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大经济学家文子有句名言:“债少易偿也!”

世人皆知被称为“商圣”的民间财神爷范蠡,而很少认识文子,其实范蠡是文子的学生,文子是范蠡的老师,老厉害了。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兴国,以及功成后乘扁舟浮于江湖,经商兴家,皆受老师文子的教诲。

“少债”是中国人对债务的传统思想,原因很简单,债少易偿,由此引申出其他一些传统思想。“职寡易守也,任轻易劝也”,意思是职务繁琐事少就容易完成,任务轻松就容易上进,这比较庄子,跟如今背一身债,常给人施以繁杂的任务,完全不同。

古代大经济学家主张“债少”,中国民族一直延续着这种传统,其实新中国成立后在经历过背负苏联债务之后,也在追求“无债一身轻”的国策,69年实现了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秉承了“债少易偿”的传统。

债少易偿的反面是债多难偿,现在由于种种原因,背负沉重债务的人不少,有的已经出现“难偿”的情况。

经济是有周期的,当经济从波峰开始向下运行的时候,“难偿”的压力会比较突出,因此也就更容易理解我们古代的那些经济学大家的理论为什么能够历经数千年而依然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