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民国时期河南本地的军阀,稍微有点了解的同学都知道,这些人最早都是当过土匪的,而能实现从土匪到军阀的转变,不是很有本事,就是很会找靠山。笔者这回要介绍的河南南阳军阀、北伐军第42军军长马文德,就属于后者,由于他当军阀后捞钱太猛,以至于当时南阳本地老百姓评论说,这人一当官就变坏了,比当土匪时还要坏。
民国时期的河南土匪
马文德,号子修,1880年出生于河南南阳,家里是开染坊的,但一年忙到头也赚不到几个钱。正好乡里有个干黑社会的“乡贤”张某是马文德父亲的老朋友,不想在染坊忙活的马文德于是跑到张某那里当了一个马仔。有一次,张某让马文德干掉自己一个出轨的小妾,而老实又缺乏社会经验的马文德居然真的这样干了。跟小妾私通的那人其实也是干黑社会的,为了替情人报仇便一直盯着马文德的下落,没办法,为了活命马文德只好离开家乡。
此时正值清朝末年,豫西伏牛山区作为著名的老少边穷山恶水地区,治安状况每况愈下,各路盗贼群雄并起,马文德也与刘天增、姜五、姜七等六名亡命之徒混在一起,专门到地主家抢劫、绑架有钱人家的亲戚勒索财物。不过,在这七人中,马文德的名声却相对最好,一是因为他从不侵犯妇女,二是因为他讲话一直很和气,总是把“绑架是为了要他的钱,不是要他的命”挂在嘴边,很多被绑架的人回去后也都夸奖说,马爷真是盗亦有道!
马文德在南阳本地的土匪中逐渐混出名气后,当地官府便把他看作是本地最大祸害,先是查抄了他家的染坊,马文德的哥哥马成德也被打死在狱中。接着官府又调动当地驻军一个标(相当于一个连)去围剿马文德,并将其与弟兄们成功围堵在山谷里。眼看马文德这帮人枪法很好,贸然强攻会伤亡很大,清军标统便改称可以收编他们。
马文德因为在山谷中也没什么可吃的了,只好带着弟兄们向清军投降了。当清军带着马文德一伙人走到石桥镇时,决定就地生火做饭,并让马文德去煮大烟。正当马文德干得津津有味的时候,一个平日里对他很尊敬的士兵在他身边突然喊了句:“还没起吗?”这个“起”是南阳本地土匪之间的黑话,本意是大烟煮好后把大烟拿出来,这里则暗指“你还没跑啊?”马文德当然听得懂这句黑话,于是马上借口要小便,从而逃过一劫,而其他六人后来都丢了性命。
大侠客王天纵
马文德这次一路跑到杨山,投奔了黑白道通吃的绿林大侠客王天纵的队伍。王天纵也是革命团体同盟会的成员,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他立即率绿林好汉们在鄂陕一带举兵,自称丁部大将军。马文德在王天纵手下也当了个小头目,跟着王天纵攻占了老家南阳。袁世凯当上民国大总统后,开始招安各地抗清义军,王天纵也接受了招安,被调到北京当稽查长去了,马文德则被封了个两路巡防统领(团级干部),奉命带着两个营的弟兄镇守南阳淅川县。
有句俗话说的后,人一旦有了权力就会变坏,而像马文德这种没什么文化的土匪就更不例外了,他当上北洋军的巡防统领后,对内克扣官兵薪饷,对外敲诈勒索老百姓,把身边里里外外人都得罪了个遍。正巧这会儿因为袁世凯搞帝制复辟,作为革命人士的王天纵准备发动反袁起义,并派人来联络马文德一起起兵。但马文德已经享受了在北洋军当官带来的经济上的好处,又怎么肯轻易放弃这些福利,所以他装作假装答应,实际上却没有什么行动。
马文德或许能为自己一时的小聪明沾沾自喜,却忘了他手下的官兵一起可都是王天纵的部下,他们怎么会不听王大哥的话。其中就有一个叫李奎元的热心连长,对马文德忽悠王大哥的行为十分不满。于是在一天深夜,李奎元突然发动叛乱,并带兵包围了马文德的住所,结果当晚马文德正好在外办事不在家中,李奎元只好烧了马文德的房子、杀了他的老婆徐氏和小儿子马纪元后便扬长而去。
听说老婆和小儿子遇害,马文德不由大哭了一场,哭完后带着他的残余人马投奔了南阳镇守使吴庆桐,被后者封为第4团团长。吴庆桐退休后,马文德继续投靠新任镇守使李治云,从而得以继续维持他整天吃喝嫖赌的高消费水平生活。为了捞到更多的享乐钱,马文德想了各种办法从老百姓身上榨取,以至于南阳当地的老百姓评论道:“这马团长当官还没他以前当土匪时那么讲道理,真是越活越倒退了!”
