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又一次站在了全球风口浪尖上,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剑拔弩张搞得整个世界不得安宁。欧美这边一听风吹草动,立马跑去“维和”,其实就是趁机压一压伊朗的底气,摆足了大哥架子,却不见半点实质性的“和平”努力。美国那边更是动作频频,往中东增派军舰战机,嘴上说着和平,手底下却在加码,看起来是生怕中东不够乱。
德国这次倒是直接摔杯子,关闭了伊朗的领事馆,怒气冲冲地站出来表态。但我们都清楚,德国这么做表面是正义,背后少不了对自己利益的算计——万一中东失控,大批难民汹涌而至,德国首当其冲。再加上欧盟这边还担心航道安全和能源供应,要知道中东一有点风吹草动,欧洲油价立马窜上天,民众叫苦不迭。所以,德国的强硬姿态,也未尝不是为了给本国的安全和利益打预防针。欧盟虽表面上团结一致站在美国一边,但内心的焦虑与日俱增:美国再这么瞎折腾下去,欧洲可要跟着一起倒霉。
再看美国那边,拜登政府的态度模棱两可。一方面,美方口口声声说要和平,实际却一手扶持以色列,对伊朗死盯不放。有人分析,这场戏可能是拜登给下一届政府挖的坑,万一下一届不小心“踩雷”,那可得在这场战争泥潭里打转了。毕竟,一场适当的冲突不仅能分散国内矛盾,还能巩固美国在中东的“存在感”,拜登这算盘打得还真是响。
最头疼的还是普通百姓,谁让战争的账单从来都是我们掏呢?石油价格说涨就涨,布伦特原油瞬间冲到每桶90美元。油价一涨,谁受得了?家里用车的、开厂的、小商小贩,哪一行不挨刀?油价高了,生产成本跟着上涨,到头来都是民众的生活成本在无奈地增长。再看看股市,什么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一看到中东局势紧张就跳水,投资者胆战心惊,资产缩水还只能默默忍受。
航空业就更别提了,为了避开中东的危险区域,航班绕道飞行,飞行时间延长,油耗成本增加,最后的费用都算到消费者头上。至于那些想去中东看看风景的游客,现在一听到枪炮声早就打退堂鼓了,整个旅游业陷入低迷,苦的还是当地人。
说白了,中东局势的动荡早就不单是那几国之间的恩怨情仇,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球博弈。欧美国家一边在“劝架”,一边却暗戳戳地加大火力,把中东当成了自己利益博弈的棋盘,完全不管棋盘上的普通人要为这些政治算计付出多少代价。看着这一幕,不禁让人唏嘘:所谓的大国角力,不过是一场精致的算计,和平的代价总是由小人物来买单。
那么最后笔者想问:欧美的“介入”真是为了和平,还是打着和平的幌子另有所图?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