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战役中为美军服务的韩国翻译李钟延,战后移民美国成为律师

迪尔爱说史 2024-03-20 06:59:36

笔者曾在前文《长津湖战役中的韩国兵》一文中,提到战役中给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5团团长雷蒙德·默里中校充当翻译兼联络官的韩国人李钟延的简短事迹,今天就来水一水,更详细地介绍下这个大历史中的小人物的具体经历。

晚年参加宣讲活动的李钟延

李钟延(이종연),1928年出生于半岛北部一户地主家庭,据说其祖上还有两班贵族血统。半岛光复后,李钟延的父亲似乎被抓起来枪毙了,他和母亲则被迫越过三八线逃到南韩居住。靠着自己的努力,李钟延在1949年考入高丽大学韩国文学系,还因为成绩优异得到了学校里颁发的奖学金,母子俩在生活上算是有了着落。

1950年6月25日,李钟延正在读大二时,朝鲜战争突然爆发,李钟延的母亲希望孩子待在汉城陪着她,但同时又捕风捉影地说了人民军很多坏话,还告诫儿子不要加入人民军。李钟延虽然是个孝顺儿子,但也知道待在汉城会十分危险,于是说服母亲离开汉城,一起到位于全罗南道光州的同学郑河泽家避难。

抵达光州后,还没等母子俩坐下来休息,又传来人民军继续猛烈前进的消息,李钟延和母亲只好跟着逃难的人群继续南下,一直逃到木浦半岛,然后坐渡轮撤退到釜山。但由于跑到釜山的人实在太多,把这个原本只有30万人口的小港口挤成130多万人口的沙丁鱼罐头,很多人吃饭都成问题,李氏母子二人只好又返回正处在交战前线的大邱市暂住。此时,李钟延手中的钱也快花完了,他不得不穿着破洞的衣服,每天到街上去捡垃圾堆中的残羹冷炙吃。

抵达韩国的美军陆战队

就在这绝望关头,有一天,李钟延在大邱市中心闲逛时,突然看到一则招募广告,原来美军陆战队的一个旅已经抵达韩国,在昌宁岭战役中击退了人民军第4师团,接着又准备招募10名韩语翻译,准备用于对仁川的远征。李钟延虽然读的是韩国文学系,但他本身对英语也很感兴趣,每周三都要去德寿教堂参加传教士梅布尔·根索尔(Mabel Gensol)开设的英语培训班,加上高丽大学要求每个学生都进修英语课,所以他的英语口语水平非常好。

替美国海军陆战队选拔翻译官的是毕业于日本大阪大学英语系的林善河上校,李钟延很轻松就通过了他的口试环节,并被派往新组建的陆战1师服役。据他回忆,当时通过考试的翻译官中,有三人是汉城大学学生,三人是延世大学学生,三人是高丽大学学生,这三所大学便是当今韩国四大顶尖高校中的三所,可见高学历在乱世中确实有用。不过由于时间紧迫,翻译官们虽然被授予中尉军衔,但没有接受任何军事训练,也被告知不在韩军正式编制中。

负责招募翻译的林善河上校

据李钟延回忆,他专门为之效力的美陆战5团团长雷蒙德·默里中校性格随和、作战英勇,对于他这样的韩国服务人员都非常友善。他后来还遇到了美陆战1师师长、号称学者将军的史密斯少将,发现对方也同样是个温和友善的人。在史密斯将军和默里中校的指挥下,李钟延跟随陆战5团从洛东江一直打到仁川,仁川登陆作战成功后,他又被调到师部情报二处(G-2),并与分别了一个月的母亲重新团聚。

1950年10月11日,美陆战5团离开仁川港,开始参与半岛东北部地区,李钟延在告别母亲后自然也随军前往。不过由于预定要登陆元山港口内布满水雷,美军直到10月25日才得以上岸。11月2日,继续向北推进的陆战队开始与志愿军各部陆续交火,当志愿军炸毁了长津水库上的水门桥时,史密斯将军才意识到他们已经落入中国军队设下的巨大包围圈之中,为了求得生存,他开始下令在师部所在的下碣里修建简易机场,并着手修复水门桥。

李钟延(红圈者)

​在这期间,李钟延则忙着配合美国驻军及当地维持会,经常召集当地居民代表开会,向他们宣传美军的政策,并从居民代表中收集有用的信息。当地居民也确实非常合作,向美军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情报,这一切得归功于李钟延,他虽然当时只是个22岁的毛头小伙,但却告诫默里中校,说占领军不应给当地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因为当地地处偏僻,绝大部分当地人一辈子都没见过白人,所以当白人带着各种威力强大的武器造访时,他们都感到非常害怕。