吴佩孚、樊钟秀
1926年春,北洋直系将领吴佩孚派部下张治公进攻南阳,时任镇守使马志敏被迫缴械投降。听说南阳城已经换了主人,马文德也审时度势投降了吴佩孚,被后者收编为一个师长,驻防方城、叶县一带。不久,樊钟秀指挥的建国豫军北伐到南阳一带,吴佩孚也派第16师师长徐寿春带兵过来支援马文德,双方经过半年的对峙与交战,最后建国豫军被迫撤退,马文德趁机率兵收复南阳,这次胜利也是他参加正规军以来获得的唯一一次大捷。
1927年春,冯玉祥的西北国民军在消灭了北洋军在陕西的势力后,一路追击进入了河南,马文德自知不是西北军骄兵悍将的对手,便又主动投降了冯玉祥手下大将方振武。方振武也是个老实人,以为马文德在南阳一带是个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便拨出一部分人马,与马文德的部下合编为北伐军第一集团军第四军团第42军,下辖第94、95、96三个师,三个师长分别为傅丹墀、余亚农和袁秉道,其中余亚农的第95师是方振武的嫡系部队。
为了拉拢马文德,方振武还让第42军驻扎比较富饶的襄樊地区,等于是更方便前者捞钱了。但不久,北伐军即展开二次北伐,方振武带着余亚农的第95师先行东进了,马文德不愿放弃襄樊这块捞钱的好地方,于是只派了部下刘宝宾带着一个连的兵力,以骑兵旅的名义跟着方振武去前线。方振武走后没多久,吴佩孚正好因打了败仗再次路过南阳,马文德看在过去吴佩孚也曾收留自己的份上,便派兵护送其通过南阳、襄樊,从这一点看,马文德本质上倒是还未完全变坏。
1928年春,由于第42军始终不肯参加北伐,冯玉祥派大将岳维峻来进攻襄樊,由于打仗并非马文德强项,所以两军一经交战,第42军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四分五裂,马文德手下师长傅丹墀、袁秉道,旅长马云平等人纷纷带着部队离他而去,他仅带着三个营的兵力跑到武汉,投奔了新桂系,被任命为恩施鹤峰警备司令。
方振武、余亚农
恩施、鹤峰是个以土家族为主的山区,豪强林立又没什么钱可捞,新桂系打发马文德去那儿纯粹是给他找个地方待着。而马文德的部下们经历了外面的花花世界后,又怎么肯困守在这片山区,在看出这个马军长不过是个无能之辈后,跟随马文德多年的团长焦文典也带着部下离他而去。在参加反蒋战争失败后,焦文典曾一度返回家乡赋闲,后在解放战争时期加入解放军南阳北县独立营,任副营长,最后在1949年的一次战斗中牺牲,终年59岁。
焦文典跑路后,马文德手下已经剩不了几个人,招呼也没打就灰溜溜地跑回南阳老家,这些被抛弃的手下们最后被编入蒋军第56师,后开赴浙闽边清剿当地红军游击队。此时占据南阳的是陕军将领杨虎城,其手下虽已经有了11个团,但仍嫌兵力不足。在听说有个叫马文德的大佬刚回家赋闲时,对马文德的历史也一无所知的杨虎城以为可以利用前者在南阳的影响力多收编些地方武装,便上门请他出山,并任命其为第5补充旅旅长兼第17师副师长(杨虎城自己是第17师师长),应该说是给足马文德面子了。
这个第5补充旅,便是以杨虎城收编的南阳本地土匪组成,虽说他们只买马文德的帐,但毕竟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在战场上毫无战斗力。1930年10月,杨虎城率部西进陕西,并将其部队扩编为第7军,马文德也跟着升官为第7军副军长兼新编第18师师长,该师即由原第5补充旅扩编而成。虽说杨虎城如此厚待马文德,但马文德的手下们还是不太识相,到了陕西仍干着鱼肉乡里的勾当,引来当地百姓的接连投诉。
杨虎城意识到,如果想要维持在陕西的统治,就不能再对马文德如此纵容,于是便派兵将新18师包围缴械,官兵全部打发回南阳。虽说杨虎城并未为难马文德,但马文德听说此事后也羞愧难当,便又不辞而别悄悄返回南阳。路过郑州时,马文德想起杨虎城以前对自己多么好,便还是打了一封电报过去,解释自己不辞而别的原因,杨虎城也礼貌地回电一封,其中有一句提到:“……则形迹虽隔于两地,而精神实贯于一方,风雨同舟,永矢共济……”言辞之恳切,说明两人之间还是有一定友谊的。
杨虎城、刘镇华
回到南阳后,正值当地没有大的军阀驻扎,当地士绅杨鹤汀站出来牵头组织地方自治,听说有个当过军长的大佬正回乡赋闲,他们便把马文德请出来做军事工作。马文德趁机以此为幌子,重新召集四散各地的老部下过来聚义。杨鹤汀等原本的意图是要马文德出来维护乡里的安全秩序,但看他招来的怎么尽是些有前科的土匪、盗贼,双方之间矛盾开始逐渐加深。
1931年夏,河南军阀刘镇华的部队进驻南阳,并奉命四处剿匪,在听说马文德正四处收编土匪、南阳本地土匪们也很愿意为他效劳后,刘镇华就感觉这个问题非处理掉不行。再加上蒋介石的爱将、河南省主席刘峙曾偷偷派人过来与马文德联络,打算把他扶持起来牵制刘镇华。刘镇华得知消息,便于1932年春把马文德逮捕,并公开枪毙于他在南阳玄妙观的办公场所门前,被马文德招安的土匪们闻讯则纷纷四散而逃。
一代土匪军长马文德,经过多年曲折地发展后,最后还是以如此窝囊的方式结束了其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