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男子爱妻被抢,钱财被夺,紫衣官人:明日此时定有好事

小悦故事 2025-02-20 19:50:31

唐朝元宝年间,将军赵文率兵平叛众多反贼,搬师回朝,被封为丞相,进爵晋国公。

皇帝见到外寇渐平,天下无事 ,不但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奢华宫殿,而且还派人到处找寻长生之道。

赵文眼见现在的皇上,总是听信奸臣谗言,追求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曾几次向皇上谏言……

见皇上不听,赵文又联合几个忠臣一起上书,结果皇上不但不听,反而还说赵文拉帮结派,渐渐对他起了疑忌之心。

此时,赵文感觉自己功名太盛,怕有朝一日得罪皇上,招来杀身之祸,自此便开始不谈朝事,终日纵情酒池,以乐余年。

日子久了,大家都知道晋国公赵文喜欢歌舞伴酒,为讨好赵文,那些阿意奉承之人,便会花重金到处购买、或是强抢些貌美女子,加以歌舞培训后献给赵文。

赵文为了以假乱真,让皇上真以为他已不管朝事,所以对这些上供女子均是来者不拒,但事过之后,他又将那些自愿回家的女子悄悄放出府外。

再说越州龙泉县,有一孙员外,孙员外之女小莲年方二十二,生得脸似桃花,体如琢玉,美得不可方物。

小莲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精通音律,凡箫管琵琶之类的乐器,无所不能。

小莲幼年时就已许配城中吴员外之子吴江,那时小莲年龄尚小,而吴江又一心想考取个功名,所以两人便一直未成亲。

吴江父亲吴枝山是城里的绸缎商,是孙员外挚友,吴江六岁时,孙员外妻子朱氏怀孕。

看着朱氏越来越大的肚子,吴员外对孙员外说:“孙兄,如果弟妹生下的是小子,那与我儿吴江结为义兄义弟,倘若生下的丫头,那你就要认了我这个亲家。”

孙员外听后,哈哈大笑:“吴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们就这样说定了。”

朱氏怀胎十月后,生下了丫头小莲,满月当天,吴家就以一支蝴蝶玉佩为聘礼,为两个孩子定下了这门亲事。

转眼吴江就已长大成人,吴员外有心培养吴江经商,好让自己年老之后有人接班,可吴江偏偏对经商毫无兴趣,却对科考情有独钟。

如今小莲已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双方父母都催促他们俩人快些成亲。

科考前两个月,吴江告别了父母和小莲,上京赶考,并约定不管是否考取功名,科考结束之后就回乡迎娶小莲。

吴江刚离家不久,越州知府为讨好晋国公赵文,要在所属地方选取美貌歌姬一队进奉,现已有六人,可还缺少一个出色的领舞之人。

多方打听后,知府得知龙泉县女子小莲不但人长得美貌,而且才艺更是出众,可以说在越州无人能及。

于是,知府便放款白银五万两给龙泉县令,并说道:“你拿这五万两到孙员外家里,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把小莲带到这里。”

县令带着白银五万两到了孙员外家里,孙员外听明来意后,对县令说:“小女自小就已许配城中吴家,过不久便要成亲,你们还是另寻他人吧。”

不管县令怎么说服,孙员外都是回绝,县令见孙员外丝毫不松口,也就没再多说,带人离开了孙员外家。

清明这天,孙员外举家外出扫墓,小莲因来月信肚子疼痛难忍,便一人留在家中。

县令得到此消息后,立刻带人前往孙员外家里,将小莲用轿子速送往越州,给孙员外家里留下五万两白银,作为带走小莲的补偿。

傍晚,孙员外刚回到家中,邻居马大婶就在门外大喊:“孙员外,赶快开门,我有要事相告。”

孙员外马上命人将大门打开,马大婶急匆匆的跑进院内:“孙员外,大事不好了,你们刚出门不久,县令就领人到你家中,将小莲给带走了。”

孙员外大步走到小莲房间,推门一看,里面果然空空如也,只有桌上的白银五万两赫然醒目。

孙员外立刻喊来轿夫,坐上轿子就往县衙里去,好不容易才找到县令,可县令却轻描淡写的回了一句:“小女已送往州里。”

孙员外顾不上多想,马上就往州里出发,经过三天时间,才到了州里找到知府,知府听明来意后回道:“爱女小莲才艺过人,一入相府必然受宠,日后必定少不了荣华富贵。”

“小女已许配人家,不需要什么荣华富贵。”孙员外哀求道

知府回道:“你已收下白银五万两,可以将这些钱赠予女婿,让他另寻佳偶,这便可两全其美。”

孙员外听后回道:“县令是趁我外出之际,强行将小女带走,并非我本意,如今钱我已带来,请将小女让我带回家中吧!”

