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节烟花“松绑”,年味与安全如何双赢?
春节渐近,空气中的年味愈发浓郁,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在众多春节传统里,放烟花爆竹堪称“气氛担当”,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热闹的期待,是年味的重要象征。然而过去,各地推行“禁放令”,过年的烟火气一下淡了不少。每到春节,放不放烟花、在哪放、啥时候放,都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今年,画风突变,多地政策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从“禁放”改成“限放”,这消息一传出,网上瞬间沸腾,大家纷纷感慨:“终于找回过年的感觉了!”
为啥会出现“禁改限”呢?这背后的原因可不少。以前禁放,主要是出于安全和环保考虑。燃放烟花爆竹容易引发火灾,每年都有不少因烟花爆竹引发的火灾事故,经济损失不小。而且,燃放后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空气质量影响很大。但随着时间推移,大家越来越怀念烟花爆竹带来的年味,“解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于是,各地开始探索“禁改限”,寻找传统习俗与现代安全、环保要求之间的平衡。
就拿郑州来说,去年市民过了个“安静年”,少了烟花爆竹的响声,年味似乎也打了折扣。今年政策调整,1月28日(除夕)早上7点到1月29日(正月初一)凌晨1点,以及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五,每天早上7点到晚上11点可以燃放。虽说能放烟花了,可这时间限制,让不少人觉得不尽兴,网友吐槽:“放个烟花跟打仗似的,还得盯着时间。”
辽宁丹东这次的政策很贴心。从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三)到2月13日(农历正月十六),每天8点到22点都能放,除夕、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更是全天不限时。除夕夜里,一家人围坐看烟花,年味直接拉满!不过,除了这几天,其他时间还是有限制,有人就盼着能再多几天不限时燃放。
广东东莞的政策有点“抠门”,仅在寮步镇、大岭山镇等9个镇区的部分区域放开,时间限定在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全天,以及正月初二到正月十五的早上6点到晚上11点。不在这些区域的居民只能干瞪眼,看着别人放烟花,心里别提多失落了。
南京为了安全,采取集中燃放,在全市非禁放区设了20个引导性集中燃放点,从2025年1月28日(农历除夕)持续到2月12日(正月十五)。虽说降低了安全风险,可有人觉得,大家挤在一块放烟花,少了自家门口放烟花的自在。
昆明的政策堪称“超长待机”,5个主城区和3个开发(度假)区从1月19日(腊月二十)到2月12日(正月十五),足足25天都能放。不过,学校、医院、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附近还是禁放区,市民享受欢乐时,也得注意安全。
在我看来,“禁改限”是个好开始,但还能更完善。未来政策可以更灵活,根据不同地区实际情况,适当放宽时间和区域限制。同时,加大安全知识宣传,让大家既能享受烟花带来的欢乐,又能保障安全。这样,传统习俗才能在现代社会中延续,春节也能更热闹、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