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开播就刷屏朋友圈的《人世间》,在2022年春节档上演大结局时,又让无数观众沉浸在"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情感漩涡里。
谁能想到,这部戳中千万观众泪点的电视剧,背后竟是一位68岁的老人,在与胃癌抗争时写就的故事?
2019年,《人世间》拿下茅盾文学奖时,很多人才第一次认识梁晓声。但鲜少有人知道,这部115万字的鸿篇巨制,承载着怎样的艰辛。
"不要写那么长,最好写二三十万字,好定价、好销售。"朋友们都这样劝他。可梁晓声只是淡淡地说:"我不愿意这样去迎合市场,只想完成自己想做的事。
于是每天,他就戴着颈托,端坐在木桌前。你别说,这姿势还挺考究——不是为了好看,是因为不这样就写不了字。
那时的他,手里握着一支刚削好的铅笔,面前摊开一叠400字的稿纸。写到忘我时,字迹总是不自觉地跑出格子,后来索性换成了A4白纸。
有人说:写书而已,干嘛不用电脑打字?
可惜啊,打字会让他烦躁,所以只能手写。结果可想而知,长期伏案工作让他的颈椎病越来越严重,焦虑的情绪甚至让他的指甲开始扭曲变形。
正当他写到下部的关键时刻,医生告诉他:胃癌,三个月后必须手术。
"最好全部切除,防止继续扩散。"医生的话掷地有声。
梁晓声坐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
没人知道他在走廊上坐了多久,但所有人都记得他冲进医生办公室时坚定的眼神:"我选择不做手术,保守治疗。
就这样,他用了整整5年时间,写满了一万页稿纸,三易其稿,终于完成了这部承载着时代记忆的作品。那一年,他已经68岁了。
"我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通过书写人物命运的种种变迁,以此来反映大时代的演进过程。"这话听着朴实,但字里行间,是一个老人对时代的深情凝视。
如今回看这段经历,不禁让人感叹:这何尝不是另一个版本的《人世间》?只不过这次的主角,是那个宁愿与病魔抗争,也要坚持写完故事的梁晓声自己。
这大概就是他想告诉我们的:生活很苦,但总要有人把这些故事讲出来,让我们知道,在最深的黑暗里,依然有人在坚持发光。
"都五十七八岁的人了,居然还认起干妈来。"说这话时,梁晓声忍不住自嘲。但他又说:"我心理上仍然摆脱不了那一种一心想做好一个好儿子的愿望。
你说这事多让人心酸?一个年过半百的人,见到朋友的母亲都忍不住羡慕。这份执念,源于他心底那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父母的离世。
就像《人世间》里演的那样:父亲病重,孩子们围在床前。周秉昆忍不住问:"咱们姊妹三谁最好?"父亲用一句"都是最好的孩子"回答了他。
可惜在那样的时刻,答案已经不再重要。
这段戏,正是梁晓声生活的真实写照。看过剧的人都记得,父亲去世后,母亲一声不吭地守在灵堂边,也跟着走了。
这种双重打击,让梁晓声心如刀割。
但在这之前,他与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却成了他最珍贵的记忆。
那时候,梁晓声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和74岁的父亲住在一起。因为父亲留着一把漂亮的大胡子,常被导演请去当临时演员。
起初,他觉得这不过是个打发时间的活儿。直到有一天,他看见父亲穿上戏服后,连坐都不敢坐,就怕把衣服弄皱。
就算是只有十几秒的无台词表演,老人家也认真得不得了。下雨天不能拍戏,他还要替导演和剧组发愁:"下雨天不能开工可怎么办哟。
就是这样的父亲,教会了他什么叫坚持和认真。这种品质,不正是他后来在创作《人世间》时的写照吗?
