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2023年一月份,国家医保局实施了新的医疗改革,现已落地实行两个月。可是,此次改革自从消息落地,便引发了民众的议论纷纷,甚至出现了集体怨声载道的现象。
现在,官方终于出面进行了解释,医保局最近发声,解释了此次职工医保改革的目的,大致上的意思就是此次的改革是向老人倾斜,对老人来说利大于弊。另外就是推进存款供给,盘活个人账户“沉睡”资金,很多人用不到这些钱,与其放在账户中沉睡,不如拿去共济其他更有需要的病人,让这些金额体现出更多的价值。
可是,对于这样的解释,不少老百姓却纷纷认为无法接受。他们认为,无论什么样的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说白了就是拿走了他们个人医保账户里的金额,进行所谓的统筹,也就是拿去填补统筹池子的实质缺口。
对于这样的操作,无异于是把私人银行存款进行回收,然后看一下有谁需要就直接给谁用,而不征求你的同意。试问一下,谁能坦然接受呢?他们认为这就是典型的先斩后奏。
老年人账户里的钱能有多少?要知道很多的老年人为了看门诊方便,平时住院的时候他们都不舍得花,可是现在却被人惦记上了,老人自己也有家人,他们和自己的家人“共济”,这样不是更合理吗?
如果说就因为是“沉睡”资金,目前用不上,就应该拿出来共济。那我想问一个问题,银行里的沉睡基金还更多,现在有多少人生活困难,多少穷人都看不起病,是否可以把那些银行里的“沉睡”资金都拿出来接济穷人?这样子的做法,银行的存款人,他们又是否能够坦然面对,坦然接受?
对此,专家也进行了回应,并作出了解释。专家认为,今年刚实施的医疗改革,个人账户额度减少确实是最明显的变化,不过在改革之后,大家大家一定要眼光放长远,这样子大家都会受益,这其中尤其是患病群众和老年人,他们受益会更多。大家必须转变一下现在的观念,必须意识到,个人账户是没办法解决看病风险的,要解决看病风险,最终还是要靠互助共济。
另外,也有专家认为,改革本就是一个大趋势,只是改革的方式不同而已,只是步子迈得大还是迈得小的问题而已。专家也承认,对于改革,最好做好宣传沟通工作,尤其要取得利益相关方的理解和支持,然后再进行改革。
我认为,医保改革是一个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事情,现在出现了越改越难,很多老百姓都觉得匪夷所思,这样的改革意义何在?这样下去,估计很多灵活就业人员以后都不敢继续缴纳了。
其实,现在不少民众的要求很简单,那就是承认考虑不周到,并且恢复还原回原来的方案,如若无法还原,那么采取相应的补作秀补救措施,补救措施有两点。第一是将民众个人医保卡里扣除的金额如数退还。另外一点,在医院门诊看病减少门槛费,甚至取消掉门槛费。
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是否同意还原回原来的方案,同意请在评论区打上“同意”二字,反对请打上“反对”二字。让更多人看到大家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