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百亿导演”输给一个80后女演员,中国电影告别了大导演时代

泰河聊娱乐文化 2024-11-05 22:46:44

谁能想到,2024春节档最大的赢家,会是一个80后女演员?

这位在综艺节目里以段子手出名的贾玲,用一部《热辣滚烫》,硬生生地撂倒了两位"百亿票房导演"。从《你好,李焕英》到《热辣滚烫》,贾玲用三年时间,给观众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喜的答卷。

但说实话,《热辣滚烫》上映之初,网上的风向可不太友好。

"又是瘦身营销?""票房密码都被她摸透了?"当时不少网友和博主都在吐槽,说贾玲"瘦一百斤"就是在搞噱头。

可谁知道,人家压根就没把瘦身当主打牌。电影里那段瘦身的画面,也就短短几秒钟,一闪而过。

真正让观众服气的,是贾玲的态度。

为了这部电影,她干脆利落地推掉了一年的综艺资源。要知道,综艺可是明星最稳定的收入来源啊!别人忙着上节目刷存在感的时候,贾玲选择了闭关修炼。

而且你们发现没有,在《热辣滚烫》里,贾玲完全没用特效,纯靠自己训练,硬是把身体练到了业余运动员的水准。

这份较真劲儿,让观众看到了她对电影的真诚和执着。

从《你好,李焕英》到《热辣滚烫》,贾玲的导演功力明显提升了。笑点的设计更加自然,情感的表达更加细腻。

比如片中对十年宅女的刻画,那种骨子里的自卑,看到男神时羞涩的小眼神,都戳中了不少观众的心。

有意思的是,《热辣滚烫》并没有走俗套。没有姐妹和解的戏码,没有渣男回头的桥段,甚至连打拳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赢。

但就是这种不完美的真实,反而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当其他导演还在玩概念、讲技巧的时候,贾玲选择了最朴实的方式:用心讲好一个平凡人逆袭的故事。这不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的吗?变得更好,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更让人佩服的是,贾玲对煽情力度的把握和穿插笑点的能力,件件都透露着她对电影的热爱和对观众的真心。这种真诚,在如今浮躁的影视圈里,实在是太难得了。

所以说,《热辣滚烫》的成功不是偶然。它是贾玲用汗水、专注和真诚换来的。这个春节档的黑马,不只是赢在票房上,更赢在了观众的心里。

这大概就是贾玲能在今年春节档横扫千军的真正原因吧!

谁说"大导演"就一定能保票房?2024春节档给了所有人当头一棒。

你看看这次春节档的结果:张艺谋的《第二十条》票房还不到《热辣滚烫》的一半,比韩寒的《飞驰人生2》更是差了整整十个亿。

说实话,《第二十条》的内容是真的有深度,笑点也不少。马丽和雷佳音的演技在线,剧情紧凑有看头。但问题就出在这儿——大过年的,谁还想看被侵害的女性和苦难人生啊?这种沉重的主题,搁在春节档,多少有点儿不合时宜。

再说宁浩,这位曾经用《我不是药神》《奇迹·笨小孩》《孤注一掷》创造过票房神话的导演,这回可是真栽了个大跟头。

他和刘德华的组合《红毯先生》,原本是奔着元旦档去的。可能是对自己太有信心了,硬是改档春节。结果呢?预测总票房连一个亿都没到,最后只能灰溜溜地撤档。

这部电影其实挺有意思的,刘德华演技在线,整体节奏也很专业。但宁浩一贯的辛辣讽刺风格,加上大量的冷幽默,让本来就不够暖和的影厅更冷了。

娱乐圈的人讽刺娱乐圈,这活整得有点高级,可惜大多数观众并不买账。

你看,连这两位"百亿导演"都翻车了,这不就说明一个问题吗?现在的观众早就不吃导演光环这一套了。

过去的"大导演时代",导演就是票房保障。但现在不同了,观众更在乎电影本身说了什么,讲得怎么样。张艺谋再牛,也得照顾观众的心情;宁浩再有想法,也得考虑档期气氛。

其实吧,这种变化挺好的。它逼着导演们放下身段,真正去思考观众想看什么,而不是自说自话玩艺术。

这不,数据已经说明一切了:观众用脚投票,用钱包说话。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光有导演品牌已经不够用了,得拿出真本事才行。

看来,中国电影市场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了。什么牌子不牌子的,最后还得看内容实力说话!

