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这种神奇的植物,自从出现就深受人们喜欢,它那飘逸叶姿以及沁人心脾的兰香无不让人为之着迷。尤其是它的香味,浓而不腻,清晰而悠远,只要凑近一闻,马上就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
经过前辈们长达上百年的发掘选育,目前的国兰已经有成千上万个品种,并且每年还以恐怖的数字急剧增长。
任何行业想要生存,都离不开炒作,像文玩、字画、房地产这些。兰花作为一种可以流通的商品,自然也不例外,毕竟只要有人喜欢,就会有买卖产生。
那么,在兰花行业中,什么人最后挣得盆满钵满呢?很多人可能会说采兰人,因为90%的精品都出自他们之手,货源在他们手里,他们不挣钱,简直天理难容。
其实不然,真正赚大钱的人是那些“道行高深”的炒作高手们,这些人通常顶着专家、教授或者会长、秘书长的头衔,再联合一些有钱的商人举办兰花展览会,不用吹灰之力就能够将一棵平平无奇的兰花炒成天价。
兰花炒作最厉害的时期当属于2002年到2007年这个时间段,当时很多稍微有点特色的兰花都被炒成天价,市场上动辄上百万一苗的兰花比比皆是。
在那个交通不是很便利且信息不透明的时代,有很大一部份人靠着一棵兰花瞬间跻身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豪之列。当然了,也有不少盲目跟风的投资人,最后非但没有发财,反而弄得债台高筑,甚至家破人亡。
年龄在50岁左右,且玩兰超过15年的兰友,估计对当年的炒兰场景历历在目。
当年炒作最厉害的当属云南莲瓣兰的瓣型花、奇蝶花这些品种。毕竟云南是莲瓣兰发源地,而且滇兰市场又是全国的风向标,这里高手云集,资金充足,玩兰的人更是数以十万计。
今天我们就通过一棵莲瓣兰的真实炒作案例,回顾一下当年的兰市有多疯狂。
这棵莲瓣兰叫金莎树菊,是一棵树形奇花品种。花朵全部盛开的时候犹如菊花般层层叠叠,颜色搭配也比较漂亮。此花一般开花2到5朵,花高出架,香味浓郁无比。
在那个以奇为美的年代,这样一棵品种的出现,自然成为兰界大佬们首选的炒作目标。
最先拥有此花的人是一个叫张平的男子,一个平平无奇的农民。
张平出生在会理县境内的一户普通农村家庭,是家中独子。父母都是朴实无华的农民,老两口既没有学历,也没有一技之长傍身,房前屋后的几亩地就是一大家人的生活来源。
有鉴于此,张平初中毕业后就主动放弃了学业,此后很多年时间里,他一直靠做小生意和打零工维持生计。
他摆摊卖过蔬菜,去工地干过苦力,也进厂拧过螺丝,去饭馆洗过盘子,甚至还去大街上发过传单。
一晃多年过去,张平也通过相亲组建了家庭并且有了孩子。此时的国兰市场逐渐兴旺发达,他也在朋友的建议下开始玩兰。
由于缺乏资金,很多名贵品种,张平根本买不起,自然无法通过发苗赚钱了。因此他开始将目光瞄向下山草,通过收购售卖的方式来赚取差价,毕竟会理附近的山上有相当多的兰花资源,而且职业兰农也非常多。
他这个生意是如何操作的呢?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以每斤10到15元的价格大量从兰农手里收购下山草,通过简单挑选之后,再以30到40元一斤的价格对外出售,如此一来,一斤兰花就有一倍的利润。
那时候的下山草生意非常火爆,毕竟所有的国兰精品都是从下山草里面选育出来的。张平干了不到五年,就成了当地名人,不但结交了不少兰花界的名人,收入也水涨船高。