知府听后大怒:“你得财卖女,现如今又想反悔,小女已送往相府内,你只管到相府内寻找,在此无益。”

孙员外见知府已发怒,便也不敢再多说,带着钱两眼含泪而去,在越州守了数日后,仍然不见女儿身影,只有孤身回到了县里。

却说知府这边,花费重金在这七人身上,只等送入府中,要博赵文一个欢喜。可谁知,相国府中,歌舞成行,各地所献美女不计其数,这七个人,只凑了个热闹。

吴江这边……

吴江到京参加科考之后,直等到放榜之日,看到自己榜上有名,考取探花,心里万分高兴:“我这就赶回家中,先与小莲成亲,再到地方上任。”

到家第二天,吴江带了些礼物就来到孙员外家,孙员外知道吴江前来的目的,便把小莲被抢一事如实告知吴江。

吴江听后,咬牙切齿的说道:“强抢民女,这还有天理吗?我要找他们理论去。”

孙员外劝到:“江儿你因年才望,日后自会有好姻缘,是小莲这辈子福薄,才会遭此命运,你千万不要义气用事,耽搁自家仕途。”

吴江怒气不减:“难道真就没天理了吗?我要状告他们,州府不管我就进京。”

孙员外说道:“如今小莲人已远去,你再去已无意义,况且那赵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果你真惹怒了他,那将是杀身之祸。”

吴江听后,思索良久,哭诉道:“如今我吴江已年近三旬,又错失佳偶,上天怎会如此对我?”说罢,大哭一场,离开了孙家。

次日,孙员外到了吴江家里,劝说吴江尽快上任,切莫耽搁自己大好前程,一番劝说之后,吴江总算依了孙员外,选了个吉日,买舟启程。

孙员外暗地将白银五万两偷偷放在舟中,并私下吩咐吴江随从:“切记,这舟上白银,一定要等三日后才可告知吴江,让他到京中使用,讨个美差。”

吴江见到这钱后,不由悲从心来,心里的怨恨又多了一分,但也无可奈何。

吴江到了京城报到,不日便被派任湖城县令,他收拾好任书与行李,带上随从,雇船就往湖城出发。

由于吴江这一路上都将那五万两白银带在身边,这一来二去就被一群歹人给盯上了,船出发两日,到了个叫水津的地方,吴江发现后面一直跟着艘小船。

吴江远远看着船上那些长满络腮胡子的汉子,心里顿时有种不好的预感,他走到船头水对艄公说:“船家,麻烦你划快些,远离后面那船只。”

当艄公用力将船划快时,后面那艘小船却奋力追了上来,两船并进时,只见从小船里跳过来几个汉子。

汉子到了吴江船里,手提大刀说道:“我们今日为财而来,只要你们乖乖将所有钱财都交出来,我自然不会为难你们。”

吴江听后心里好生害怕,情急之下将船上所有包袱行李都给了汉子,汉子拿到钱财后,快速划船离开了。

钱财被抢后,吴江和随从只有就地下船,更糟糕的是,此时吴江才发现如今不但没了钱财,就连任书都给弄丢了,真是控天无路,控地无门呀!

此时的吴江只觉得自己憋屈:“我怎会如此倒霉,到如今一事无成,想回家里,但又无颜面对父母亲人,想回京城说明一切,但又身无分文,这里人生地不熟,难道日后要靠乞讨为生?”

想到这里,吴江站起身来准备投河而死,刚到河边,冷风吹来,吴江顿时清醒:“我堂堂一七尺男儿,终不该如此交待了此生。”

吴江又转身回到岸边,但此时的处境又让他无可奈何,不由坐在岸边嚎啕大哭。

这时,远处走来了位老者,老者看着路边哭泣的吴江问道:“年轻人,遇到何事让你在这如此狼狈不堪,可否说来听听?”

吴江抬头看着眼前的老者,将自己遇到强盗之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他,老者听后哈哈大笑:这有何难,我这有白银二十两,你拿着这些钱就可回京,只要到京一切便就好说。”

走投无路的吴江谢过老者:“老人家,多谢你的帮助,日后一定十倍奉还。”

三天后,吴江回到京城,在城中往日所住店里住下,掌柜看到吴江,惊奇的问道:“吴大人,你不是已经上任湖城了吗?今日怎会出现在小店?”

