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韩国忠清北道忠州市发生了一起令人揪心的氢燃料公交车爆炸事件。12 月 23 日上午 11 点 10 分左右,在该市木港洞的一处加氢站,一辆氢能公交车在加氢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造成 3 人重伤。
据现场情况来看,爆炸发生时,一名 30 岁的充电站员工因爆炸碎片面部遭受严重伤害,50 多岁的公交车司机和另一人也未能幸免,受伤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忠州市气候能源局局长玄完浩透露,公交车完成加氢后启动,大约 10 秒后,车辆后部就发生了爆炸,幸运的是,爆炸未引发火灾,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事故发生后,当地警方和消防部门迅速行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处置,并随即展开了全面深入的调查,以尽快查明爆炸的确切原因。初步判断,氢燃料电池电堆可能是此次爆炸的根源,该电堆位于公交车后下部,是氢能公交的关键零部件。值得注意的是,据当地媒体报道,事故客车在行驶时并未出现明显异常,但自上周末以来,公交车仪表板上的 “F” 警告灯就一直亮起,这表明燃料电池已经出现问题。巴士公司高管 Yoon Yoo-seop 表示:“在检测到故障代码,并用我们的设备扫描后,现代汽车建议我们将车辆发送到现代汽车 AS 中心进行检修。” 然而,还未等车辆抵达检修中心,悲剧就已发生。
此次事故中的公交车是忠州市于 2022 年 8 月以每辆 6 亿韩元(约合人民币 300 万元)的价格购置的,该市原本计划通过引入这些清洁能源公交车,加强公共交通系统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助力城市绿色发展。但这起爆炸事故,让一切美好的愿景都蒙上了阴影。为确保公众安全,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忠州市在事故发生后当机立断,决定停止全部共 18 辆氢公交车的运营,等待彻底的安全审查结果。该市在调查期间暂时调用包租巴士,以维持公共交通的正常运转。
在全球积极推动能源转型,大力倡导绿色出行的当下,新能源公交被寄予厚望,被视为减少碳排放、改善空气质量、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利器。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更是凭借其零排放、高续航里程、加氢时间短等优势,成为众多城市发展新能源公交的重点方向之一。然而,此次事件的发生,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在技术安全性、运营维护管理以及安全标准规范等方面可能存在的漏洞和不足。
从技术安全性角度来看,氢燃料电池技术虽然具有诸多优势,但氢气的易燃易爆特性始终是一个潜在的安全隐患。尽管在车辆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会采取一系列严格的安全措施来防止氢气泄漏和爆炸,如安装氢气泄漏检测装置、采用高强度的储氢罐和管道、优化燃料电池系统的散热和防爆设计等,但在实际运行中,这些安全措施是否能够完全有效,还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和不断的技术改进。此次韩国氢能公交爆炸事故,就暴露出在燃料电池电堆的可靠性、耐久性以及故障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等方面,可能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运营维护管理方面,新能源公交车相较于传统燃油公交车,在技术复杂性和专业性上要求更高,需要一支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营维护团队来确保车辆的安全可靠运行。这包括对车辆的日常检查、保养维护、故障诊断与修复、加氢操作规范以及驾驶员的安全培训等多个环节。如果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忽或漏洞,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此次事故中,公交车在仪表板出现故障代码后,未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排查和修复,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这也反映出在运营维护管理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足。
韩国氢燃料公交车爆炸事件为全球新能源公交发展敲响了警钟。这一事件深刻地提醒我们,在追求新能源公交的环保效益和发展速度时,绝不能忽视安全这一至关重要的因素。我们必须认识到,新能源公交的安全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协作。
对于政府而言,应加强对新能源公交行业的监管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细致且完善的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从车辆的研发、生产、运营到维护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加大对新能源公交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关键技术的攻关,提高新能源公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企业作为新能源公交的生产者和运营者,要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将安全意识贯穿于生产和运营的全过程。在技术研发方面,加大投入,不断改进和完善氢燃料电池技术以及其他新能源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在运营管理方面,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响应机制,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和乘客的生命安全。
科研机构应紧密围绕新能源公交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难题,开展深入的研究和创新,为解决氢燃料电池的技术瓶颈、提高新能源公交的整体性能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社会公众也应当增强对新能源公交的认识和理解,积极关注新能源公交的发展动态,监督其安全运营,同时也要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认识到新能源公交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暂时的,是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改进来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