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场冲突,中印边境矛盾再次受到各界高度关注,在被解放军一顿揍之后,印度军方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为了缓和双边关系、避免更危险冲突的爆发,印度和中方的军长级会谈再次启动。外界指出,印度如果再误判形势的话,很可能要吃更大的亏。
(印军在中印边境巡逻)
据环球网12月22日报道,当地时间周二,在中印边境上的莫尔多-楚舒尔边界交汇点的中方控制区一侧,中印双方第17轮军长级会晤正式举行。
据悉,在本次中印高层对话中,双方在诸多事项上进行了深入对话和沟通,并就“维护中印边境实控线西段地区的安全稳定”达成了共识,双方都同意保持克制、避免冲突,并继续通过外交或军事渠道保持沟通和对话,早日实现中印边境问题的和平解决。
(中印军方高层见面)
不过,对于印方此前主张的包括“中方脱离接触”等一系列要求,中印双方目前尚未公开任何对话成果。有评论认为,这可能意味着虽然中印双方高层都在立场上保持克制,都希望矛盾能够解决,但在如何解决、如何平衡中印战略利益得失的具体实施方案上,双方仍存在较大的分歧。
当然,虽然印度防长辛格仍未收回此前对中方“试图单方面改变达旺局势现状”的指控,但此次中印对话仍巩固了双方此前在沟通交流机制上取得的一些成果。一方面有效降低了中印双方发生战略误判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为未来进一步沟通、和平解决矛盾打好了基础。
(达旺地区的印度军营)
美国和平研究所学者丹尼尔·马基博士指出,他对于中印此次“不太愉快的小冲突”以及随后到来的高层对话其实感到有些意外。他指出,在中印外交联系“冷淡”了两年之久后,中印首脑于今年11月再次进行了通话。在这种情况下,印度似乎有更充分的理由搁置边界争议、和中国专注于双边贸易等更重要的事项。
而对于中印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他则表示,虽然中国和印度军队都常常在边界上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但他仍认为中印双方在实控线上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很小。
(印军高层视察边境部队)
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印双方仍保有完整的沟通对话机制,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印双方一直在“边境互动”上保持相对的克制。尤其是在中国边境部队的军事实力和基础设施水平开始和印度拉大差距的情况下,双方更没有理由进行一场毫无意义的冲突。
但需要注意的是,就目前来看,中印边境问题仍存在几个较大的变数。
首先,印度政府内部对“冷处理”中印矛盾的决策仍有争议。以防长辛格为代表的许多印度官员仍持较为激进的鹰派立场;而印度的反对派政客中,也有许多人借此指责莫迪政府“无能”,而这有可能会促使莫迪政府在支持率下降的情况下,不得不再次挑起边境冲突、以转移自身面临的压力。
(解放军随时准备保卫祖国边境)
此外,美国的存在也使得印度很难真正与中国达成共识、解决矛盾。军事专家萨米尔·拉尔瓦尼博士也表示,虽然美国并不希望插手中印矛盾、不希望因此加剧中美间的对抗,但美国仍希望对印度提供间接的支持,就像他们对乌克兰所做的那样——从而借印度来在西面牵制中国,让中国无法全力应对美国在太平洋方向发起的挑战。
因此,虽然中印此次对话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中印矛盾的和平解决,可以说是仍面临着许多风险和不稳定因素。对此,中方也只能希望莫迪当局不要再误判局势,不要再挑衅中国、破坏双方和平谈判成果。毕竟,虽然中国热爱和平,但如果侵犯了中国的底线,解放军也绝不会轻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