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强回归之作《棋士》22集结局引热议:细思极恐的留白式结局究竟表达了什么?

一朵云花开 2025-04-09 18:12:02

当《棋士》第22集的最后一颗棋子落下,屏幕前的许多观众或许和我一样,心中五味杂陈,久久无法平静。

这部剧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人性探讨,尤其是那个充满留白、引人深思的大结局,无疑成为了今年荧屏上一道难以忘怀的风景线。

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犯罪与追捕的故事,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在困境中的挣扎、选择与沉沦。

故事的主角崔业,原本只是一位平凡的围棋老师,生活虽不富裕,却也平静。

命运的棋盘上,一颗突如其来的棋子彻底打乱了他的生活节奏。

儿子炎炎被诊断出重病,高昂的医疗费用如同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

微薄的收入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巨大的鸿沟,将他逼到了悬崖边缘。

生活的重压像催化剂,加速了崔业内心深处某些东西的质变。

他不再是那个只懂得黑白分明、棋盘规则的老师。

为了筹集医药费,他内心的天平开始倾斜,善良的底线逐渐模糊。

从最初被卷入事件时的被动,到后来主动策划布局,他的眼神变得越来越锐利,曾经的老实木讷被一种深藏的缜密和狠厉所取代。

这个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一次次的选择和挣扎中,在欲望的驱动下,一步步滑向深渊。

崔业的犯罪过程,充满了围棋般的算计与布局。

他深谙“布局”、“打劫”、“弃子”之道,并将这些战术巧妙地运用到现实的犯罪策划中。

为了补足儿子的医药费,他再次将昔日有过交集的夏生拉下水,又招募了危险人物一只耳,目标直指放高利贷的大佬易叔。

他精心设计,利用保险箱异响引诱易叔,随后指挥一只耳和夏生上演了一出更换问题保险箱的戏码。

紧接着,他又利用易叔的花粉过敏制造混乱,让夏生趁机潜入,成功盗取了装满欠条的保险箱。

整个“黑吃黑”的计划看似周密,环环相扣。

棋局的变化往往出人意料。

崔业千算万算,却漏算了人心叵测,尤其是“一只耳”这颗不受控制的棋子。

在与崔业汇合的路上,一只耳为了独吞利益,残忍地对夏生下了手。

尽管夏生凭借机警和搏斗暂时占据上风,最终却意外惨死于车轮之下。

夏生的死,并非崔业的本意,却成了他计划中无法挽回的变数。

更糟糕的是,一只耳不仅杀害了夏生,还绑架了崔业的妻子淑华和儿子炎炎,以此要挟崔业用钱赎人。

此刻的崔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绝境:孤立无援,既要从高利贷手中拿到钱,又要从一只耳手中救出妻儿。

在这场复杂的猫鼠游戏中,崔业与身为刑警队长的哥哥崔伟之间的较量也贯穿始终。

崔伟凭借警察的直觉,早已对弟弟日益起疑。

从炎炎身上的狼牙项链,到邱嘉雯手中的相机,线索一点点指向崔业与银行劫案的关联。

崔伟甚至设下圈套,利用伪造的现场照片和匿名短信引诱崔业,试图在冲洗店守株待兔。

虽然崔业侥幸躲过一劫,但秦晓铭尸体的意外发现,彻底证实了崔伟的猜想,将崔业逼入了死角。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崔业并未选择逃避或隐藏。

他将计就计,把警方的力量也纳入了自己的棋局。

他故意打电话给家里,留下信息引导崔伟去营救淑华和炎炎。

随后,他孤身与易叔谈判,约定在火车上交易。

拿到钱后,他巧妙地利用警方盯梢的车辆脱身,最终成功带着钱款赶往解救妻儿的矿道。

矿道中的决战惊心动魄,崔伟与一只耳搏斗中枪,崔业及时赶到。

他先掩护妻儿离开,然后用点燃的钱款作为武器,与一只耳同归于尽,结束了这场罪恶的棋局。

最终,崔业背着受伤的哥哥走出矿道,选择了自首。

许多观众会将《棋士》与经典的《绝命毒师》进行比较,两者在人物关系上确有相似之处,都描绘了普通人走向犯罪道路的过程。

但细究之下,两部剧的内核与气质截然不同。

《绝命毒师》更侧重于高智商犯罪的细节和戏剧张力,而《棋士》则更像一部充满东方哲学意味的年代剧,它借用围棋这一载体,深入探讨了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人性的混沌与挣扎。

