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夫打渔只取30斤,多则放生,八府巡按:你是我恩公
在江南水乡,有一处名叫柳河湾的小渔村,这村里有个出了名的渔夫,名叫李大河。
李大河人如其名,身量高大,皮肤晒得跟河底的淤泥一般黑,却是个心地纯善之人。
他每日清晨便出船打渔,傍晚归来,家中虽不富裕,但也温饱有余。
村里人都道,李大河打渔有个奇怪的规矩,每日只取三十斤,多则放生。
这事儿,还得从他年轻时的一场奇遇说起。
那时,李大河还是个愣头青,渔技虽好,却贪心不足,每次出海总想着多打些鱼,好让日子宽裕些。
一日,正值酷暑难耐,李大河顶着烈日,一网撒下去,竟捕捞上来一条金光闪闪的大鱼,足有数十斤重,鳞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镶嵌了无数宝石。
李大河喜出望外,心想今日这一网便抵得上别人几日辛劳,正欲将大鱼拖上船,却听水中传来一道低沉而威严的声音:“年轻人,贪心不足蛇吞象,这鱼你不能带走。”
李大河一愣,环顾四周,除了波光粼粼的水面,哪有什么人影?
他以为是自己听错了,正欲继续,那声音又响起:“吾乃河神座下护法金龙,此鱼乃我河底灵物,你若带走,必将招致灾祸。”
李大河心中一惊,忙跪在船头,恭敬道:“小人无知,还望大人恕罪,我这就将鱼放回。”说完,小心翼翼地将大鱼放回水中,只见那鱼在水中盘旋几圈,竟化作一道金光,潜入水底不见了。
自那以后,李大河便立下规矩,每日打渔只取三十斤,多则放生,以此感谢河神的宽恕,也祈求河神保佑自己一家平安。
岁月如梭,转眼间,李大河已至中年,膝下育有一子一女,日子过得平淡而温馨。
村里人见他始终如一,都笑他傻,说他放着大钱不赚,偏要守着那破规矩。
李大河只是笑笑,不语。
这一日,村里迎来了一位身着官服,骑着高头大马的大人物,正是朝廷派来巡视江南的八府巡按,姓陈,名天祥。
陈天祥为人正直,为官清廉,一路南下,为百姓办了不少实事,深得民心。
陈天祥巡至柳河湾时,正值夕阳西下,他见河边停着一艘小船,船上一位中年男子正忙着收拾渔网,那人正是李大河。
陈天祥见李大河面容憨厚,举止质朴,便下马上前,与他攀谈起来。
“这位大哥,您可是这村中的渔夫?”陈天祥问道。
“正是,大人您有何事?”李大河见来人衣着不凡,猜想是位官员,忙放下手中的活计,恭敬回答。
“我乃八府巡按陈天祥,途径此地,见大哥为人忠厚,想与大哥聊聊家常。”陈天祥微笑道。
李大河一听,忙道:“,原来是大人驾到,小人失礼了,快请上船坐坐。”
陈天祥点头,上了船,李大河忙端出家中仅有的粗茶淡饭招待。
席间,两人聊起了家常,李大河说起自己打渔的规矩,陈天祥听后,面露赞许之色,道:“大哥真是高风亮节,此等品德,实为天下楷模。”
李大河憨笑道:“大人过誉了,小人只是遵循祖训,不愿多取,免得遭报应。”
陈天祥听后,心中暗自思量,觉得这李大河非同一般,定有奇遇。
饭后,陈天祥在李大河的陪同下,在村里四处走走,村民们见巡按大人如此亲民,都纷纷围拢过来,诉说冤情,陈天祥一一记下,承诺定会为百姓做主。
夜幕降临,陈天祥辞别李大河,回到行馆,心中却始终挂念着李大河的话。
他想起自己年少时,也曾遇到过一位高人,高人曾告诫他,世间万物,皆有灵性,人若贪得无厌,必将自食恶果。
如今,见李大河如此守规矩,陈天祥更加坚信,这世间确有因果报应。
次日清晨,陈天祥正准备启程,却听外面传来喧闹声,忙出门查看,只见一群村民正围着李大河的家,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陈天祥心中一紧,忙上前询问。
原来,李大河的妻子张氏,昨晚在喂鸡时,无意间透过鸡笼的缝隙,看见邻居赵二的妻子赵王氏,正与一个陌生男子在自家后院鬼鬼祟祟,举止亲密。
张氏心中一惊,忙躲回屋中,一夜未眠。
次日一早,张氏便将此事告诉了李大河,李大河一听,怒火中烧,忙冲出家门,要找赵二理论。
村民们见状,也都跟了出来,想看个究竟。
赵二见李大河气势汹汹地找来,心知事情败露,却仍强作镇定,道:“李大河,你无端生事,诬陷我妻,是何道理?”
