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县位于甘肃省定西市中部,因在陇山以西而得名。2012年,在陇西县城北关李家龙宫对面,陇西县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通过陇西县出土的各类珍贵文物,展示了这里数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
2024年5月2日中午,路过陇西县城的时候,我来到陇西县博物馆。在普通的办公楼顶部,加盖一层仿古的屋顶,便成为一座大气磅礴的博物馆。在一至四层的展厅中,可以看到秦腔艺术展、李氏族谱展、宋金元墓室砖展、陇西历史文明展等。
走进博物馆一层大厅,迎面是陇西县建制沿革简表和巩昌府城模型。秦始皇统一六国,在此设置陇西郡,为全国三十六郡之一。巩昌城创建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形成一座周长“九里三”的偌大城池,跟当时兰州城的规模不相上下。
1.秦腔艺术展
这里以“千古秦声”为主题,展示了秦腔艺术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通过一幕幕图文和一件件实物,涵盖秦腔艺术方方面面的内容,介绍经典剧目,细说秦腔乐器,缅怀艺术大师。
秦腔是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支具有悠久历史的艺术奇葩,根植于西北部的沃土,造就海纳百川的襟怀。从古至今,以高台教化的方式,为社会进步起到积极作用。
2.李氏文化展
这里以“慎终追远”为主题,展示了历史悠久和内涵丰富的陇西李氏文化,陈列着明清时期以来与李氏文化密切相关的匾额、木刻楹联、祖先堂、祖先牌位、先人影像、庚帖、祠堂记账本、墓志铭拓片、中式家具等122件珍贵文物。
陇西李氏兴起于周秦,显于两汉,盛于大唐。陇西成为李姓的郡望,使得李氏发展到最辉煌和鼎盛时期。天下李氏,郡望陇西。李氏文化,根深叶茂。
3.宋金元墓室砖展
这里以“彼岸家园”为主题,展示了陇西、安定、武山、会宁县出土的宋金元墓室砖。这些地方位于宋朝和吐蕃、西夏、金国、蒙古的边界,战争频繁,贸易广泛。
这些墓室砖分为砖雕和砖绘两大类,包括生活场景、二十四孝图、动植物纹饰、仿木结构建筑等不同的内容。这些题材体现了当时西北地区砖雕工艺的发展水平,也反映了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信息,好像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张张照片。
4.陇西历史文明展
距今约7000年,陇西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留下大量图案丰富和内涵深厚的彩陶器。距今约5000年,这里出现马家窑文化类型,图案以旋涡纹黑彩为主,线条流畅,粗细相间,疏密得体,动感强烈。
距今约4000年,陇西地区进入青铜时代齐家文化时期,彩陶逐渐衰落,素陶发展起来。在齐家文化中,普遍使用玉器,主要有工具、饰品、礼器三大类。但是,制作水平差,以素面为主。
商周时期,陇西属于西戎之地,春秋时期西戎的一支豲戎便生活于此。武王灭商,建立周朝,活动范围不断扩大,陇西地区被纳入西周版图。战国时期,秦灭豲戎,设置陇西郡。
秦昭襄王三十七年(公元前270年),筑长城,以拒胡。当时,长城西起临洮,经过渭源,横贯陇西。如今,在陇西县德兴、福星、云田、渭阳、和平等乡镇,至今城障明显,长城遗址如卧龙一样,蜿蜒盘旋于山谷之间。
两汉时期,陇西地区出现百业兴旺的局面,成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张骞出使西域时,将陇西郡定名为“巩昌”,此后陇西便有“巩昌”之称,成为历代郡、州、府治所在地。
唐朝初期,陇西和周边地区被划为陇右道。唐上柱国越国公汪达镇守陇右时,将襄武县城,移筑于此地。唐朝前期,陇西地区盛极一时,在《资治通鉴》中记载:“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中唐以后,繁华散尽,这里被吐蕃管辖二百年。
北宋初期,陇西地区依然被吐蕃占领。宋庆历四年(1044),宋朝和西夏议和,这里才归宋朝统治。南宋时期,宋金议和,又归金朝管理,在此设立巩昌府,汪世显任巩昌府总帅。
元灭金朝,为了保全巩昌军民,汪世显开城门投降。后来,他又帮助蒙古灭南宋,被封为“陇右王”。元代,陇西地区为陕西行省巩昌路便宜都总帅府治所在地。当时,佛教盛行,这里出土八座小型舍利塔,带有浓重的藏传佛教特点。
明清时期,陇西地区再度复兴,甘肃巡抚曾经驻节于此,成为甘肃省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清康熙七年(1668),驻巩昌的甘肃布政使司、甘肃按察使司一并移治兰州,巩昌府由陕西行省划归甘肃省。
在展览的结尾处,陈列着一组明代实战中的盔甲、战袍、战衣等,成为研究当时军士服饰和制作工艺的有效实证。其中,有一件铁甲衣,为单层网状衣。它也被称为“锁子甲”,由细铁环相互密扣缀合而成,乃级别较高的将士穿戴的“防弹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