁随夫,她并没有更改丈夫决定的权利,或许是对丈夫彻底失望,母亲便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了潘素身上。
在其他的女孩子只需要学一些女德或者简单的针织刺绣的时候,潘素学的东西可就多了,有绘画,有音乐,甚至还有诗文,母亲是用尽了心力,把自己心目中觉得好的都给了潘素。
而潘素也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在这些方面展现出了不一样的天赋,进步相当喜人,如果母亲一直活着的话,那么潘素或许会在母亲的宠爱下,成为一个正统的名门闺秀。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13岁那年的时候,母亲去世了,或许是家里不可一日没有女主人,也或许是早就勾搭上了,母亲去世没多久,潘素的父亲潘志和就娶了一个女子进门,潘素也就有了后妈。
眼看着潘家一天一天的衰弱下去,钱越来越少,继母肯定是不乐意花钱,继续如母亲一般培养潘素的,不仅如此,继母还在父亲潘志和面前提了一个馊主意。
据新晨报记载,潘素的继母说潘素如今已经琴艺小成,哪里需要家里养着,不如直接卖去青楼赚钱。
有了后妈,那就有后爸,也不知道潘志和是怎么想,也或许是真的想靠卖女儿的钱再挥霍一段日子,于是,潘素就被卖进了青楼。
或许是自己就出生名门望族,平日里遇见的就是那些官场的人,潘素早早的就对这些官场的人相当的失望,觉得他们除了稍有权势以外,和普通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甚至连普通的平民百姓也不如,毕竟平民百姓大部分人都是相当朴实的,不会当面一套背面一套。
因此,在其他的青楼女子接待客人时,往往更倾向于接待来自官场的客人,而潘素则不同,她接待的客人大部分则是上海白相的二等流氓。
接待这些客人的时候,也没有接待那些达官贵人的条条框框,无论这些客人在她家里吃花酒或者说打牌,都并不要求潘素一定在场,潘素甚至可以去出堂差,他们相处的随意极了。
在和这些客人相处的过程中,想必潘素也是十分开心的,要不然也不会因为这类型的客人喜欢纹身,在自己的手臂上也纹有一朵小花了。
到目前为止,潘素也只是算清楼里面一个别具一格的女子,要说他是如何成为中国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人物的,还必须得提到一个人,那就是张伯驹。
据中国新闻网记载,在认识张伯驹以前,已经有一个位高权重的人向潘素明确的表达了好感,这个人就是臧卓,并且这个人权势也不小,早早的就坐到了中将的位置,在这之前一直想将潘素带回家。
臧卓以为这件事情十拿九稳了,谁知道半路杀出来一个张伯驹,张伯驹和潘素两个人几乎是一见钟情,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张伯驹就被潘素的美貌惊为天人,洋洋洒洒的写下了一首诗:
潘步掌中轻,十步香尘生罗袜,妃弹塞上曲,千秋胡语入琵琶
潘素在青楼里面有个名字叫潘妃,最擅长的才艺就是弹琵琶,被张伯驹这一首诗都含盖在了里面,这样的才情,如何让潘素不感动呢?
因此,即便已经有臧卓在外虎视眈眈,潘素依旧和张伯驹往来密切,这两位有情人可以说是浓情蜜意了,可是臧卓却气愤不已,顾不上礼节了,直接找了一个房间,强行的将潘素关在了里面,再安排人守在外面不让任何人靠近。
原本以为只是一个恩客对青楼女子的普通感情,臧卓觉得将潘素关起来,那么即便张伯驹喜欢潘素,也只能选择放手,可是,臧卓没想到的是,张伯驹,这个已经有三房妻妾的人,在遇见潘素之后,才是真正的动了感情。
为了救出潘素,在上海这个人生地不熟没有门路的地方,只靠自己明显是不行的,因此,张伯驹找到了自己的好友孙曜东。
在孙曜东的帮助下,张伯驹顺利地买通了臧卓派去看守潘素的卫兵,再确定今天臧卓并没有来到潘素这里的时候,两个人急匆匆地就进去,把被臧卓囚禁在房间里的潘素带走了。
为了防止夜长梦多,也是为了避免臧卓这个中将在上海势力过于庞大,导致潘素再次落入他的手中,张伯驹谢过了好友孙曜东之后,第二天就着急忙慌的带着潘素回到了北方。
那里天高皇帝远,而臧卓只是一个中将,虽然有点势力,但是势力必然也渗透不到那么远的地方, 这下张伯驹和潘素两个人终于可以放下心来。
有的人并不看好他们俩的感情,毕竟张伯驹之前有了三房妻妾,这不一样还是逛青楼吗?要不然怎么遇到的潘素?难道现在他有了潘素之后就会“改过自新”吗?
