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首先来看一看这首诗的完整篇: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这首诗最大的不足就在于有直露、平淡之嫌。古人作诗,很在乎意境,就是诗言物而不犯物,也就是你要描述一个东西,还不能在字面上一眼就看出来,而是通过意境来烘托出那个事物的神韵。
他这首诗,文理浅白,朗朗上口,基本上是人人都能轻易看懂,近似于当前的白话文。
当然不是的,这首诗高就高在他读起来朗朗上口,语言朴实平凡,特别容易理解,让人读之神清气爽。
这就是这首看似平常的诗作能传颂近千年的而不朽的生命力之所在。这首诗要表达和反映的不仅仅是一个场景和画面,还有一种顺其自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洒脱人生态度和富有禅意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