如今回想起那段在"光字片"的贫苦童年,父亲常年在大西北建设,每月只寄回30元生活费。但就是这个看似"不够格"的爹,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他的性格。
这些往事,就像烙印一样深深印在他的记忆里,最终化作了《人世间》里那些细腻动人的父子情节。
说起梁晓声走上文学路,还真得谢谢他那个"文盲"的母亲。
在那个文艺内容匮乏的年代,小小的梁晓声借着哥哥朋友开"小人书"店的关系,第一次闯进了文学的世界。本以为会被骂,谁知母亲不顾父亲反对,竟让他把买粮食、买煤的三分钱都留着看书。
有一次,他特别想买一本书,踌躇了好久才去找母亲要钱。第一次走进母亲工作的缝纫厂,那场景让他永生难忘:没有阳光,不通风,工人们戴着厚厚的口罩,空气中全是漂浮的棉絮。
他在角落里找到了母亲,局促地伸出手:"我要钱。"
"要钱做什么?"母亲问。
沉默半晌,他才开口:"我要买书。"
旁边的工友立马不乐意了:"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可母亲二话不说,掏出皱巴巴的钱塞给他:"我挺高兴他看书的。"
拿到钱的梁晓声心里烫得慌,回去后用这笔钱给母亲买了罐头。结果可想而知,被母亲狠狠骂了一顿,又重新给钱让他去买书。
"闲书里有做人的营养。"这句朴实的话,成了母亲给他最珍贵的礼物。
后来,当复旦大学的老师拿着一本充斥着领袖语录的"红色"小说考他时,他直接说:"这东西不叫小说。"明知道可能会失去上大学的机会,可他就是说不出违心的话。
这大概就是母亲说的"营养"吧。
等他参加工作挣到第一笔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了各种罐头和点心送给母亲。看着母亲流着泪把罐头擦得锃亮,整整齐齐地摆在桌子上,他才明白:原来幸福这么简单。
有人说《人世间》写得太真实了,每个角色都像是在演自己的人生。其实哪是演啊,这就是梁晓声的生活写照。
剧里"最没用"的周秉昆,原型就是梁晓声在酱油厂当工人的小弟弟。那个总是在过年串门时站在队伍最后,生怕给父母丢脸的儿子。
记得吗?在父亲的数落下,他忍不住哭着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让爸妈满意。
多少人看到这段争吵直呼上头?不就是咱们中国式家庭的真实写照嘛。可当周妈妈说出"你比你哥你姐强,你在家,妈心里就踏实"时,观众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
再说说周秉义,这个当了省长女婿的大哥。梁晓声把自己知青岁月的经历都写进去了。每次回家探亲,看到小弟弟和工友们的感情,他就把这种复杂的情绪融进了周秉昆的故事里。
还有让人印象深刻的"六小君子",都是从那个特殊年代里走出来的青春群像。梁晓声用周秉义的理性、周蓉的特立独行,还原了他所熟知的每一个灵魂。
"算是圆了我的夙愿了。"他说。这部作品里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他亲身经历或者从身边人那里得来的。
无论是周秉义身上的理性,还是周蓉身上的特立独行,都来自真实的生活。
知道为什么这部剧既让人感动又让人堵心吗?因为它的苦不是为了博眼泪,而是"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身上就成了一座山。
但梁晓声想表达的不是让大家沉浸在过去的苦难里,而是告诉我们:即便生活很酷,我们依然要奋力向前。那些交织在痛苦与挫折中的点滴温馨,才是人间最动人的故事。
今年73岁的梁晓声,依然在践行着他的人生信条。
刚刚经历了小弟弟和小弟妹相继离世的打击,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沉浸在悲痛中,而是担心小侄女失去双亲后的生活。
有人问他:你都这把年纪了,何必还要操这么多心?
他说不出来为什么,就像当年担起整个家庭重任一样,只是默默地竭尽全力去解决家人生活中的困难。这种责任感,大概就刻在了他的骨子里。
《人世间》拍完后,很多年轻观众给梁晓声留言:原来那个年代的人都这么不容易啊!
是啊,但梁晓声想告诉大家的从来不是苦难本身,而是在苦难中依然保持的那份善良和担当。就像他常说的:
"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这话听着有点文绉绉的,但说白了就是:做人要有担当。这种价值观,他不光写在书里,更是用自己的一生在践行。
如今的梁晓声,还在坚持用他的方式影响着这个世界。面对命运的波澜,他总能生发出对人世间无尽的体恤与柔软。
也许现在的你正在经历人生的至暗时刻,但请记住梁晓声的话:再黑的天也有亮起来的那一天。重要的不是我们经历了什么,而是怎么去对待这些经历。
就像《人世间》这部作品一样,它不是简单地让我们认命,而是告诉我们:在命运给予的重担面前,我们都要学会坚强。
这或许就是一个73岁老人,想要传递给我们这个时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