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档案室:06年徐泽宪为何将球队迁到西安?他究竟有多无奈?

爱上小老弟 2025-01-30 10:26:31

02年上海足坛显得热闹无比,甲A终于有了首次沪上德比。

徐泽宪掌舵的上海国际队势头猛烈,居然在联赛中主客场赢下老牌豪门上海申花。

当时很多人惊呼:上海滩改朝换代了!

然而好景不长,自03赛季国际队战绩开始下滑,重新被申花压制。

06年1月10日,国际队宣布球队西迁,上海滩德比落幕。

当初徐泽宪信誓旦旦要将国际队打造成上海滩新老大,为何几年后却黯然离场?

一、股权变更,没钱寸步难行1.中远置业被收购

都知道国际队投资方是中远置业,中远置业则隶属于中远集团。

但在04年底,中远集团为了加强航运主业决定开展战略调整。

中远置业在这种背景下被转让给印尼三林集团。

此举带来的后果是上海国际队从财大气粗沦落为资金匮乏。

徐泽宪虽然爱足球,也愿意花钱,但兜里没钱让他苦不堪言。

为解决生存问题,徐泽宪只能另谋出路。

05年2月,永大集团宣布收购国际队。

许作名担任董事长,但他跟老徐风格完全不同,上任初便表示:我不是球迷,不会不顾一切投入。

而整个05赛季,球队预算仅4000万,目标保六争三。

但明眼人都清楚,这点钱跟前几年相差甚远,目标很难实现。

果然最终上海国际仅获联赛第八,更是被申花压得喘不过气。

上海虽繁荣,但国际队显然格格不入,此时西安却……

2.热情地西安

在中远置业被收购后,徐泽宪将房地产生意做到了陕西,西迁便有了基础。

陕西作为西部大省,球市向来火爆。

当年陕西国力被誉为西北狼,主场那是相当炸裂。

然而在国力队消失后,球市便长期陷入真空状态,陕西非常渴望重现辉煌。

为此陕西方面支持力度很大,若球队过来陕西竞技体育训练中心随便用。

中心占地几百亩,有八块标准训练场,离主场车程仅20分钟。

与之相反的是,上海金桥基地使用权即将到期,未来如何态度模糊。

3.为项目造势

作为外来者,徐泽宪急需为自己的房地产项目造势,要让陕西人都知道。

那么足球便是最佳渠道,既能缓解陕西人对足球的渴望,也能快速打响名号。

这对项目的推动有着巨大积极作用。

此外,西安西夏房地产公司也收购了国际队47%的股份,他们也迫切希望球队能在西安踢中超。

印象中当时西安方面表示,球队过来后赞助商不是问题,难道一个省还养不活一支中超球队?

06赛季国际队在西安首次亮相居然吸引5万球迷,这待遇在上海绝不可能。

无论球场内还是球场外,陕西对国际队的支持远大于上海,完全没有可比性。

二、在上海,徐泽宪得不到支持1.买买买,却买不来认可

当年徐泽宪那套其实跟后来许老板的手段如出一辙,无非是“买买买”。

但两者不同之处在于许老板目标分散,而老徐盯着申花薅羊毛。

申思、祁宏、吴承瑛、成耀东等人,哪个不是曾经申花的门面?

结果呢?

全都改换门庭,被金元炸弹一个个炸得晕头转向。

国际队借此实力大增,而申花则元气大伤只能靠有线02那批小球员。

正因此,两队关系很紧张,国际队是踩着申花往上爬。

但在这件事上,徐泽宪显然想错了,申花在上海的根基绝非挖几个球员能改变。

楼世芳后来曾描述过:03年7月,也就是第三场德比。虽然国际赢了,但徐泽宪发现主场成了客场。所有球迷都在为申花加油鼓劲,而老徐的待遇则是矿泉水瓶。

徐泽宪只能感叹:申花在这座城市中的地位太根深蒂固了。

当时中远球员、后来主帅成耀东同样很清楚,在西迁时说道:申花真是无法取代。

说白了,徐泽宪用金钱开道的手段虽有效却不高明,甚至容易遭人唾弃。

完全是一副暴发户模样,没有自己培养的球员是终究得不到球迷支持的。

2.内部外部,无人支持

印尼三林接手前,徐泽宪说话管用。

因此热爱足球的他才能不断在市场上祭出大手笔。

随着印尼三林接手,又委身永大集团的国际队只为活下去,哪还有往日风光?