李大河怒道:“我亲眼所见,你还想抵赖?”
赵二冷笑道:“你亲眼所见?
哼,证据呢?
没证据就别在这瞎嚷嚷。”
李大河被赵二问得哑口无言,他昨晚只顾着生气,忘了去捉奸在床,如今赵二死不承认,他也没辙。
村民们见状,也都开始议论纷纷,有的说李大河无风起浪,有的说赵二作风不正,一时间,吵得不可开交。
就在这时,陈天祥站了出来,道:“诸位乡亲,此事关乎名节,不可轻率。
本官在此,愿为二位做个见证,若李大河所言属实,本官定会为他做主;若李大河诬陷好人,本官也绝不姑息。”
村民们一听,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陈天祥转头看向李大河,道:“李大河,你可愿意让本官替你查证此事?”
李大河一听,忙道:“愿意,愿意,只要大人能还我清白,小人什么都愿意。”
陈天祥点头,道:“好,那你且随我来。”说完,带着李大河和几位村民,来到了赵二家后院。
赵二见状,心中一紧,忙道:“大人,这后院乃我私人之地,您这般闯入,恐有不妥吧?”
陈天祥冷笑道:“本官身为八府巡按,巡查天下,为民做主,有何不妥?
你若心中有鬼,怕些什么?”
赵二被陈天祥问得哑口无言,只好退到一旁。
陈天祥命人将后院仔细搜查,不一会儿,便在后院一处偏僻的角落里,找到了一件男人的衣物,衣物上还残留着赵王氏的香气。
赵二一见衣物,脸色大变,忙道:“这衣物不是我的,定是有人陷害我。”
陈天祥冷哼一声,道:“是不是你的,带回去一审便知。”说完,命人将赵二和赵王氏押回行馆,准备审问。
村民们见状,都纷纷拍手称快,夸赞陈天祥英明神武,为民做主。
李大河更是感激涕零,连连向陈天祥道谢。
然而,就在众人准备散去之时,突然,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紧接着,一道闪电划破天际,直击赵二家的后院。
众人见状,都吓得目瞪口呆,纷纷跪地求饶,祈求上天保佑。
陈天祥却目光如炬,紧盯着那道闪电落下的地方,只见闪电过后,后院竟燃起熊熊大火,火势迅速蔓延,将整个后院吞噬。
李大河见状,心中一惊,忙道:“大人,这火……”
陈天祥摆手打断他,道:“无妨,此乃天意。
赵二夫妇所作所为,天理难容,上天自会惩罚。”
村民们听后,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就在这时,大火中突然传来一道凄厉的惨叫声,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赵二夫妇衣衫不整,满脸惊恐地从火中冲出,身上已被烧得皮开肉绽,惨不忍睹。
村民们见状,都吓得连连后退,不敢上前。
陈天祥却面不改色,命人将赵二夫妇带回行馆,准备审问。
审问之时,赵二夫妇面对铁证如山,终于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
原来,那陌生男子是赵二在外做生意时认识的一个赌徒,因欠下巨额赌债,便与赵二合谋,欲骗取赵王氏家的钱财。
昨晚,二人正欲行事,却被张氏撞见。
赵二见事情败露,便想杀人灭口,放火烧屋,企图将此事嫁祸给李大河。
没想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二人还是落入了法网。
陈天祥听完二人的供述,怒不可遏,当即判了二人死刑,以儆效尤。
村民们听后,都纷纷拍手称快,夸赞陈天祥为民做主,替天行道。
李大河更是感激涕零,跪在陈天祥面前,道:“大人,您真是我的恩公啊!
