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初中学习好的孩子,信心满满的认为自己上了高中后,还会学得好,有的甚至认为自己中考考了六百多分,那么高考也能考六百多分。
但现实是,初中学习好的孩子,有一部分会快速退步,不到一个学期就泯然众人矣;而另外一部分则依然会保持较好的学习成绩。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怎么让孩子规避这个问题?
出现这个情况的原因是,初中学习的知识简单,有的孩子是通过硬背知识提高成绩;而有的孩子是通过思考知识提高成绩。
这么说吧,硬背知识的孩子只注重眼前的成绩,没有为高中更难的知识做好准备;思考知识的孩子不但顾及初中的学习,还为高中的学习储备技能。
这就跟下象棋一样,走一步看一步的棋手,肯定不如走一步计算三步的棋手厉害,真正的高手都是运筹帷幄才立于不败之地的。
初中的学习不能只顾及眼前的成绩,在初中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是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最好的时期。
如果在初中不把这些能力锻炼出来,而只是满足于通过刷题、背模型所取得的那一点点还不错的成绩,势必会在高中学习力不从心,沦落成中等生甚至差生。
要规避在高中学习一落千丈,就要从初中做好准备,毕竟预则立不预则废嘛。
同样是预习,有的孩子是走马观花,随便翻翻就完事,结果没有养成“预习”这个对高中学习极其重要的学习方法;而有的孩子则是仔细琢磨、深度思考,不放过任何一个不懂的知识点,而且还会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这样的学习方法,高低立判。
在做作业上面,也不能只满足于完成布置的作业,而是要挑战高难度的习题,这样既可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还可以让自己无惧难题,提升自己的学习上限,为高中更难的学习树立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