在现存的一段视频资料中,李钟延正在给美军军官做翻译,一位被美军选为维持会官员的当地人还站在他前面发表了亲美演说,但他已不记得此人的名字。待围观人群逐渐散去后,李钟延又走近站在人群前面的下碣里年长村长,并与他进行了亲切交谈。李钟延后来回忆说,他发觉这个村长身材高大、皮肤白皙,与普通的南韩男人长得很不一样,联想到这里是朝鲜世宗时期才被吞并的领土,他猜想当地人身上应该还残留着不少女真族的血脉。

下碣里村村长(蓝圈者)

由于美军在修建机场、建造营地和搬运物资时愿意支付高额工资,所以下碣里的很多居民都来申请做这份工作,甚至还有一些胆大包天者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充当美国人的侦探,到四周去搜集关于志愿军动向的情报。靠着这些冒险者的情报,美国人终于获悉,志愿军将在11月28日半夜攻击下碣里,所以当志愿军发起攻击时,才发现美军早有准备。12月4日,在会合了从柳潭里突围的陆战5团和陆战7团后,美陆战1师决定撤出下碣里。

撤退途中,有50名韩国补充兵被交给李钟延指挥,他们是美军第7步兵师31团的800多名韩国补充兵中的幸存者,现在主要负责押送战俘和就近搜索,前几年才去世的韩军老兵郑俊元,就是其中一员。李钟延还自称,在撤出下碣里途中,他所押送的志愿军俘虏突然趁乱集体逃跑,当时全部韩国补充兵都看着他,就等着他下达命令后射击了,但李钟延最终没有下令开枪,这也导致有一半志愿军俘虏得以逃脱,笔者这里无法验证李钟延说法的真实性,只能予以转述。

跟随美韩军撤退的难民

最终,这50名韩国补充兵全部跟着李钟延安全撤到长津湖水库,他事后评价这些补充兵作战非常英勇,而不是像后来美国人出版的朝鲜战争史中所说的那样是一群只会帮倒忙的乌合之众。跟着他们后面的,还有几万当地难民,他们中有的是基督教教徒,有的是曾拿过美元的人,有的是之前潜伏的右翼民众,还有的纯粹是一些靠美韩军蹭饭吃的无家可归者。美军担心其中混有人民军特工,便强行命令他们必须走在军队的后面。

​善良的李钟延很担心难民们的安全,经常会抽空去看望他们,在发现很多难民因中流弹而死伤后,他忍不住流下了眼泪。12月11日凌晨2点30分,美军在全部撤过水门桥后,为阻止志愿军继续追击,又将刚刚修复的水门桥炸毁,很多走在后面的难民因此也无法再继续前进,只好含泪返回已是废墟的家乡。李钟延后来也得知,来自下碣里及其周边地区的难民,绝大部分都没能登上美韩军在兴南港疏散难民的船只。

兴南港等待撤退的难民

李钟延跟着美韩军撤出兴南港后,继续留在陆战1师当翻译,并一直工作到战争结束。战后,李钟延被晋升为上尉,并被分配到陆军军事学院工作,不过他觉得留在当时一穷二白的韩国已经没啥前途了,便考取了耶鲁大学的专项奖学金,借此机会带着老母亲移民美国。在从耶鲁大学政治学系毕业后,李钟延顺利地留在本校法学院工作,同时也成为一名兼职律师,此后一直在美国工作长达40余年。​

​20世纪80年代末,已经退休的李钟延积极参与组建了名为“长津湖退伍军人俱乐部”的组织,通过其所掌握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战史来欢迎韩国补充兵和韩国野战警察在长津湖战役中的经历。进入21世纪,等年迈的母亲去世后,他又返回韩国故乡,担任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咨询律师,同时继续参与战争退役军人的活动。

几经波折终于被发现的李钟延照片

不过,由于并非是韩军编制内人员,事迹未被记录于美韩军档案,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美国及韩国国内的退役老兵及研究者都很怀疑李钟延是否真参加了长津湖战役,并要求他提供当时的个人照片(因为那段视频资料并不清晰),对此拿不出照片的李钟延也是无可奈何。直到几年前,韩国一名战史研究者偶然从美国作家马丁·拉斯(Martin Russ)撰写的小说《突围》找到了李钟延的清晰半身照片,才最终确认了其身份,还尚在人世的李钟延得知这个消息,自然非常高兴。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