结果还真是让众人大感意外,在潘素的故乡苏州,两个人举行了婚礼之后,张伯驹还真就一颗心系在了潘素身上,花楼也不再去逛了,和其他女子也没有绯闻传出来了,可以说是相当的专情。
而有这样一位有才学,并且英俊的男子对自己倾心,潘素并没有选择完全依靠张伯驹,反而想要闯出一番自己的事业,而对此,张伯驹并没有女子就该在后宅的想法,反而全心全意的支持。
为了让潘素在绘画上可以少走弯路,那么一个名师就是必不可少的,那个时候的苏州有一个画山水花的大师叫汪梦舒,潘素就跟着这位大师学习,同时还结交了不少朋友,那些文人墨客争相来到张伯驹和潘素的家里做客。
潘素有天赋,又愿意努力,同时还有有名的老师进行指导,那么在山水画上的成就是可想而知的,她和胡佩衡等画家绘制的《大好河山图》,被献给了毛主席。
在新中国成立三周年的时候,又再次和齐白石等有名的画家一同绘制了《普天同庆》这幅有名的画作,能够和这样的大家一同合作,这便足以说明潘素当时的成就斐然。
许多人刻板印象里,女子往往心思细腻,容易伤春悲秋,是画花草的能手,在其他方面则没有那么优秀,可是潘素却打破了这样的刻板印象,他的山水画气势磅礴,连著名的画家张大千都称赞他的画“神韵高古、直逼唐人”。
张伯驹是如此的支持潘素,潘素又怎么会不知道呢?他们俩人志趣相投,在日常的生活里,潘素也是用尽全力来支持张伯驹的爱好。
张伯驹爱好收藏文物,可是文物这种东西嘛,历史越悠久的价格越昂贵,张伯驹其实工资并不低,可是为了收藏那些文物,日子总是过得紧巴巴的,甚至还有些倾家荡产的征兆。
隋代大画家展子虔所绘的《游春图》,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时有人愿意用240两黄金的价格出售,那可是黄金啊,许多人面对这个高昂的价格都望而却步。
张伯驹也想要买这幅画,可是家里的钱不够,那怎么办呢?为了能够将这幅画买到,张伯驹甚至将自己的房子卖给了辅仁大学,可是这样都只有220两黄金。
还差20两怎么办呢?看着丈夫愁眉不展的样子,潘素悄悄地卖掉了自己的陪嫁,换了20两黄金,张伯驹这才将这幅山水画收入囊中,在这之后,张伯驹对于潘素更是恩爱,有这样一个无条件支持自己的夫人,谁不感动呢?
1941年的时候,张伯驹被绑架,绑匪要300万元,可是家里哪里拿得出来那么多钱呢?周围的人却潘素,要不然卖一些收藏品吧,那么随随便便的就可以凑到三百万元。
潘素却拒绝了,他知道这些收藏品就是丈夫的命,他不能为了救回丈夫,而将丈夫的收藏品卖掉,不然丈夫就算活着回来,也会感到生不如死,因此,潘素只能到处变卖首饰,托人打通关系,最后用40根金条的价格赎回了丈夫。
对于张伯驹花大价钱买了收藏品,在危机关头却不愿意变卖,这样死板的行为,有的人感到不屑一顾,笑他要把这些收藏品当传家宝吗?
可是,最后这些在危机关头,潘素和张伯驹都不愿意变卖的藏品,却被他们无偿的捐献给了国家,他们几乎是倾家荡产的买了下来,却又分文不收的捐了出去。
这下,那些当初笑潘素和张伯驹死板的人彻底闭嘴,潘素,曾经也沦落青楼,可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和丈夫的扶持,最终成为了有名的山水画大师,成为了中国青绿山水画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民国四公子”张伯驹初见潘素惊为天人 2009-08-11
新晨报——潘素,站在张伯驹身后的女性 2013-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