若非您及时出现,小人今日恐怕难逃一死。”
陈天祥扶起李大河,道:“李大河,你无需如此。
本官身为朝廷命官,为民做主,乃是分内之事。
你守规矩,有德行,本官自会护你周全。”
李大河听后,心中更是感动不已,连连点头。
这事儿过后,李大河成了村里的名人,大伙儿都夸他是个有福之人,连八府巡按都亲自为他做主。
李大河呢,还是那副憨厚模样,每天照常打渔,只取三十斤,多则放生。
村里人见他如此,也都纷纷效仿,一时间,柳河湾的鱼儿们仿佛得到了解脱,数量渐渐多了起来,水质也变得更加清澈。
陈天祥在柳河湾逗留了几日,见事情已了,便准备启程继续南巡。
临行前,他特意来到李大河家中,与他道别。
“李大河啊,本官此次南巡,能遇到你,实乃幸事。
你守规矩,有德行,本官很是欣赏。”陈天祥拍着李大河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李大河憨笑道:“大人,您过奖了。
小人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没啥大不了的。”
陈天祥摇头笑道:“不,你做得很好。
这世间,像你这样的人不多了。
本官希望,你能一直坚持下去,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有德行的人。”
李大河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大人,您放心。
小人一定会的。”
陈天祥满意地点点头,从怀中掏出一块玉佩,递给李大河:“这块玉佩,是本官随身携带之物,今日赠予你,愿你日后平安顺遂。”
李大河接过玉佩,仔细端详。
那玉佩晶莹剔透,温润如玉,上面雕刻着一只展翅高飞的凤凰,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从玉佩中飞出一般。
“大人,这玉佩太过贵重,小人不能收。”李大河忙将玉佩递回给陈天祥。
陈天祥笑道:“你无需客气。
本官赠你此玉,并非因为它贵重,而是因为它代表着本官对你的期望和祝福。
你且收下,日后若有难处,可持此玉到官府求助,自会有人帮你。”
李大河听后,心中一阵感动,忙躬身行礼:“多谢大人厚赐,小人一定铭记在心。”
陈天祥点头,转身上了马,带着随从们缓缓离去。
李大河站在村口,目送着陈天祥的背影渐渐远去,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意。
自那以后,李大河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每日打渔只取三十斤,多则放生。
他还将陈天祥赠予他的玉佩挂在腰间,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有德行的人。
转眼间,几年过去了。
李大河的两个孩子也渐渐长大,成了村里的壮劳力。
他们继承了父亲的优良传统,每天跟着李大河一起出海打渔,也都遵循着只取三十斤的规矩。
村里人见李大河一家如此,都纷纷称赞他们是村里的楷模。
李大河呢,也只是笑笑,不语。
他知道,自己只是做了一个普通人应该做的事,没啥大不了的。
然而,世事无常。
就在李大河以为日子会一直这样平淡地过下去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打破了柳河湾的宁静。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柳河湾突然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洪水。
洪水如猛兽般肆虐着村庄,吞噬着房屋和农田。
村民们惊慌失措,纷纷逃离家园,寻找避难之所。
李大河见状,心中焦急万分。
他忙带着家人和村民们一起向山上逃去。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到达山顶的时候,李大河突然停下了脚步。
“咋了,爹?
咋不走了?”儿子李二狗疑惑地问道。
李大河望着山下汹涌的洪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你们先走,我去救人。”
“爹,你疯了?
这洪水这么大,你去救人不是送死吗?”女儿李小花惊恐地喊道。
李大河摇头,坚定地说道:“不,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乡亲们被洪水吞噬。
你们先走,我自有分寸。”
说完,李大河转身冲下山去。
村民们见状,都纷纷劝阻,但李大河却仿佛没听见一般,毅然决然地冲进了洪水中。
洪水如猛兽般咆哮着,吞噬着一切。
李大河在水中艰难地前行着,寻找着需要救助的乡亲。
他凭借着多年的水性,在洪水中穿梭着,救起了一个又一个的乡亲。
然而,就在他即将救起最后一名乡亲的时候,一股巨大的洪流突然将他卷走。
李大河在水中挣扎着,试图挣脱洪流的束缚。
然而,洪水的力量太过强大,他最终还是被卷入了洪水的深渊。
村民们见状,都纷纷痛哭流涕,为李大河的英勇牺牲而哀悼。
他们知道,李大河是为了救他们才牺牲的,他是他们的英雄,是他们的恩人。
洪水过后,柳河湾变得一片狼藉。
村民们开始重建家园,恢复生产。
然而,每当他们想起李大河的时候,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深深的敬意和怀念。
几年后的一天,一位身着华丽衣裳的中年男子来到了柳河湾。
他自称是陈天祥的儿子,名叫陈子轩。
他此行是奉父命前来寻找李大河的家人,以报答当年的恩情。
村民们一听,都纷纷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讲述着李大河的英勇事迹。
陈子轩听后,心中一阵悲痛和感动。
