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我以前考虑过,但我现在懒得考了。”
2020年,16岁女孩大言不惭的说出这句“不知天高地厚”的话。
引得网友都说她是异想天开,自视清高。
“我看就是纯属考不上,在那里吹牛呢!”
可当成绩出来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才知道,她是真懒得考....
天才少女冼奇琪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位数学教授,母亲是中学教师,家庭对她的影响巨大。
父母虽然没有什么显赫的背景,但从小就注重培养她的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成绩,父母并没有给她过多的压力,相反他们注重的是冼奇琪的兴趣和特长的发现与培养。
也希望她能拥有广阔的视野,尽可能地去接触不同的知识和领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谁知无心插柳柳成荫,冼奇琪从小就显露出非凡的数学天赋,记得她刚学会加减法的时候,便能快速解出一道比同龄人难得多的题目。
小学四年级时,她就已经掌握了初中的数学内容,尤其是代数和几何,家长并没有用“学霸”的标准去要求她,反而鼓励她多做一些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
这种不急于求成的教育方式,让冼奇琪保持了对知识的热爱,而不是像大多数孩子那样,只为考试而学习。
六年级时,她就对奥数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还在许多奥数比赛中屡次获奖,你是不是觉得她肯定偷偷上补习班了?
但其实她反而还跟少上补习班,完全就是因为天分!天分加努力才成就了冼奇琪。
但她也不像一般的“学霸”那样孤立自己,她从小就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兴趣爱好广泛,尤其喜欢读各种书籍,文学、历史、科学等多个领域都是她的最爱。
正因为如此,冼奇琪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课本的知识上,她更看重的是如何将所学的东西融会贯通,发挥它们的实际价值。
在小学到初中的这段时间,冼奇琪的成绩几乎无人能敌,但她并不满足于此,而是不断追求更深的知识,尤其是数学和物理,她总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解决难题的新思路。
为何选择中科大少年班?在进入高中后,冼奇琪的成绩更加突出,不仅在校内获得了各种奖项,也在外部的学术竞赛中屡获殊荣。
她甚至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拿到了第一名,成为了当时业内关注的重点,正当所有人都觉得冼奇琪一只脚迈入清华、北大时,她却选择了放弃高考,加入中科大少年班。
许多人对此不解,甚至怀疑她是否是在“逃避”压力,还是对高考不感兴趣,冼奇琪的父母和老师都知道,这并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她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
冼奇琪并不是怕高考的艰难,而是她清楚自己更渴望什么,对她来说,学术研究才是她真正的追求,而不是仅仅依靠一纸文凭来获得社会的认可。
中科大少年班一直以来以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和创新精神为特色,是中国科技领域的高端人才培养基地。
冼奇琪觉得自己如果选择高考,尽管可以进入清华北大,但却无法像进入少年班那样,深入到科研的第一线。
但中科大少年班只招收高二及以下年级的学生,为此,冼奇琪就只能在高二这一年,学习完高三的所有课程,再参加高考。
进入中科大“高二女生备战中科大少年班”的新闻迅速上了当地的头条,不少媒体“闻着味”就来了,但没想到,一场“口水战”即将来临...
当时一位记者在采访冼奇琪时问到“是否还会继续备考,冲刺清华北大?”或许是小女生口无遮拦,她说了一句“清华北大我以前考虑过,但我现在懒得考了。”
谁知这句话却被网友们无限放大,说什么的都有,“小姑娘年纪轻轻狂什么狂?”“为什么不考清华北大,是因为考不上吗?”等等。
但没过多久,网友们才发现,真正“目光短浅”的人其实是我们!
经过一系列考试,面试,冼奇琪顺利考入了中科大少年班,并且以663分的高分成为了48名学子中的佼佼者。
她的进入不仅仅是因为她的成绩优秀,更重要的是她有着超乎常人的科研潜力,在中科大少年班的第一年,冼奇琪就开始了自己在量子物理与算法优化方向的科研工作。
她的导师发现她的独立思考能力非常强,能够提出许多创新的科研问题,并且在理论上给出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
冼奇琪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发表了几篇学术论文,并且参加了多个学术会议,受到了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尤其是在量子物理领域,她提出的一个新的算法优化模型,获得了国际科研界的关注。
不仅如此,冼奇琪还参加了许多国内外的学术竞赛,并且获得了多个奖项,包括国家级数学建模竞赛的金奖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一等奖。
2024年,她更是荣获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沫若奖学金,郭沫若奖学金设立于1980年,是新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义命名的奖学金,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奖学金”,是该校本科生的最高荣誉奖学金。
如今的冼奇琪,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科研人才,她在中科大少年班的学习经历,让她提前接触到了更高层次的学术研究和科研实践。
她对于科研的热情和执着,让她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突破自我。
在谈到自己的未来规划时,冼奇琪表示将继续攻读研究生、博士,坚定地走在科研道路上,她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祖国的科研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怪不得冼奇琪那么想考中科大少年班,原来这里面出的“牛人”,个顶个的不得了!
物理天才尹希9岁上北京八中少年班,13岁进入中科大少年班,18岁考入哈佛大学!但他的父母并未给他过多压力,而是秉持顺其自然的教育方式。
尹希从小热爱自然,父母每周带他参加户外活动,而非让他参加各种补习班,在这种宽松的家庭氛围中,尹希展现出全面的兴趣与天赋,他不仅学习优异,还擅长绘画、游泳、象棋等。
尹希的智力和自律从小就显现出来,他每天五点半起床读书,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进入少年班后,他的成绩几乎全科满分,还表现出对物理的浓厚兴趣。
通过自学微积分,他确定了将来要成为物理学家的目标,在中科大少年班,尹希以572分的优异成绩录取,尽管年纪小,但他依旧坚持不懈,取得了每门近乎满分的成绩,并获得多次奖学金。
最终他被哈佛大学录取,成为新一代学术奇才,尹希的成功,源自他的天赋与努力,尤其是对兴趣的专注和匠人精神。
还有庄小威,她可是是全球顶级科学家,她的父母是大学教授,但她从小便展示出与众不同的天赋。
五岁时,她跳级进入小学,12岁进入中科大预科班,15岁以600多分考入中科大少年班,成绩堪称“妖孽”,在中科大,她不仅学业突出,还在力学四大科目中取得满分,这一成就至今无人打破。
1997年,庄小威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深造,博士毕业后,虽然首次面试失败,但她迅速加入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的团队,转向生物学研究。
还在七年内成功开发出“超高分辨荧光显微技术”,34岁时她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跨物理和化学两学科。
她屡获殊荣,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并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等多个国际大奖,尽管有传闻称她本应获得诺贝尔奖,但她更看重的是做自己喜欢的研究,为人类做出贡献。
所以说,冼奇琪还真不是狂,人家有狂的资本,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中国还能出了享誉世界的科学家!
文/编辑:ToT
参考资料: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年05月21日-《华附学子 | 16岁,考中科大少年班!20岁,获郭沫若奖学金!祝贺21届冼奇琪校友》
信息时报-2020年8月20日-《厉害了!广州16岁姑娘考上中科大少年班》
百度百科-冼奇琪
那是天赋异禀后天努力也赶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