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落地质学演义(第七回)

陨落在此地质学 2024-04-21 19:46:47

#陨落地质学#第七回

张伯声创立波浪镶嵌构造

刘东生提出新黄土风成说

张伯声

张伯声创立了波浪镶嵌构造学说,波浪镶嵌构造学说是解释地壳构造与地壳运动的一种假说,它以地壳目前的构造地貌为研究向导,运用波浪运动的理论对地壳的构造发展进行历史和现状的解释。初步提出一些近乎规律性的看法,以期对生产实践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使该学说逐步地接近于地壳运动的客观实际。该学说被誉为中国五大地质构造学派之一,世界地质学界将其称为“盛开在地质科学园地里的奇葩”,这是张伯声对地球科学最重要的贡献。

张伯声在考察黄河时还发现了黄土线,提出了“黄土水成说”。

刘东生

20世纪50年代起,刘东生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考察,总体摸清了黄土地层的分带规律、接触关系和中国黄土的空间分布情况;随后一个时期,刘东生又通过组织实施黄土高原十条纵横大断面等的一系列调查,探明了黄土区域地层特点、沉积学特征的空间变化、化学组成和矿物学组成情况,提出了从粉尘搬运、沉积过程到后生演化的一整套黄土“新风成学说”,一举将风成沉积作用从黄土高原顶部黄土层拓展到了整个黄土序列,试图平息困扰国际学术界100多年的黄土“风成论”与“水成论”纷争,并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植被重建以及东部沙地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理论指导作用。

显然,张伯声与刘东生对黄土的成因持有不同见解,这是地质学长期处于叙述层面的必然结果。

黄土高原

事实上,小行星俯冲、撞击是地质变化的动力,黄土是冲击波层流里高速流动的物质裂解的金属氢聚合的二氧化硅、硅氧四面体混合少量磁铁矿形成的;而红土(红层)是硅氧四面体混合铁红形成的。

小行星俯冲带的红土

附:陨落地质学理论

0 阅读:0

陨落在此地质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