2004年11月份,张平再次进山收购兰花,这一次他的运气非常好,一次性就收购了大约500斤中宽叶莲瓣兰生草。看着这些长势极为茂盛的兰花,他预感到这里面可能会出精品。
会理当地的资深兰友听说他又采购了一批下山草后,马不停蹄地赶到他家挑选自己心仪的品种,这当中就包括时任会理兰花协会会长的廖某。
廖某玩兰已经有二三十年历史,经验极其丰富,他曾经凭借自己惊人的眼力从下山草里面选育出两棵莲瓣兰荷瓣精品,并且还入了国兰铭谱。
一大波人在数以千计的生草中凭借自己的经验以及专业知识专心选购品种,大约过了两三个小时,廖某就从生草堆里找到一棵三苗且挂着花苞的莲瓣兰,随后他拿出微型放大镜对着花苞看了又看。
这棵兰花的花苞浑圆,包壳穿红筋且凹凸不平,从专业的角度看,这样的花苞极有可能开出奇花。因为奇花的花瓣、舌头特别多,而且通常一杆就要开花2到4朵,因此它的花蕾要比普通花的花蕾圆润许多,而且表面通常会凹凸不平。
廖某有多年玩兰的经验,自然很清楚这一点,不过他并没有声张。
金莎树菊
“张老板,今天也不早了,我还有事就不选了,你看这棵三苗兰花多少钱嘛?”廖某问道。
“大家都是朋友,你有人长期照顾我的生意,你就给200块嘛!”张平回复道。
“老张啊,你有些不厚道哟,这棵三苗的兰花还没有二两重,你居然问我要200元,不行,你得给我少点!”廖某有些不高兴。
“我这里的规矩,你又不是不知道,如果按棵挑选的话,价格自然会高一些,你看这棵花的花苞,很有可能开出荷型瓣,到时候你拿到市场上卖,最少也能卖几百块!”张平指着花苞对廖某说道。
“以我多年的经验,开荷型瓣是不可能的,99%就是一棵极其普通的兰花。我就是看它的叶子漂亮才选要这棵的,你无论如何都要给我少一点。”廖某回复道。
“那你说给多少嘛?”
“最多110元。”
“行吧,成交!”
廖某掏出110元交到张平手里,随后就开开心心回家了。
回到家后,廖某马上用上好的植料将这棵难得的好花上盆,随后就开始精心管理。
2005年2月初,这棵莲瓣兰终于第一次开花,花型、花品与廖某事先预想的相差无几,不过实花却更加妖艳,瓣子、舌头也比他预想的要多很多。
廖某再也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马上打电话邀请孟某荣、贺某送、李某安等知名兰友过来欣赏。大家看了实花后,一致认定这是一棵绝世精品,因此纷纷要求引种。
不过此花总苗数也才三苗,根本没有多余的苗子出售,因此廖某就委婉拒绝了三人的引种要求。
见没有办法买下,这三人经过一番商量后提出每人出资5万元入股,草由廖某栽培,等过了几年苗数多了以后,再平分这棵品种。
一人出资五万,三个人也才15万元,而当时莲瓣兰红极一时的三星蝶:玉兔彩蝶已经飙升至20万元一苗,廖某觉得合股的价格太低,就没有同意。
不过这三人不死心,他们料定这棵品种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市场上重量级品种,卖上百万一苗也不是没有可能,因此就一提再提入股价格,经过长达好几个小时的讨价还价后,三人最终每人出资12万元入股了该品种。
三个人就是36万,然而这样的价格,廖某依旧觉得自己亏了不少。不过念在都是熟人,他也无可奈何。
其实在兰花圈,入股这样的交易方式十分常见,而且一般出现在高端品种当中。试想一下,你既高价卖掉了兰花,又没有丢掉种源,何乐而不为呢?
