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载弦歌让世界听见聂耳交响乐团之声

都市时报 2025-03-07 15:31:31

十五载风雨兼程,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在云岭大地上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音乐史诗。今天,是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十五周岁的生日,是沉淀,也是启程!

今晚8点,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将在云南省大剧院音乐厅隆重举办十五周年庆典音乐会。这场音乐会是对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十五年来创作脉络的深情回溯,更是对云南文化艺术的深情献礼。乐团艺术总监黄屹与首席客座指挥孙一凡将共同执棒,为观众呈现一场充满纪念意义的音乐盛宴。

...

不辱使命

传承聂耳精神

当云岭大地的风掠过滇池,当红土高原的晨曦唤醒春城,你可曾听见——有一种声音,跨越十五载春秋,将山河的壮美与民族的魂魄,凝成永恒的交响?

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多年前演出老照片 供图

2010年3月7日,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在原昆明交响乐团(1987年组建)与云南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1997年组建)整合成立。作为云南省唯一以人民音乐家聂耳命名的职业交响乐团,始终以“传承聂耳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为使命,不断探索交响乐在新时代的多元表达。15年来,乐团始终与时代同行,在传承经典的同时深耕当代创作,以交响之声诠释聂耳精神的时代回响。十五载淬炼,昆明聂耳交响乐团以“聂耳之名”熔铸艺术品格,用交响语言让世界听见云南、读懂中国。

排练现场 供图

“作为云南省唯一以人民音乐家聂耳命名的职业交响乐团,我们更肩负着打造聂耳品牌,擦亮聂耳名片,弘扬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神圣使命。”这是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团长柴沁园身上的责任,也是乐团每一个人的责任。

“其实,算上聂耳交响乐团的前身原昆明交响乐团的那段历史,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已扎根云岭大地38载,乐团从28人发展到150人规模,一度成为亚洲最大的交响乐乐团之一。”原昆明交响乐团演奏员李学智告诉记者,时至今日,他依然记得1987年的那个冬天,25岁的他背着乐器第一次走进四面漏风的演奏厅,第一代演奏员们吹着瑟瑟寒风一遍又一遍地排练着,身冷却心暖。

排练现场 供图

“我们当然很骄傲,在上世纪80年代,在全国仅有7个职业交响乐团,我们昆明交响乐团就是其中之一,那种责任和自豪感不言而喻。”原云南省歌舞剧院指挥张思源表示,后辈们也不辱使命,在成立了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品牌后,让乐团愈发壮大、进步、优秀。

...

潜心耕耘

让艺术之光照亮世界

“昆明聂耳交响乐团是一支全国非常有代表性的交响乐团,它以民族音乐为脉络,多民族地区不同音乐形式和交响乐相融合的独特乐团。”著名指挥家黄屹如是说。作为云南省唯一一支拥有独立建制的职业交响乐团,早在2016年,著名指挥家黄屹就出任乐团首任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开启首个音乐季,成为乐团职业化进程的重要标志。2023年,聘请青年指挥家孙一凡出任乐团首席客座指挥。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音乐语言,以推出原创作品与诠释经典名作“双轮驱动”推动职业化发展。

2024城市音乐会现场 供图

从《家园》到《阿诗玛》,从《彩云之诗》到《千里江山》,聂耳交响乐团以20余部原创作品完成对云南地理文脉的交响化转译。2024年,连续推出《聂耳与国歌》《云岭音画》《西南联大回响》三部新作,作品《天地云岭》更是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4—2025年度“时代交响”创作扶持计划,以赤子之心致敬历史,以翰墨笔触讴歌时代。

2025城市音乐会首场演出现场 供图

乐团在过去的15年中成功举办了9个音乐季,累计演出高端乐季音乐会161场,先后邀请吕思清、张朝、黄蒙拉、张昊辰担任驻团艺术家;余隆、克里斯蒂安•爱华德、张国勇、宁峰、张昊辰、秦立巍等160余位国内外顶尖艺术家登台合作,将世界艺术星辉缀满春城夜空,成为云南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演出现场 供图

除了音乐厅,昆明聂耳交响乐团的身影还常常出现在春城的大街小巷,“春城之乐·城市音乐会”将舞台延伸至城市之中,在初夏的蓝花楹下、在浪漫的枫叶林中、在海鸥翩飞的滇池边、在暑期的长水机场、在2.7亿年前的石林景区……演奏家们让高雅艺术真正来到了市民和游客的身边。此外,走进企业、农村、校园、军营,每年举办公益演出超百场,惠及观众近百万人次。“听音乐·学党史”音乐党课以交响为媒传承红色基因。

来源: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赵烨琳

编辑:冯颜

审核:朱家吉

二审:钟玲

终审:王一帆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