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到已下架套餐,每月流量费超600元!错在联通还是用户?

职场默笙人 2025-02-16 20:34:40

今天看到一个关于运营商的新闻。

广东某用户,在2017年9月购买了一张手机卡给孩子用。最近发现每月流量费高达600元。

最让该消费者无语的是,自己在2017年9月购买的手机卡,被客服告知在2017年3月就下架了。

至于结果,当然是消费者在索赔,而联通也在协商。

这两者之间的协商结果我们暂且不考虑。

单就这件事来看,我咨询了在运营商工作的朋友,我或许能够猜测到其中的原因。

首先,关于对这件事的猜测。

2017年3月份,该套餐已下架;

2017年9月份,用户却在线下某门店购买到了此套餐的手机卡。

听起来很奇怪,但是如果你在运营商工作过,或者你是某运营商的代理商。对于这件事应该很好理解。

这位消费者去买卡的线下门店,很大可能是联通的合作门店,而非自由门店。

联通合作门店的收入主要是靠佣金和业务发展量。

这个被下架的套餐,或许是佣金比较高、或许是联通对此有发展量的要求。

在这个业务被下架之前,该门店提前用自己或者家人的身份信息开通了几张手机卡。

有用户来买手机卡的时候,如果对方感觉这个套餐合适,那么就会由门店为用户办理过户手续。

一方面,既完成了任务量,确保了佣金收入;另一方面,又确保了入网实名制的要求。

毕竟该手机卡出售的时候,肯定会办理过户手续,相关信息变更成买家的。

这样一来,在9月份买到3月份下架的套餐,也就能合理地解释过去了。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社会渠道的营业系统中,该套餐下架晚也是有可能的。

毕竟,有时候为了不同部门的业务发展,合作门店和自有门店营业系统中的业务上下架时间存在些许区别。

每月600元流量费谁之过?

这张卡是消费者买来给孩子用(估计是电话手表之类的数码产品用)。

当时孩子年龄是11岁,现如今孩子在寄宿制学校,自己称在校期间手机由学校保管、回家也有WiFi……

当初既然选择这张卡,肯定是对套餐内容还比较满意。

但后期流量费如此之多……只能说孩子没有用,那就是别人在用。

而且每月600多元的手机费,应该就是最近2个月左右的事情。

不可能这件事发生了好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被发现。

对于这件事,我感觉双方都有责任,错不在一方。

就看联通如何渡过这次公关危机吧!不过,对于运营商来讲,这些纠纷每年都要爆出几起,也都算不上危机了。

但有一点,取消的套餐,未经过用户同意绝对不会被修改的,完全可以一直用下去。

而这张卡当初的套餐究竟能优惠到什么程度呢?能让这位消费者选作给孩子用的手机卡。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