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分账后,微短剧如何创新突破?

影视产业观察 2024-04-07 11:03:36

近年来,微短剧发展的迅猛势头超过了行业与观众的想象。最直观的表现是微短剧在商业化上的收益,《招惹》《反诈风暴》《盲心千金》《我叫赵吴狄》《见好就收》《授她以柄》等作品的分账都达到了一千万以上。

毋庸置疑的是,在总局的监管及推动下,微短剧正从流量至上向时代引领转变,而市场显然不满足于目前的千万天花板,不少从业者都剑指几千万甚至的破亿的规模。想要在内容的艺术性与思想性上取得突破,同时在票房上再创新高,微短剧阶段式的跨越具体该如何实现?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一届网络视听大会上,“新洞察、新趋势、新征程”微短剧创新发展与国际传播论坛展开,坐拥千万分账作品的微短剧一线从业者、呈现出强大创新能力的创作者齐聚,共话微短剧的内容创新与提质升级。

创新是高票房的要因,但不成正比

在迈向精品化、专业化的过程中,微短剧在题材类型、视听表达、创作主体等多方面多元化发展态势日益凸显。比如首部以反电信诈骗为主题的微短剧《反诈风暴》、缉毒题材的《师傅》,讲述年轻人程大雷意外进入游戏世界并在系统指引下开启逆袭之旅的男频短剧《开局一座山》等,都给人耳目一新的观感。

导演栗心博以《反诈风暴》为例,给出了品牌新、内容新、呈现新三个关键词。品牌新,是指反诈这一近年来的热门题材此前在短剧领域还未出现,《反诈风暴》在开发阶段就前往公安局反诈中心采风,抓取了大量真实案例;内容新,该剧用不同的形式去表达与时间赛跑、建立隔空对垒、主打情感共鸣;呈现新,例如开篇用一个镜头就交代了男主人公的成长历程,用不同手法来还原案件等。

对于此前其他艺术类型已经有过大量尝试的案例,微短剧也给出了这一载体的独特表达。比如千金和保镖的人物关系,在过往的文学及影视作品中都较为常见,而《盲心千金》优于常规剧之处,在于男主的情绪表达和女主之间的互动关系。盲人女主和充满危险气息的男主时刻处在同一个环境中,产生的极致刺激,“虐”的情绪让观众共情及停留。《盲心千金》导演林青认为,新的人物决定了新的构建以及新的桥段,能否让观众耳目一新,决定了短剧在众多纷杂的题材里能否跳脱出来。

随着微短剧从新兴业态向成熟业态转变,行业对微短剧产生了越发具体的定义,但对其突破用户体量、层级、圈层也产生了一定限制。《招惹》总制片人杜浩认为,突破圈层是短剧今后重点的发力方向。从剧集的不同类型来看,短剧和长剧的主要区别在于演员;从海内外市场来看,很多没有启用一线、流量演员的韩剧实现了破圈传播,网飞的剧集凭借极致的视听体验取胜,短剧在纯制作、纯内容端也可以向其靠拢,逐步精良之后,持续扩大产品的国民度及其业务形态。

《授她以柄》导演周潇提出了新情绪、新融合、新表达三个维度的思考。创作者应该跳出上帝视角,注重把每个故事中的人物塑造得更贴近现实生活中的表达情绪,让用户产生代入感。同时,微短剧要将时代融合、新旧融合,传承经典、吐故纳新,还可以结合AI等技术来进一步吸引观众的眼球。

行业的长期发展一定要靠精品内容来支撑,与会的创作者提出了共同观点:创新是高票房的必然要素,但两者不成正比。杜浩认为微短剧的创新无非是要给到观众新的刺激、乐于接受或乐于传播的东西,一个人物的创新,一对人物关系的创新,哪怕一场戏的创新,都能够刺激到用户。而短剧的优势在于,正在和观众进行直接的交互,所有的创作及最后落地的结果都会直接得到用户反馈。

从传统影视行业一路走来,唐十一表示微短剧的用户审美、用户嗨点、人物情节等都与之前不同,根据行业的迭代,积极地拥抱互联网、拥抱变化,就能实现创新。但作品能否“爆”是体系问题,而非创新问题。林青认为想要实现分账和创新的共赢,关键在于融合。剧集本身的创新点和题材的融合度要高,所设定的角色或者故事的起始要跟后续的画面相匹配,一味跟风爆款去做设定上的翻新或人物的叠加,是无益之举。

