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内耗最好的方式:整理自己

百合读书 2024-04-02 07:05:50

如果感觉你的生活被拖进了一团乱,只有忐忑不安,只有迷茫困惑,做什么都没有心情。

这时,不妨试试使用暂停键,将重心放在整理自己身上。

我很喜欢心理学中的一句话:察觉就是疗愈。

你之所以会内耗,是因为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而烦恼,当你通过整理自己,来不断找到内耗的原因时,内耗自然就消除了。

就像我孩昨天中午苦恼地给我打电话,说他上午特别困,基本没怎么听进去课。很是困惑前天晚上明明一觉睡到了天亮,为什么会这么困呢?

我给他的建议是,不要纠结于自己为什么会犯困这件事,而要主动去想怎么在困中还能不太影响听课?

因为困的原因,是带着不确定性的。比如春困、天气太热等环境因素,或者是潜意识内耗等心理因素,也未必是睡眠质量引起的。

非纠结想找到原因,反而让自己更心慌和困惑。

这时,通过整理自己,重启新的关注点,多去想怎么办?而不是纠结已经发生的事去追问为什么?

先去面对,先去解决,等解决完眼下的问题后,再去追溯为什么。

能这样想时,那一点点的困扰,也不会过于影响当下的状态。

这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解决问题的思维。

欣喜的是,当孩子这样去做时,下午的课堂就好了很多,我不知道他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和过程来梳理自己的,但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在陪跑孩子的路上,我尽量只引导,不去包办。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我看来,孩子自己是有能力做好任何事的,但要关注情绪和关注孩子的心理动态,在他有内耗或有内耗苗头时,要及时介入和提供帮助。

路,是要孩子自己走的,试错也得靠他自己躬身践行。

当然,共情孩子也是父母需要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凡事少讲道理,多去体会他们正在做的事,多去代入他们此时的情感,这时共情就很容易做到了。

比如说,孩子跟我说他上课听课不太好时,我首先想到的不是担心,而是代入他的感受:这一定很难受吧。

孩子一定不太想这样困,来影响自己的听课。他此时的情绪应该是复杂的,既有困惑也有自责,还有想要专注课堂的愿望。

读懂孩子背后的情绪,我一点也不焦虑。我要做的是静观其变,先让他试着去解决问题,而我做好随时的倾听。

不去评价孩子的行为,只是认真地倾听,试着代入自己去理解他。

我除了倾听,除了给他建议:要不去洗个脸,课间趴那小睡一会,你看着咋弄都行。

我不焦虑、不担心的应对,我想是孩子最好的“树洞”,当他对自己有不满时,会找我倾诉,看到我没有指责或焦虑的情绪,他大概是很安心的。

当孩子的安全感得到了保障时,当他知道无论他怎么,妈妈都理解并深爱他,当他知道妈妈爱的并不是他的成绩和状态,只爱他本身时。

孩子的心理包袱就卸下来了。这段我在践行正念,越来越能理解孩子过往的摆烂,也是源于对妈妈的爱。

孩子知道我是一个高要求的妈妈,他又在乎我的感受,不想让我失望,于是对自己要求特别高,不允许自己摆烂。

但人又不是上了发条的闹钟,当偶然出现摆烂时,孩子的心理关过不去,越是强迫自己,越是自责和内疚,越是做不好事情,状态也就陷入了半摆状态。

不是孩子不想努力,是因为他的情绪成了他的拦路虎。

追溯完这个因果关系后,我只剩下了心疼,而没了“孩子怎么这么不争气”的怨气。

我也从孩子的行为中,读懂了他对我的在乎,他想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这样我就不用担心他的将来。

多么懂事的一个孩子,多么会换位思考的一个孩子。可是,他毕竟只是一个孩子,他的想法或做法跟结果是背道而驰的。

如果说之前我忽略了孩子的心理状态,而现在我只想加倍弥补,用尽全力去调整孩子的“心理地图”,帮助他找到积极、正念、向上之路。

谁都会犯错,人生哪能事事如意。这一点点的小波折,我愿意称它为经历。

小事要重视,大事要努力拆分为小事,这样就能不在情绪中盘旋,专注于眼下要做的事。

教会孩子处理自己的情绪,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事。

一个人能跟自己情绪和解时,就没有做不到的结果,学习也是这样。

也或许,那些挑战,都是进阶的前奏,掌控自己的能力,跳出情绪整理自己的能力最重要。

择善而交,顺势而为是一种智慧。我想不断帮助孩子磨炼自己的韧性和情绪肌肉,不断夯实他的思维模式、行动模式、解决问题的积极模式。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孩子的学习能力,我相信孩子一旦轻装上阵时,就能向阳而生,持续进阶。

0 阅读:69

百合读书

简介:爱读书、爱思考、爱写作的百合,读完10000本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