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的三个境界

陨落在此地质学 2024-04-17 20:14:46

科学研究的三个境界。

(1)跨界研究:钱学森是搞火箭的,他却提出了“表层地质学”,这对于那些开口闭口“岩浆来自上地幔”的地质学工作者来说,无异于醍醐灌顶!

钱学森

(2)交叉研究:侯德封是研究地质学的,他却提出了“核子地质学”,这无疑是要用“核物理”解决地质学问题。

侯德封

(3)创新研究:张海亭提出了“陨落地质学”,主张小行星俯冲、撞击是地质变化的动力,认为岩石和矿物是冲击波层流里高速流动的物质裂解的金属氢聚合形成的。

张海亭

显然,地质学工作者应该抬头看天,用量子力学研究地质构造。

小行星俯冲瞬间高速流动的物质裂解为金属氢,金属氢聚合形成新元素时伴生电磁波——能量

事实上,地球以外的行星也经常发生互相撞击的事情,却不会发生所谓的“板块运动”!

1994年7月彗星撞击木星

附:陨落地质学理论

0 阅读:0

陨落在此地质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