围棋的黑白世界与人心的灰色地带相互映照,呈现出独特的韵味。

《棋士》的叙事节奏也颇具特色,如同棋局的不同阶段。

开篇即是高能,五条人命的悬案迅速将观众带入崔业的困局,节奏紧张,尺度大胆。

进入中盘,随着崔业与崔伟的猫鼠游戏展开,剧情节奏虽有所放缓,但每一次的波折和变局都至关重要,将所有人物都卷入这场命运的棋局。

手术室换人的高潮戏份更是将紧张感推向顶峰,随后剧情高速奔向结局。

收官阶段,棋风最为激烈,崔业与各方势力的最终对决,信息量巨大,反转不断,令人屏息。

这部剧的成功,离不开演员们精湛的表演。

王宝强阔别电视剧领域12年的回归,无疑是最大的看点。

他彻底颠覆了以往观众熟悉的“傻根”或喜剧形象,塑造了一个内心复杂、充满层次感的反派崔业。

从最初的老实木讷,到被逼无奈下的狠厉,再到后期策划犯罪时的缜密与冷酷,王宝强将人物在欲望与良知间的挣扎刻画得入木三分。

尤其是在结局部分的两场戏,堪称其演技的封神时刻。

一场是险些失手掐死妻子高淑华的戏,从暴怒失控到惊恐懊悔,再到最后那句“最后一次”的自我麻痹,情绪的转换和爆发力十足。

另一场则是在铁路上拿到钱后的独角戏,短短二十秒内,他从紧张到狂喜,再到悲从中来的落泪,情绪层层递进,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演员真正的实力。

除了王宝强,其他演员的表现同样出彩。

陈明昊饰演的哥哥崔伟,既有刑警的敏锐和正义感,也带着对弟弟复杂的情感和血脉中的控制欲。

他在得知真相后扇自己耳光的那场戏,将内心的懊恼、痛苦与崩溃演绎得淋漓尽致。

张宁浩饰演的一只耳,虽然戏份集中在后半段,却成功塑造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反派形象,他身上那股病态的邪气和突如其来的暴力,让观众心惊胆战。

陈永胜饰演的夏生,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个角色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坏人,他有胆怯、有贪婪,但骨子里却保留着一丝善良和对兄弟的情谊。

陈永胜的表演赋予了角色一种野生、呆萌却又带着狠劲的特质,让观众对这个悲剧性的小人物充满了同情。

此外,李乃文饰演的王红羽、王智饰演的高淑华等,都贡献了精彩的表演,共同构筑了这部剧扎实的人物群像。

《棋士》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讲述了一个多么离奇的犯罪故事,更在于它对人性的深度挖掘。

剧集并未简单地将人物划分为非黑即白的阵营,而是着力展现人性的灰色地带。

崔业的堕落,固然有其自身的性格因素和选择,但也离不开外部环境的重压。

当一个原本善良有底线的人,面对亲人的重病和现实的绝境时,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这正是剧集抛给观众的深刻命题。

剧中其他角色的命运也令人唏嘘。

被哥哥换了命的夏生,最终还是难逃悲惨的结局;精于算计的王红羽,最终也死于他人的算计之中;崔业那个认真学棋的学生,因为家庭变故而无法继续学棋。

这些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共同谱写了一曲时代洪流下小人物的悲歌。

剧集通过这些个体命运,折射出更广泛的社会现实问题,比如底层民众的生存困境,以及疾病、贫困对人性的严峻考验。

“落子无悔”,这是崔业常说的一句话,也是贯穿全剧的核心理念。

人生如棋,每一步选择都可能影响最终的结局,一旦落子,便再无反悔的余地。

崔业真的有选择吗?

在那个特定的情境下,面对儿子的生命和家庭的未来,他似乎被命运逼到了无路可走的境地。

他的选择是自食其果,但也充满了无奈和悲剧色彩。

最终,崔业以自我牺牲的方式,为这场命运的棋局画上了句号。

他入狱服刑,哥哥崔伟似乎接手了他的部分责任,帮助炎炎治病,孩子甚至拿到了少儿围棋比赛的冠军。

淑华在探监时那深深的一躬,以及全剧最后一个落在崔业裤子上的镜头,都充满了未言明的意味。

那笔消失的钱款,究竟是彻底烧毁,还是被崔业以某种方式留下,成为了一个开放式的谜题。

这个充满留白的结局,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却留下了无尽的思考空间。

它让我们反思,在人生的棋盘上,我们该如何落子?

面对困境和诱惑,我们又该如何坚守内心的底线?

或许,这正是《棋士》这部剧想要带给我们的,最有回味的地方。

那么,对于崔业最后的选择和那个留白的结局,你又是如何理解的呢?

0 阅读:300
评论列表
  • 2025-04-10 00:05

    钱留下来了,给崔炎高治病。崔伟转业当老板,很好的掩盖了这笔款的去处。崔业的牺牲换来了儿子重新站起来的希望。虽然儿子依然无法释怀,但淑华那一鞠躬就是感恩崔业的牺牲。

一朵云花开

简介:一朵云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