以廖某为例,他三苗草就卖了36万,但这棵品种还有他一股,倘若两年后该品种的数量发展到8苗,那么四个人平分的话,他还能分得两苗。
虽说入股对于精品兰花的持有者来说是赚钱的绝佳机会,但也需要他拥有极高的栽培技术,而且对兰花的生长习性以及病虫害要有清晰的认知,否则风险就非常大。以廖某为例,虽然他收了36万元,倘若他栽培技术不行,把这三苗草养死了,不光要全额退还这笔钱,甚至还要偿还利息。
得知廖某处赌出了莲瓣兰稀世珍品并收了36万的入股费用后,张平也想分一杯羹。他心想自己跟廖某的交情也算不错,而且这稀世珍品又是从自己这里出去的,如果提出入股,他应该不会拒绝。
于是张平找到廖某,提出了入股的想法,不料廖某的一番话让他很不是滋味:
“张总啊,这棵品种现在已经有几个人入股了。不过你放心,等我养几年有了数量之后,一定免费送你一苗做种。”
听了这样的话后,张平觉得自己没戏了,随后便垂头丧气地离开了。
时间很快到了2006年春季,这棵莲瓣兰奇花精品再次复花,这次的花品比第一开得好,而且颜色更为艳丽。见花品稳定后,廖某就为此花取了个非常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金莎树菊。
到大理举办兰花博览会的时候,廖某和入股的三人就将端了一盘四苗带花的参加展出,众兰友见展台上突然出现这样一棵经典奇花,纷纷围观,并拿出相机拍照留念。当时过来看这棵品种的兰友非常多,整个展厅被围得水泄不通。
听说莲瓣兰出了新种,大理的兰花大佬李某红、杨开等人立刻驱车赶来,在观看实际开品以后,认定这是一棵难得奇花新品,未来前途无法估量。
于是李某红、杨开等人找到廖某以及三位合伙人,提出收购。
双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最终以80万元一苗的价格成交三苗,总成交价240万,剩余的一苗后拢苗在兰展结束后卖给了保山一位兰花大佬,售价为50万元。也就是说,这盆四苗草就卖了290万。
事实上,当时刘某红、杨开等人想要买断这个品种,但廖某仔细想了一下后还是拒绝了。
有人可能要问了,这两人花费240万元买了三苗兰花,难道脑壳有病不成?其实不然,这二人是炒作兰花的高手,并且有自己的兰花圈子,而且结交的有钱人不少,很多莲瓣兰品种经过他们一番炒作之后,价格能增长数百倍,其中炒作最成功的品种就是玉兔。
李、杨二人将此花买回去大肆炒作了一番,半年时间不到,价格直线飙升至150万一苗,当时前来找二人引种的有钱大佬不少,但二人并没有选择卖掉,而是跟廖某一样,采取入股形式。
张平也去云南看了兰花博览会,当他听说金莎树菊卖出天价后,再一次找到廖某,希望能引种一苗,哪怕是叶子不全的老桩头也行。可是廖某依旧是委婉拒绝:“张总啊,不满你说,这棵品种卖了四苗后,我手上仅有两苗了,我打算把它放进温室里繁殖,我答应你,过两年送你个老桩头,不要钱!”
被再一次拒绝的张平义愤难平,直接跟廖某断绝了关系,他十分后悔当初以110元的价格卖掉这棵草。其实他也没有办法,毕竟他有老婆孩子,要靠卖兰花养家糊口。
金莎树菊炒作成功后,那它最后又流向哪里呢?主要有三个地方,四川、重庆以及浙江。
四川成都的企业家们(重度兰花爱好者以及投资者)看到此花的价格一路飙升,觉得价格还有上涨空间,毕竟春兰的天逸荷在当时就已经卖到1500万元。于是就组团以100多万一苗的价格买了不少壮苗回来繁殖,重庆以及浙江的大佬紧随其后,也想大肆炒作一波。
到了2009年的时候,国兰市场开始走下坡路,不少上百万一苗的奇花品种开始猛跌,比如春剑五彩麒麟、奥迪牡丹、美丽之冠等等。
金莎树菊
此时,高价接盘金莎树菊的大佬们瞬间开始慌了,他们开始大肆抛售,价格一路狂跌。到了2012年时,单苗的价格已经不足1万。
到了2015年,色花开始崛起,奇花变得无人问津,金莎树菊更是跌至1000元左右一苗,但即便是这样的价格,依旧无人问津。
时至今日,金莎树菊由于数量过于庞大,已经沦落为消费花品种,引种的价格也非常便宜,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
金莎树菊是莲瓣兰中炒作非常成功的品种,真正在此花上赚大钱的人就是那些炒作的大佬们。当年的云南兰市流行一句话:我早上端一盆草出去,晚上就能开一辆奔驰或者奥迪回来,可见炒作兰花纯粹是暴利行业。
金莎树菊这个品种只是兰花圈炒作的冰山一角,其实在当时那个年代,就有差不多100个品种被大肆炒作过,这些品种覆盖了春剑、春兰、莲瓣兰、蕙兰等品种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