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靠边站,“补肾第一”要数它!一剂中医方,补尽肝肾之虚

名医在线网 2024-12-27 11:08:29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每年一到秋冬,大家的身体就会爆发各种各样的小毛病。

整个人非常困倦无力,昏昏沉沉;身体虚,动不动就上火;常感觉腰酸、头晕,什么也不想干!

俗话说“秋养肺、冬养肾”。

肾喜润恶燥,秋冬是燥邪的“天下”,肾气会因此急转直下,甚至引起高血压肾!

别不把肾虚放心上,肾不好对糖尿病、高血压,甚至肿瘤都有影响!

所以,这段时间建议大家好好补补肾,别把身体的底子搞坏了。

韭菜不补肾,第一竟是它

从中医角度上讲,韭菜一直都有入药的传统。

但可不是大家常吃的韭菜叶子,入药的是韭菜籽。

这个韭菜籽是黑色的,和大部分黑色的种子一样,可以入肝、肾经,有一定的温补肝肾、温阳功效。

而韭菜叶子主要是热性在起作用,它的功效不是把肾补强壮了,而是帮助驱除了肾中寒气,让本该正常的功能正常化,这跟大众理解中的补肾还是有所差异的。

相比于韭菜,许多中医眼中的补肾第一名是茱萸。

茱萸能温暖肝经,散寒助阳的效果非常强。

在传染病肆虐的古代,人们认为它能“辟除恶气,令人长寿”,称之为“辟邪翁”。

茱萸在药用上主要有两类,分别是吴茱萸和山茱萸。

吴茱萸,辛苦热,主补阳,且所补之阳,能暖肝胃,加上其辛开苦降,故能开胸腹之郁结,温阳散寒,得“久寒必用吴茱萸”之誉。又能降肾中之浊阴,排水下出,浊阴降则阳气升,能引火归源。

山茱萸,性微温而酸涩,能将人开散过度的肝气聚拢,并提供资源给与其同源的肾,阴耗能滋阴,阳虚能益阳,就算大汗虚脱,用其急煮水喝,也能救人于须臾。且因其益肝益肾,有藏血养血,舒筋利腰腿,逐寒湿痹之功。

二味合用,吴茱萸助阳温中,暖肝泄肾;山茱萸阴阳并补,聚肝气拢津液。

共补肝肾之虚,逐外来之寒湿邪气。

一个巧用茱萸的补肾名方

茱萸补肾效果好,明代医家方贤著就以此为主药,开了一个流传千年的补肾良方——吴茱萸丸。

组成:吴茱萸、山茱萸、细辛、白茯苓、独活、木香、酒牛膝、石斛、酒萆薢,各15g;炮附子、川芎,各30g。

吴茱萸山茱萸打好基础后,其它多味中药添砖加瓦来治病:

细辛,辛温,既能外散风寒,又能内祛阴寒与经络留湿;

白茯苓,淡苦、甘,能健脾利湿宁心,可从根源上防汗之出;

独活,苦辛、温,善祛风,又除湿,是治风湿麻木疼痛要药;

木香,辛温,能调肝气,健脾气,行胃肠中的怠气,配茯苓更增行气利水之妙;

酒牛膝,苦、寒,能活血祛瘀、滋阴养血;

石斛,甘凉,具有滋阴润燥、益气生津的功效;

酒萆薢,苦辛、温,入肝,能理风与筋之病,且其尚有利湿去浊之妙,能除体内多余水湿,善治腰膝痹痛,筋脉关节屈伸不利;

附子,补火助阳而益心脾肾,与吴茱萸同为引火归元佳药,可让全身上下的能量平衡,并让下焦温暖起来;

川芎,能入肝活血,血行风自灭,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种让风惧怕的气度,与独活、细辛配,温通经络五脏,活血祛风除湿而止痛。

多味调肝和胃,宁心固肾,助阳气充足,除五脏经络肌肉留滞之湿,驱入侵之风,共治恶风多汗,面色浮肿,腰膝疼痛,形色憔悴等。

全方水煎,加适量盐,分三次送服。

1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