他没想到,当年那个憨厚的渔夫,竟然为了救人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他来到李大河的家中,见到了李大河的妻子张氏和两个孩子。
他将自己此行的目的告诉了他们,并将一袋沉甸甸的银两递给了他们。
“这是家父让我带来的,他老人家说,这是他对李大河恩公的报答。”陈子轩说道。
张氏和两个孩子接过银两,眼中闪烁着泪光。
他们知道,这是陈天祥对他们的恩情和关怀。
他们感激地跪在地上,向陈子轩磕头致谢。
陈子轩忙扶起他们,说道:“你们无需如此。
家父说,李大河恩公是个有德行的人,他这样做是应该的。
你们要好好生活下去,不要辜负了李大河恩公的期望。”
而李大河的名字,也永远地刻在了这片土地上,成为了一个永恒的传说。
每当人们提起他的时候,都会想起那个憨厚的渔夫、那个英勇的英雄、那个有德行的恩公。
他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人们前行,成为他们心中的一盏明灯。
。
“爹,您说,咱们是不是应该为李大河恩公做点什么?”陈子轩望着父亲,试探性地问道。
陈天祥点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我想,咱们可以在京城为李大河恩公立一座牌坊,以表彰他的英勇事迹和高尚品质。
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向天下人传递一种正能量,让人们都学习李大河恩公的精神。”
陈子轩听后,心中一阵激动。
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主意,既可以表彰李大河恩公,又可以传递正能量,让更多的人受益。
于是,陈天祥父子开始着手筹备立牌坊的事情。
他们请来了京城最有名的工匠,设计了一座雄伟壮观的牌坊,上面刻着李大河的事迹和品质,以及陈天祥对他的评价和敬仰。
牌坊建成后,陈天祥亲自为它题写了“英勇无畏,德行天下”八个大字,以表彰李大河的英勇事迹和高尚品质。
牌坊立成后,很快吸引了京城百姓的注意。
人们纷纷前来观看,对李大河的事迹赞不绝口。
有的百姓还特意从外地赶来,只为一睹这座牌坊的风采。
“是吗?
快给我讲讲,到底咋回事儿?”
“那渔夫啊,叫李大河,当年为了救乡亲们,被洪水卷走了。
他儿子每天只打三十斤鱼,多了就放生,跟他爹一样有德行!”
“,这可真是个好人啊!
咱得向他学习!”
……
一时间,李大河的事迹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而李大河这个名字,也深深地刻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一个永恒的符号。
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
几年后的一天,京城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他是一位年迈的老人,穿着朴素,面容慈祥。
他手里拿着一封泛黄的信,说是要找陈天祥。
陈天祥听后,忙将老人请进了书房。
老人颤巍巍地将信递给陈天祥,说道:“这是当年李大河恩公留给我的信,他让我在他死后,将这封信交给他的儿子。
可我这些年一直在外面漂泊,没找到他的儿子。
最近听说李大河恩公的事迹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我这才赶来,想把这封信交给你。”
陈天祥接过信,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天祥兄,吾乃李大河。
当年一别,未曾想竟成永诀。
吾知天命难违,但求死后能有一席之地,以慰在天之灵。
吾儿二狗,生性纯良,望天祥兄能代为照看。
若有缘,吾儿必会前来寻你。
此致,敬礼。”
陈天祥看完信后,心中一阵悲痛。
他没想到,当年那个憨厚的渔夫,竟然在临死前还惦记着自己的儿子。
他忙将老人安顿好,然后派人去寻找李大河的儿子李二狗。
经过一番周折,陈天祥终于找到了李二狗。
当他将李大河的信和牌坊的事情告诉李二狗时,李二狗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没想到,自己的父亲竟然在京城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记。
“天祥伯伯,谢谢您!
我替俺爹谢谢您!”李二狗跪在地上,向陈天祥磕头致谢。
陈天祥扶起李二狗,说道:“你无需如此。
你爹是个好人,他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仰。
这座牌坊,是你爹应得的荣誉。”
每天,他都会像父亲一样,只打三十斤鱼,多了就放生。
他还将父亲的事迹讲给了村里的孩子们听,让他们都学习父亲的精神。
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的渔民们也都开始效仿他的做法,只取所需,不贪不占。
如今,那座牌坊已经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参观。
而李大河的名字,也永远地刻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一个永恒的传奇。
每当人们提到他的时候,都会想起那个憨厚的渔夫、那个英勇的英雄、那个有德行的恩公。
他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人们前行,成为他们心中的一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