吴江便把自己遭遇对掌柜说了一遍,掌柜对吴江很是同情,想办法将吴江之事通知主管,可主管却说吴江任书已丢,只凭一张嘴巴空口无凭。

走投无路的吴江只有继续住在店里,看是否还有机会可言,可这一等就是半月,他身上所带钱财又尽数花光。

这天,吴江独自坐在店中喝着闷酒,此时,门外进来个身穿紫衣,看似官差的人,径自坐在吴江对面:“请问你是哪里人氏?为何会独坐在此喝闷酒?”

吴江回到:“官人不问倒好,你这一问,叫我一时诉不尽心中苦闷。”话音还未落,就已泪流满面。

紫衣官人问道:“你心中有何苦闷,不妨说出来一听,或许我能帮上一二。”

接着吴江便把小莲被抢,自己上任路遇强盗任书丢失,再到现在空口无凭,无人相信全说了出来。

紫衣官人听后问道:“听说当朝晋国公赵文极肯帮助落难之人,你为何不去求助于他?”

吴江听后更加悲泣:“官人休要再提及此人,就是他让我痛不欲生。”

紫衣官人大惊:“你因何故要出此言?”

吴江愤愤不平说道:“倘若不是他喜欢歌姬,在下那未过门的妻子也不会被县令抢去做了女乐,献与赵文,让我快年过三旬而无家室。”

紫衣官人问道:“你那未过门之妻何姓何名,可有何聘物?”

吴江回到:“姓孙,名叫小莲,聘物为一蝴蝶玉佩,被小莲带至身边。”

紫衣官人听后,站起身来:“明日此时,定会传来好事。”说完就离开了酒家。

第二天,吴江在店里从大清早直等到天黑,都不见有人报信,心里哀叹:“看来是我太轻信他人。”

正准备回房之时,只见门外出现两个官差:“店中之人谁是吴江?”

吴江回道:“小人正是吴江,二位官人找在下何事?”

官人回到:“我们奉国公之命,特来请你前往。”说完,两人一左一右,扶起吴江就往门外走。

片刻过后,吴江便被带到了国公府,进府之后,吴江发现中央正坐的国公居然是昨天那位紫衣官人,心里好生害怕,手心都捏出汗来。

原来晋国公赵文闲时,经常会到城中游走,昨日外出时,刚好遇到店中吴江,听完吴江的哭诉后,赵文回到府中命人一查,府内果然有个名叫小莲的女子。

赵文命人将小莲叫到跟前,小莲腰间果然挂着蝴蝶玉佩,于是便问道:“小莲,你丈夫今日就在城中,你可否见他。”

小莲哭诉道:“民女红颜薄命,自与夫君分别那日就当与他永决了,如今见与不见,全凭相爷做主。”

赵文喊道:“来人,将小莲带下去,按新嫁娘梳妆打扮,顺便再备好白银千两,今日府里有喜。”

小莲被人带下去后,赵文命人一查吴江姓名,果然几天前刚被派任湖城,于是,赵文又重新为吴江备好任书,做完这一切后,才通知吴江到府。

赵文看着眼前惶恐不安的吴江,开口说道:“昨日听你所言后,才知道自己所犯之错,老夫确是有罪呀!”

吴江回到:“昨日不知你贵为国公,与你絮叨半日,请恕小人无罪。”

赵文哈哈大笑:“你何罪只有,一切都是老夫过错,今日老夫就在府内为你完婚,另给小莲白银千两做为陪嫁,你们成亲后即刻带着任书上任湖城,这一切都当老夫向你赔罪。”

一切来得太突然,还没等吴江反应过来,府内丫环嬷嬷就将新娘子带到吴江面前,在众人簇拥之下,吴江和小莲在国公府里成了亲。

第二天,吴江谢过赵文,带着小莲离开了国公府,之后他们俩在京城中买了几个家仆跟随,一路回到家乡。

回乡后,吴江带着小莲到了岳父孙员外家里,孙员外听了他们这一段经历后,就像枯木逢春,欢喜无限……

半月后,吴江夫妇前往湖城上任,他们夫妇俩一直都很感激赵文,于是就请人雕刻赵文小像,朝夕祈拜,愿他福寿连绵。

后来,晋国公赵文年过八旬,子孙满堂,福寿连绵,人们都说他阴德所致,好人好报……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