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一美军小兵立大功,长官让他换上新军装,他看到军衔大吃一惊

审度 2025-02-18 06:23:37

二战中有这样充满传奇色彩的一幕。

1944年,美军一名士兵突然被带到了太平洋舰队第5航母分队旗舰“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他的长官一见面就丢来一身军服,还下达了一条特殊指令:赶紧把它穿好。

士兵拿起面前的新军服一看,顿时有些慌了:长官,您一定是弄错了,我的级别没这么高。

长官却说:没错,这衣服上是什么军衔,从今天开始你就是什么军衔。结果士兵直接由中士晋升为军士长,连升数级。

原来,在前不久发生的第二次关岛战役中,美军一通讯小组与大批日军遭遇,基本被全歼,唯独这名中士设法突破包围。回来后,他立马将打探到的日军岸防状况汇报给了上级,立下了大功。

以这种别具一格的、充满浪漫的英雄主义色彩方式授勋的长官,是时任太平洋舰队第5航母分队司令的约瑟夫·J·克拉克海军少将。

赏罚分明,从不吝惜对下属的奖励,有多少打工人做梦都想碰上这样的好领导。克拉克正是如此:在他手下干活,只要你肯好好表现,他就不会亏待。然而克拉克的好是十分有限的——他可能是个好领导,却未必是个好人,甚至有时很坏。

克拉克于1913年考入美国海军军官学校,由于拥有切罗基族印第安人血统,他也成为该校历史上首位美国原住民毕业生。中途岛战役中,海军少将克拉伦斯·汀克牺牲后,克拉克便成了美军中唯一的拥有印第安血统的将军。

克拉克在同僚中的评价极高,首先是其业务能力确实过硬。

他是二战时期美国海军中公认的最能打的指挥官之一,是第38特遣舰队的一张王牌。由他指挥的航母分队曾在菲律宾海战中,创造了一天内出动600多架次战机的壮举。

他将美军强大的海军进攻性航空力量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给日军造成了巨大杀伤。据说日本人极为痛恨克拉克,决心要让他给他的“大黄蜂”号航母殉葬。为此,日军不计代价地进攻,神风特攻队发动了至少50次袭击,结果雷声大雨点小,在克拉克不可思议的微操下,直到战役结束,“大黄蜂”号竟然也毫发无损。

在朝鲜作战期间,他提出了一套极具攻击性的作战理念:通过侦查提前锁定目标,选择针对性的武器,确保行动开始便一举摧毁目标。这套战法被称作“切罗基攻击”,的确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时任美军第8集团军的詹姆斯·范弗利特中将十分欣赏克拉克的发明,称切罗基攻击“总能在10天之内击垮敌人”。

克拉克在军中地位之高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对下属的照顾。

他在回忆录中提到了这么一件事:发生于1942年2月的吉尔伯特及马绍尔群岛战役中,美军有一架TBD“蹂躏者”鱼雷轰炸机发生故障,不得不迫降在海面上。

时任第17特遣舰队司令,也就是克拉克顶头上司的法兰克·弗莱彻海军少将但因节外生枝,因而拒绝派出救援,该决定受到了“约克城”号航空母舰舰长埃利奥特·巴克马斯特上校的支持。

唯有克拉克据理力争,斥责弗莱彻、巴克马斯特之辈“对我们的空中掩护缺乏信心”,纯属懦弱之举。最终,机上3名飞行员均未能生还。

注意,上述只是他本人回忆录中的说法。

克拉克讲述的故事很精彩,华盛顿有许多高官都非常买账,几乎成了他的粉丝。然而后经证实,这不过是他的一面之词——事实上,弗莱彻当时立马下令让3艘驱逐舰调头去搜救,但最终只有飞机残骸被发现。

无独有偶,在1943年8月31日美军突袭南鸟岛的行动中,有几架战机未能返航。指挥官查尔斯·波纳尔海军少将下令按照计划撤退。克拉克上校对此勃然大怒,不惜以下犯上,直接当众怒斥少将是胆小鬼。

“无论我是否会因此被解职,也坚持要下令搜救失踪人员”,这番慷慨激昂的说辞让他在军中名声大噪——当然,这其中是否也另有“隐情”就不好说了。

克拉克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了面子和自己的利益,他可以随便冒犯对方、践踏其尊严,无论对方是谁,官有多大,或者即便对方是真正值得尊重的人。

例如赫赫有名的海军五星上将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就让克拉克的“小人作风”折腾得十分难堪。

哈尔西的作战风格勇猛刚硬,人赠雅号“蛮牛”;平日里又待人谦和,即便在普通士兵面前也不耍官威,因而颇受拥戴,是二战中粉丝最多的美军高级将领之一。

按说哈尔西总没有黑点了吧,可这并不妨碍克拉克开喷。他时常当众散布一些不利于哈尔西的言论,许多都是无中生有。有意思的是,如此冒犯哈尔西,他还并非直接受益人。

原来,执掌航母特遣队的海军上将马克·安德鲁·米切尔虽与哈尔西有密切的合作,两人联手打过不少漂亮仗,但彼此间却有所嫌隙。他们的矛盾说大也不算大,至少两人见了面还能笑笑呵呵,绝不会因此撕破脸皮。

倒是克拉克自认与米切尔是同乡,加上后者出身显赫,或许是有意巴结,克拉克便非常主动地加入到其阵营中,甘心充当马前卒。

克拉克刻意放大米切尔与哈尔西的不和,以各种手段抹黑哈尔西。他对两位大佬态度上的差别之大,居然有一种无法言状的喜剧感。

举个例子:同样是获得晋升,在米切尔主持的晋升少将仪式上,克拉克为感激领导的提携之恩,竟哭得像个小孩,表演水平之高技惊四座;同样是升官,但被告知要在哈尔西麾下做事时,他竟当即表示拒绝就任,直到哈尔西调任。

1942年底,克拉克负责“埃塞克斯”级航母2号舰的建造工作。此舰继承了不久前战损沉没的“约克城”级航空母舰首舰“约克城”号的舰名,显然是被美国海军给予了巨大期待,但建造进度并不符合预期。

得知竣工日期有很大可能会被推迟后,克拉克十分不满,将责任全部推给下属:时间不够用,你们不会加班吗?

他还十分霸道地从其他项目那儿抢夺人力和资源,不但一举创造了“4000多人共同建造一艘船”的旷世奇观,更因过度抢夺用于建造军舰的特种材料,导致其他几艘军舰的进度受阻。

我只要我负责的项目按时完成,至于你们是死是活,我可就懒得管喽。

事实上,新的“约克城”号修建工作迟缓是有原因的:一些史料指控他在造舰期间大肆搜刮油水,中饱私囊,原因在于克拉克热衷于投资炒股,却屡战屡败,输掉了不少钱。值得一提的是,退役后,克拉克在纽约创办了一家投资公司并发了大财,在业界颇有名头。

总而言之,往好的一面说,克拉克也算得上是“性情中人”,不藏着掖着,宁可当面得罪人也不搞“人前一套人后一套”那一套。

但这种人也十分危险,因为他可以为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在职场上,这种人可以不去搭理,但绝对不能得罪,万一被他咬到了,躲都躲不掉。

不难想象,如此做事风格给克拉克结了多少仇家,恨他的人咬牙切齿,可爱他的人自然也会百般袒护。因此,他的仕途并没有受到影响,最终全身而退。

1952年3月24日,克拉克晋升海军中将,并被任命为第1舰队司令;次年12月1日再度晋升,以海军上将军衔光荣退役。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