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三方芯片协议对于美国而言是或许能带来益处,但是对于日荷这两方来说,则毫无疑问是一剂“砒霜”。因此日媒对于这个协议也是反应激烈,更是表态跟随美国的行为将重创日本的半导体产业(Following U.S. on China chip export curbs would hit Japan's industry hard),而东芝的悲剧有可能再次上演。
日媒怒斥芯片三方协议
为何日媒对于三方芯片协议如此抵触?因为从实际效果上来看,这个三方协议就是故意“坑”日荷两个国家的,相反作为发起者和最大受益者的美国反而可以从其中获取巨额的利益。众所周知目前全球最大的光刻机设备厂商是荷兰的ASML,其后则是日本的尼康和佳能。同时半导体产业上游的相关材料供应商也是包括信越化学、住友化学等日系企业居多。
而美国强大的则是包括高通、英特尔、英伟达、AMD、IBM在内的芯片供应商。这次三方协议主要封锁的目标是日荷两国的光刻机设备及原材料,相反高通厂商的芯片则不在范围之内。这也是为何芯片三方协议之后,高通公开声明对其供应华为的芯片业务没有影响。
高通表态不受三方芯片协议影响
站在美国的角度上来看,芯片三方协议既限制了中国在芯片产业的发展,为高通、英特尔等美企赢得了更大的空间,同时也间接打击了日荷的半导体设备以及材料企业,也使得它们不得不更加依赖于美企,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但对于本身就处于弱势的日荷两国来说,它们仅仅在几个特定领域取得了领先优势,也将大量的研发资金投入到其中,从而实现了正向循环。如今三方协议可以说恰好砍在它们的“七寸”之上,除了减少利润和收益之外,完全看不到一丝可能的好处。
日系半导体厂商曾经十分辉煌
曾经以NEC、东芝、三菱为代表的日系半导体厂商才是全球芯片产业的领导者,英特尔、德州仪器等厂商则被打得溃不成军。但是在《美日半导体协定》之后,日系半导体厂商遭到分享技术和专利、让出20%市场份额、被征收100%惩罚关税等多项打击。曾经强大的半导体产业就此衰落,仅仅在设备以及原材料等少数几个领域依然留下了火种。
如今伴随着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如尼康、佳能、信越化学等日企也享受到了红利,经营状况正在好转,利润和收益逐年提升。但是随着美日荷三方芯片协议的出台,好不容易扭转颓势的日系半导体厂商将有可能面对第二次重大打击。
失去半导体产业让日本失去了30年
要知道上一次半导体产业的崩塌使得日本失去了产业升级的绝佳机会,也错过了芯片、互联网等多个风口,进入了长达30年的衰退期,不仅仅经济毫无增长,收入以及生活水平也出现了下降。
如今这次美日荷三方芯片协定很可能将上次残留的几个火种彻底熄灭,这也是日本半导体专家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但是很可惜,日本已经失去了决定自己国家命运的机会,昔日以东芝为代表的日系半导体厂商衰落的景象很可能在将再一次上演。
那么在失去了三十年之后,又将继续失去多少年呢?
美国政府要让高通独霸中国市场。
日本知道命比钱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