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书记载,文成公主入藏以后,吐蕃借着文成公主入藏的机会,得到了中原的科技,并在此期间与吐蕃达成了停战协议,唐国便不再与吐蕃开战,转而与高丽开战。
这时,吐蕃见大唐已无暇顾及西北,便派兵占领了唐和吐蕃边境的“吐谷浑”,唐军在高丽被剿灭后,又想重新收复那里。
吐蕃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他们对唐军作战的信心,他们经常侵犯唐军边境,造成了唐军与吐蕃的矛盾,和平矛盾,矛盾,矛盾,矛盾的发展过程,正是唐军对吐蕃政策的转变。
1、川海城一役
唐代高宗咸亨元年,为了收复唐蕃在高丽战争中被吐谷浑攻陷的吐谷浑,发动了“大非河之战”,并于670年发动了“大非河之战”。
这一战,将会是青海、唐、吐蕃三国的边境,而吐谷浑又是吐蕃和唐两国边境,如果能打下来,就是一块极具战略意义的大好之地,也是一块值得争夺的地方。
其重要原因在于,只要掌握了吐谷浑,便等于掌握了从西北进入中原的河西走廊,没有了这股力量,整个关中都将暴露在吐蕃手中,关中的安危也将岌岌可危。
关中一旦沦陷,那么大唐帝国还能控制的地域便会减少很多,大唐与高丽的一场大战,必然会耗费极大的精力,唐军很难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胜利,甚至可以说是处于劣势。
唐高宗下定决心要对吐蕃开战,但还没来得及颁布“讨伐”诏书,吐蕃就先后在龟兹、于阗、焉耆和疏勒发生了起义。
一时之间,唐国无法应对,不得不放弃这四个地方,由此产生的后果就是,彻底丧失了西域的统治。
唐高宗曾命薛仁贵,阿史那道真,郭待封三人在青海与吐蕃作战,由于两军统帅之间的分歧,以及对粮草的管理,导致大唐在面对这样一个强弱对比明显的地方时,根本无法提供充足的补给。
唐军最终在大非河上败给了40万吐蕃军队,战败而归,从此甘肃西部和青海地区成为吐蕃的地盘,而关中也成为吐蕃的地盘。
唐蕃两国的关系,从一开始的和睦,到后来的战火连天,最终引起了唐朝在边境上的军事策略的转变。
2、西北驻防部队
咸亨元年唐蕃大战,唐军在吐蕃面前节节败退,令吐蕃士兵对唐军产生了极大的信心,认为唐军可以战胜唐军,于是便开始不断地骚扰唐军的边境。
唐高宗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再次发生,直接任命姜恪为凉州道守御大将军,此番出征,并非是要征战天下,只是要镇守边关,镇守安宁,抵御吐蕃侵略,所以才有此一说。
高元三年,朝廷委任李显和李轮两个人出兵讨伐吐蕃,但是他们并没有发兵,显然他们的用意不在此,只是想要镇守边境,保护国土,抵御吐蕃的侵略罢了。
从这一条中,我们可以看到吐蕃的侵略策略发生了变化,唐高宗每一次侵略边境,都要发兵征讨,到了唐高宗时期,更是不断扩大领土,以守住边境。
唐人于667年在甘肃省东面建立了三个营:河源营,积石营,莫门营,以增强边境力量,维护边境安定。
另一方面,也是想要从大非河之战中汲取经验,从而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再次向吐蕃发起进攻。
面对长期侵略边境的少数民族,唐高宗由强攻转变为以军事防御为重点的战略防御,其在对外表现为“以武力作战”,而在对外则承担了“以武力建设”的重任,其在三个方面的变化:
首先,由于大非川之战的失利,最重要的原因便是缺少粮食,唐军最终被唐蕃打得一败涂地,因此,这些驻扎在此的战士,都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后勤保障,以免日后与吐蕃交手时,被对方打得落花流水。