春节档的战况已经尘埃落定,但这个结果着实让不少人意外。

咱们来看看具体数据:《热辣滚烫》一骑绝尘,把张艺谋的《第二十条》甩在身后,票房差距居然达到了一倍。就连春节档的常胜将军韩寒,这回带着《飞驰人生2》也只能屈居第二。

说到《飞驰人生2》,它能拿下不错的成绩,IP优势功不可没。赛车题材本身就够酷够燃,加上沈腾的喜剧号召力,自然比教育人民和感受人间疾苦来得吸引人。

大过年的,观众就想看点轻松热闹的,这波IP续集可以说是精准踩点。

仔细品味这届春节档的战况,你就能发现市场规则已经悄然改变。从前靠导演名气、明星阵容就能横扫票房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现在的观众精着呢,看电影首先问的是"好不好看",而不是"谁拍的"。

这种变化,其实反映了整个春节档选片标准的大转向。娱乐性和共鸣感,已经远比艺术性重要得多。《热辣滚烫》里那些生活化的细节、真实的情感,比《第二十条》的艺术追求更容易打动人心。

而且你发现没有?现在的春节档电影,要么让人开怀大笑,要么让人热泪盈眶,最好是又哭又笑。这就跟过年串门儿一样,要的就是那种热闹劲儿。

所以说,春节档已经不是比谁"段位"高了,而是比谁更懂观众。能让观众在电影院里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又笑了,这才是真本事。

看来以后的春节档,光靠导演和明星撑场子可不行了。要想在这个档期站住脚,就得拿出让观众又哭又笑的真功夫。

这波春节档的较量,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大家都在问:《热辣滚烫》凭什么这么火?

说实话,答案就藏在片中那个叫乐莹的角色身上。

贾玲在塑造这个角色时可是下足了功夫。没有靠特效,没有玩噱头,就是最原始的方式——练!把自己练到了业余运动员的水准。

而且你们发现没有,《热辣滚烫》讲的虽然是"打拳",但重点却不是赢。电影里没有套路化的姐妹和解,没有八点档的渣男回头,也没让女主和帅气的健身教练在一起,甚至连比赛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赢。

但恰恰是这种不完美的结局,反而更真实,更打动人。

贾玲用女性导演特有的细腻,把那些藏在普通人心底的小心思都给抖搂出来了。肥宅的自卑、追梦的渴望、努力后的骄傲,每一个情绪都拿捏得恰到好处。

当乐莹穿过走廊,笑着看向以前的自己时,多少观众都忍不住跟着掉眼泪。

这不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写照吗?谁还没有个想要逆袭的梦想呢?

也正是这种情感的真实共鸣,让《热辣滚烫》的口碑越发酵越好。不少观众看完都舍不得走,硬是要坐到最后一秒。

再看看票房走势,从上映第一天开始,好评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比起那些高高在上的艺术追求,接地气的故事更能打动人心。

所以说,《热辣滚烫》的成功,靠的不是什么高深的技巧,而是最朴实的真诚。它告诉我们:新的一年,变成更好的自己,这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这大概就是这部电影最大的魅力所在吧!

说到底,今年春节档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电影课。

你看《红毯先生》,宁浩的冷幽默本来是他的招牌,这些年用这套路也拍出了不少好片。可偏偏在春节档翻了车,为啥?娱乐圈的人讽刺娱乐圈,这活整得太有距离感了。

真正的痛点都不敢碰,剩下的那点辛辣讽刺,观众还真不一定能get到。

反观《热辣滚烫》,直白热闹得很。

再说《第二十条》,张艺谋的艺术追求没问题,但春节档这个气质吧,还真不太适合过于沉重的主题。

现在的观众可精明了,他们要的是既有品质又有共鸣的作品。

说白了,电影市场已经进入新阶段了。观众不再迷信导演光环,也不吃那些故弄玄虚的艺术手法。他们更在乎,这部电影说的是不是自己的故事,讲得是不是真诚动人。

往后的日子,创作者们怕是得放下身段好好琢磨了:不是你想拍什么观众就得看什么,而是得认真琢磨观众到底想看什么。

当然,这并不是说《第二十条》和《红毯先生》不好。只是在春节这个最重要的档期,想要拔得头筹,就得拿出点不一样的真功夫。

要不然,只能自认倒霉咯。

看来未来的中国电影市场,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永远是那些用心讲故事的作品。在这个全民尬聊的时代,真诚反而成了最稀缺的东西。

所以,这届春节档不仅是两个"百亿导演"输给了一个80后女演员,更是一个时代的转折点。

0 阅读:7

泰河聊娱乐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