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和欧盟,你们别哭了!

小吴的世界 2025-02-20 15:26:39

当地时间2月18日,美俄两国在沙特举办了一场“高端茶话会”,谈判时长4.5小时,比一部《泰坦尼克号》还短,但内容却比电影还精彩。俄罗斯派出了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和普京的亲信乌沙科夫,美国则派出了国务卿鲁比奥和川宝的心腹迈克·沃尔兹。双方阵容豪华,显然是奔着“搞大事”去的。谈判结束后,各种“内幕消息”满天飞,但总结起来,双方达成了四点共识:1.修复美俄关系(毕竟冷战2.0太费电);2.为俄乌冲突找个解决方案(别再打了,大家都累了);3.思考冲突结束后的合作(打完架还得一起做生意);4.确保这些过程顺利推进(别半路掉链子)。俄罗斯副外长格鲁什科表示,这次谈判只是“初步磋商”,双方各自亮出了底线。简单来说,就是“除了底线不能碰,其他都好商量”。

为了推动后续谈判,双方同意恢复大使馆的人员配置。要知道,2017年时,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有1200多人,俄罗斯驻华盛顿大使馆也有455人,但后来关系恶化,双方大使馆都缩水到只剩百来人,连签证都办不过来,更别提“情报工作”了。2021年,俄罗斯驻美大使甚至抱怨“人手严重不足”,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也差点关门大吉。这次谈判的最大成果,就是双方决定“重新招人”,让大使馆恢复正常运作。不过,停火的迹象暂时还看不到,因为双方分歧还挺多。比如,美国想派维和部队,俄罗斯却觉得“维和部队=北约驻军”,坚决不同意。再比如,俄罗斯要求北约放弃2008年承诺(不接纳乌克兰和格鲁吉亚),还得白纸黑字写清楚,不能光靠嘴说。最后,俄罗斯还强调,停火必须是“永久停火”,不能像2014年的《明斯克协议》那样,给乌克兰喘息之机。川普一听就头大:“永久停火?我只有四年任期,四年后的事我可管不了!”虽然分歧不少,但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透露,双方讨论了普京和川普见面的条件。按照外交潜规则,如果外交官没取得成果,领导人是不会见面的。

所以,乌沙科夫的话暗示:下一阶段谈判可能会有重大突破。这场谈判背后,最受伤的两位“观众”是乌克兰和欧盟。乌克兰直接被端上“货架”,成了谈判的筹码;而欧盟更惨,连谈判桌的边都没摸到。俄乌战争发生在欧盟家门口,欧盟投入了大量资源,结果连参与的资格都没有,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十年前,欧盟还能在俄乌冲突中扮演调停者的角色,比如2014年的《明斯克协议》就是在德法的压力下达成的。但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欧盟不仅遭遇资本外流、去工业化、恶性通胀等问题,还在地缘政治话语权上被边缘化。俄乌之间的两项主要合作——交换俘虏和黑海粮食协议,前者是阿联酋和沙特促成的,后者则是土耳其主导。欧盟花了大力气,结果风头全被中东国家抢走了。

这次美俄在沙特的谈判,欧盟更是连边都沾不上。德国军工巨头莱茵金属的CEO阿明·帕佩格吐槽:“欧洲就像父母用餐时被安排到小孩桌的孩子。”欧盟当然不服气,赶紧在巴黎开了个紧急会议,结果媒体形容为“尚存分歧”,其实就是啥也没谈成。川普心里估计在偷笑:“你们自己不争气,就别怪我不带你们玩了。”有人利益受损,自然有人获利。对于所有发展中国家来说,这场谈判是历史性的一刻,包括中国。冷战结束后,西方一直居高临下,觉得自己可以为所欲为。尽管发展中国家奋力抵抗,但直到2022年,西方的扩张势头依然强劲。直到俄乌战争爆发,俄罗斯硬生生顶住了北约的攻势,才让这场谈判成为可能。如果俄罗斯顶不住,川普和普京关系再好,也不可能坐下来谈。

这场谈判标志着北约东扩的势头第一次被硬生生打断。虽然俄罗斯的本意不是掀桌子,但打着打着,还是打成了和北约的全面对抗。经过三年的消耗战,俄罗斯在战场上重新占据优势,美国不得不考虑及时止损。我的看法这场谈判看似是美俄之间的博弈,实则反映了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欧盟的衰落、中东国家的崛起、发展中国家的集体觉醒,都在这场谈判中得到了体现。未来,世界将更加多极化,西方独大的时代正在终结。而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如何在新的格局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最后,我想说一句:乌克兰和欧盟,你们别哭了,毕竟“小孩桌”也有小孩桌的快乐,至少不用操心大人的烦恼,对吧?

0 阅读:3

小吴的世界

简介: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