祁宏、申思、江津等主力纷纷离开,永大对此毫不在意。

因为他们一走,能节省大量薪资空间,正是永大求之不得之事。

前后反差如此之大,说明徐泽宪此前的金源策略被抛弃。

失去话语权的徐泽宪只能默默忍受,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内部反对声频发,外部同样被孤立。

申花作为根正苗红的球队,向来能得到很多方面支持。

包括申花的股东都是国企,这种背景远非徐泽宪这种私企能比。

当年G7事件中,申花和国际的立场截然相反,也能说明双方管理层想法的不同。

你说,上海会支持谁?

当然,徐泽宪若是能支撑到06年,或许情况又会不一样了,但假设永远是假设。

除此之外,05年上海中邦的加入让一个城市同时拥有三支中超球队,进一步压缩国际队生存空间。

上海虽然是经济龙头,但这种足球密度显然不合理也不科学。

改变不了申花,只能逼迫自己学会改变。

所以西迁陕西势在必行,上海已经没有国际队容身之处。

三、无可奈何花落去

去西安对徐泽宪是痛苦的,同样对于不少球员也是如此。

当时听到西迁传闻,不少上海籍球员反应相当强烈,甚至提出通过罢训反对。

还有主力表示,如果西迁就提出转会。

徐泽宪又怎么会不明白呢?

当时有人劝他卖了球队套现退出,或许还能东山再起。

但老徐没同意,因为他太爱足球了,他还想坚持下去。

西迁可以说是种失败,但何尝不是一种悲壮呢?

球员们嘴上反对,冷静下来后又岂会不知胳膊永远拗不过大腿?

自上而下的无奈是最佳写照。

只是徐泽宪终究还是小瞧了足球,在06年底有消息称他已将球队卖掉,并且交易已经完成,只是买家暂未浮出水面。

07年1月30日,西安浐灞国际足球俱乐部正式变更为陕西宝荣浐灞足球俱乐部。

2月27日球队正式在西安揭牌,宝荣投资有限公司成为大股东,同时球队注册地也改成了陕西足协。

自这一刻起,球队跟上海再无半点瓜葛。

别怪徐泽宪,他没得选,时至今日球队早已撑不下去……

听闻徐泽宪曾对朋友坦言:不搞足球了,干不下去了。

朋友安慰“卷土重来”,徐泽宪却只能深深叹口气……

四、尾声

有人曾回忆,02-03年时徐泽宪豪言:打造百年俱乐部。

那是何等意气风发,只是人算不如天算。

即便在卖掉球队时,也曾打算在合同中设置一个“收回条款”,只是遭遇买家拒绝。

徐泽宪确实很喜欢足球,这一点毋庸置疑。

倘若03赛季国际队登顶,或许他的结局又是另一种剧情。

后来当他知道心血毁于几个球员后,暴怒和无力自然也能被理解了。

有时候搞足球需要一点运气,但显然徐泽宪并没拥有。

1 阅读:518
评论列表
  • 2025-01-30 16:04

    在上海敢和申花叫板的球队,只能是必亡!丧岗也是如此!

    用户10xxx37 回复:
    码头乡巴子急了[呲牙笑]
    用户10xxx68 回复: 用户10xxx37
    听你说话,一种智商上的优越感油然而生。
  • 2025-01-30 22:18

    合并,上海申花海港足球俱乐部

爱上小老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