从其他艺术类型中汲取养分进行创作

在微短剧谋求进一步创新的道路上,创作者也可以从其他类型的文艺作品中获取灵感、汲取养分。都市微短剧《结婚吗?好的!》导演邓展能对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西安分会场的创意印象深刻。晚会上,唐朝诗人“李白”穿越时空而来,与身在今日长安的人们把酒对诗,共赏千年古都神采。这一用诗词与影像实现的跨越古今“对话”,获得广大观众的空前关注与高度喜爱。

邓展能表示国风美学近年来从小众逐渐走向主流,而短剧作为最先锋大胆的影视产品,可以通过结合国风美学来提高民族自信和文化自豪,目前正在开发一部以云贵高原上苗族为背景的短剧。此外,创新还应做到情绪共鸣,触发到观众埋藏在DNA里的情怀,有自成一派的风格所在。创新之路上的难点在于不可预见性,观众的口味日新月异,创作者要以前瞻性的目光去探寻未来观众的口味。

文物保护题材微短剧《赵小姐的日记》导演姬俞给出了格式、身份设置的创作方法论。以美剧《婚外情史》为例,该剧每集分为AB两个章节,一集的体量讲述了两遍剧情相同、场景相同的故事,不同的是表演、角度、视点,这种创新的格式深刻地反应出想表达的主旨,在感情的世界里谁都觉得自己是受害者。而身份的变化是让观众持续跟随看下去的驱动力,例如美剧《绝命毒师》第一集中主角发生了4重身份的转变,短剧《东南雪》在开场就实现了男主从被杀之人变成复仇之人的转变。

与电影、长剧集相似,微短剧近年来也进行了一些热门领域的探索,比如新时代主旋律、男频题材,互动剧的形式等,给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例如大众传统意义上认为的主旋律是战争军事,但《反诈风暴》《赵小姐的日记》等短剧的出圈表明,题材的厚重与讲述有意思的故事并不矛盾,优秀的短剧作品能够兼顾家国情怀、个人表达和商业价值。

2024年,男频剧似乎迎来了新一轮“大爆发”,平台公布了《庆余年2》《大奉打更人》《凡人修仙传》《藏海传》等项目,无论是数量、阵容、制作都超越以往。无限流题材微短剧《与你的九次相遇》导演年剑伦表示,如果将男频用户画像跟微短剧重叠,将获得指数级的突破。男频讲述小人物逆天改命的故事、一夜暴富的故事,能够直达人们内心的渴望。并且男频题材可以在形式上做出游戏感,手游、电竞爱好者能够产生更强的代入感。男频和女频的划分不是在赛道里做性别的对立,全性别受众都打开的情况下,微短剧赛道反而会成为最具创新性的试验田和孵化器。

互动微短剧《师傅》导演王传淋认为,互动剧在特定的剧情设定下,可以用一些比较非常规的拍摄手法,让观众从被动观影变为主动参与到故事当中,拥有更多体验感。比如《师傅》在每集的关键故事节点上,设计选项环节让观众参与,身临其境地体验一线缉毒警在真实行动中面临的危险与挑战。

在更广阔的观众视野里,电影、长剧市场里出现过的故事模型,能够在微短剧领域被验证,对于微短剧创新而言是巨大的帮助。例如《我叫赵吴狄》导演潘嬿茜表示,在电影《满江红》大热的情况下,团队以剧本杀的方式呈现了一个悬疑探案故事,每集的大反转、无数的小反转形成了用户粘性;在微短剧之外,悬疑探案也可以延伸至剧本杀等产业,实现一鱼多吃。文旅题材微短剧《重庆遇见爱》导演曾奇表示,此次尝试与《繁花》一样使用大量的外景,虽然从大数据上看不是当下微短剧最受欢迎的方式,但希望以此给到观众新鲜感。

与会嘉宾也提出,微短剧的创新需要把握好前进的步调,小屏端下饭式的观剧状态和大屏电影的沉浸式体验不同,根据市场筛选出的题材去做情节的梳理和视听语言上的加减,进行观众可以接受的创新,也许能助力微短剧赛道更快迎来新的高光时刻。

0 阅读:4

影视产业观察

简介:关注中国影视潮流脉动,放眼全球影视产业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