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专属“国师”预言:下一场战争不在中国,还是在俄罗斯境内

虾兵械将 2025-04-12 14:39:30

不管泽连斯基愿不愿意,俄乌战争似乎“马上”要落下帷幕了。

在这个时候,很多人都说俄罗斯和美国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因为俄乌战争的结果,一切都朝着有利俄罗斯的方向进展,而美国方面,也因为这场战争的结束,可以抽调关键的力量“对付”中国。

但与此同时,俄罗斯的“国师”,普京的头号智囊杜金却表示,俄乌战争的结束,不一定代表俄罗斯就能真正获得战略安全。因为美国人所谋划的下一场战争,不会在中国爆发,而且很有可能还是在俄罗斯的境内进行。

(杜金)

北极的战略地位

这场让杜金提心吊胆的战争,就是有可能爆发的“北极战争”。

说到北极,或许所有人第一时间只会想起“冰天雪地”“气候寒冷”这样的关键词。

但在俄罗斯和美国的心中,这片被冰山和海水笼罩的“不毛之地”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聚宝盆。

(北极地区)

就比如在世界经济赖以生存的油气资源方面,据互联网公开资料可知,北极地区现有石油储量至少达900亿桶,占全球未探明石油储量的13%;天然气储量约为1669万亿立方米,占全球天然气储量的30%。

可以说,这绝对是一笔泼天的富贵,富贵到足以改变当今世界的国际能源市场格局。

而在稀土矿产领域,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是钼矿的重要产地,储量在全球位居前二之列;冰岛则拥有丰富的锆石矿资源,占世界锆石储量的10%;此外,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蕴藏着诸多高品质铁矿,对现代工业的意义非凡。

(北极地区矿产极为丰富)

在过去,这些矿产因为天气严寒,开采不便,一直没有引起过多的关注。

但现在,随着北极气候变化,包括美国、俄罗斯和北欧的芬兰、挪威、瑞典等国都打起了它们的主意。

2025年时,美国向芬兰订购了48艘破冰船,便被外界视为北极博弈陡然升级的明确信号。

(芬兰制造的破冰船)

而同样被这些国家盯上的,还有北极圈的航运价值。目前北极航道主要由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组成:

东北航道的大部分航线处于俄罗斯境内,有资料显示,相较于传统的苏伊士航线,东北航道能够缩短约40%的航程,船舶单次航行可节省高达120万美元的燃油成本。

(北极海域)

西北航道则主要位于加拿大境内,在过去,由于该航道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其受关注程度远不及东北航道。

但现在,随着时间推移,加拿大对西北航道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目前,加拿大正在积极推进西北航道深水港的开发工作,预计到2030年,该航道的年通航能力将达到500艘船舶,并且有望分流苏伊士运河15%的货流量。

(北冰洋海域)

但这两条航道还不是未来北极圈内明争暗斗的重心,毕竟这两条航道都不是无主之地,都有相应的国家进行管辖。

真正值得高度重视的是未来可能开通的跨极海路。该航线的具体规划大致为从白令海峡起始,一路延伸至北大西洋,其间需要穿越北冰洋核心区域,全长约4500公里。

该航道处于国际公海范畴,不受任何国家直接管控,也不存在主权归属方面的争议。

所以未来在这片公海,关于争夺此航道的博弈,只会更加激烈。

(北冰洋海域)

据说,美国海岸警卫队的“北极星”号重型破冰船与俄核动力破冰船“乌拉尔”号,已在跨极海路周围的楚科奇海发生多次“近距离接触”。

而未来,伴随北极圈内气候的改变,各派势力在北极圈内投入资源只会更甚,更不能由此排除擦枪走火的可能性。

(冰天雪地)

而说到擦枪走火,更让杜金担心的是,俄美之间最近处,就位于北极圈的境内,而且只有区区的4.3公里。

这点距离,低头不见抬头见,却一直没有让素有积怨的两个国家大打出手,或许全在于当地气候严寒,实在不利于驻军,双方军队也就减少了直接接触,擦枪走火的可能性。

但现在,伴随气候的改善,大规模驻军成为了一种可能。两国发生武装冲突的机率,自然也是与日俱增。

(美军在北极地区的部队)

俄美博弈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美俄两国的军事部署自然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焦点。

就比如俄罗斯国内就极为担心,一旦北极圈内的冰雪消融,美军在阿拉斯加部署的THAAD系统雷达波,便能覆盖俄北极军事基地。

(美军在北极地区的部队)

而美国方面,同样对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军事部署保持着高度警惕。近年来,俄罗斯不仅新建了多个北极军事基地,还对现有基地进行了现代化改造,配备了先进的防空系统、反舰导弹以及核动力破冰船等装备,让整个五角大楼都感觉到如芒在背。

(俄军在北极圈的部队)

尤其是导弹方面,北极作为洲际弹道导弹的最短攻击路径,俄罗斯在此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将成为悬在华盛顿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而与之相对应的,美国人在这里部署的导弹,同样具备了20分钟便飞抵莫斯科的打击能力。

(北极是洲际弹道导弹的最短攻击路径)

与此同时,北冰洋的水下暗战更是让人心生恐惧。俄罗斯“北风之神”号核潜艇搭载“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一发就足以毁灭整个纽约。

而美国的俄亥俄级,搭载24枚“三叉戟II”D-5型潜射弹道导弹,也能瞬间让圣彼得堡人体验一下,什么叫末日来临。

(战略核潜艇)

在冰层下,潜艇的隐蔽性远超其他海域,美俄间的任何误判,都可能引发全球性的灾难,让整个世界死于非命。

幸运的是,由于美俄两国都是核大国,双方持有的近10000枚核武器暂时锁死了热战可能。

但"冷对抗"的烈度持续攀升,还是让所有人为之恐惧战栗不已。

(北极圈的部队)

当破冰船犁开千年冻土,当导弹瞄准繁华都市,人类必须回答一个终极命题:我们究竟要用多少核弹头,才能融化这片冰封的理智?

或许,只有当核潜艇螺旋桨声在北冰洋的冰层下响起,当核弹从海面上破冰而出的那一刻,人们才知道,北极的冰雪可以消融,但人类的理智若被野心冻结,那才是真正的末日寒冬。

参考资料:

1、央广网《美军在芬兰演练北极部署 邵永灵:积累寒地作战经验》

2、四川在线《美俄联手开发北极,谁是赢家谁是输家?》

3、环球网《俄罗斯强化北极地区防空部署 专家:将加大美俄在北极地区的博弈》

0 阅读:324

虾兵械将

简介:武器装备,军事小百科,尽在虾兵械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