其次,唐蕃交战的地方,主要是青海,那里的地形比较高,大唐的大军大部分都是在平地,如果能够在那里安插一些兵马,既可以减轻边境的压力,又可以保证大军能够在高原上打好仗。
唐军先前与唐蕃一战,被打得溃不成军,一时半会儿根本没有办法继续作战,于是便在此地留了一支部队,稳定军心,准备迎接接下来的大战。
第三,大唐连年战乱,民脂民膏,民不聊生,在这里驻军,一方面是为了拖延税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战争中恢复元气,壮大大唐在大草原的势力。
从这一点上,王冲就可以看出,大唐为了应对外敌的进攻,做出了一定的调整。
当吐蕃军队不断侵入我的西北边境之时,唐朝虽然实行守势,但对外却打出“讨伐吐蕃”的旗号。
唐军在青海遭遇了吐蕃的进攻,遭到了惨重的失败,于是高宗就打算出兵讨伐。
唐高宗在《册府元龟》中,就君臣谋反一事,有这样一段话:“我生于深宫中,不能披甲执锐,不能戎出,故有旧。非英才,安能克灭凶渠?海东二蕃,虽然有旅人拦阻,可是高丽人却不敢过大江,百济未敢越大浪。以前那些人,年年派兵,白白耽误中国的时光,现在也都过去了,可是我仍然感到惋惜。如今吐蕃来犯,情势逼人,定然是要想个好法子。”
唐朝立国之初,为开疆扩土,遇有边境少数民族作乱,便率兵讨伐,积极主动。
自大非州川一役之后,辽东百济、高丽等诸部不断骚扰唐国边境,面对连番的外部威胁,加上长途奔袭的艰苦战斗,使唐国的君臣意识到,如果不能迅速处理好后方的问题,即使是再强的国家,也无法打赢这场长途奔袭。
与其连番失利,影响士气,倒不如先稳住自己的领地,保证边境和领土的完整,让军队里的将领,在中原的战场上,有了更好的生存条件,以及更好的后勤补给,再发动进攻。
和以前不一样,这一次,文武百官都在上书,争论不休。
刘景先,郭正一,皇甫文亮,都是各怀心思,高宗亦是采用此策,唐军连年征战,早已无将,况且吐谷浑后,还有河西之地。
这是从西北进入关中的必经之地,因为吐蕃屡次进犯,关中地区的局势岌岌可危,再加上大唐无法负担起出兵的代价,以及维持边境的安定,所以一直以来都是以守为攻,以守为攻。
根据唐长孺的说法,青海一役,大唐遭受了严重的干旱,本来就不宽裕的财力,在没有足够资源的情况下,想要再次打仗,已是千难万难。
虽说能够征召勇士来抵抗战争,但是这并非是一个好办法,青壮的离去将导致耕地的劳动力不足,勇士非但无法缓解饥荒,反而会加重官府的负担,加重百姓的税收。
在这种情况下,大兴战争显然是不智不智的行为,会危及到整个草原的稳定,张文瓘之所以会提出这个建议,一是因为以唐国的国力而论,没有能力同时承受两次大战。
若是千里迢迢前往辽东与新罗作战,不但会加重国库的经济负担,而且还会加重百姓的税收,令百姓衣食无忧,而新罗又是吐蕃最大的敌人,唐廷便将目光投向了吐蕃,并在边界布下了一支军队。
唐太宗时代,文成公主出藏,大唐与吐蕃之间出现了一个相对平和的局面,太宗与弃宗拿赞去世之后,吐蕃大臣卢东赞执掌吐蕃朝政,与弃宗赞看似和谐,实则暗中图谋大唐疆域。
鲁东赞去世后,其家族掌控了吐蕃,对唐人发动了一场战争,高宗时期,唐人与唐蕃交战不断,青海一战之后,唐高宗改为以攻为守。
这是从多个角度来看,当时民不聊生,财力紧张,军心涣散,大将无才,故而采用守城之策,使百姓和朝廷的压力都减少,从而使经济和土地得到发展。
改变[呲牙笑]
太好[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