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三国里一个挺有意思的假设:如果当年让赵云去守荆州,这地方还能丢了吗?估计好多人都琢磨过这事儿,但咱得先把荆州咋丢的弄明白,再来看看赵云到底有没有本事扛住这活儿。
说起荆州失守,核心问题就在关羽身上。关二爷本事那是没话说,斩颜良、水淹七军,妥妥的战神级人物。可他有个致命毛病:太傲了。孙权想跟他结亲家,本来是个缓和关系的好机会,结果他来句:虎女安能配犬子,直接把东吴得罪得透透的。底下的糜芳、傅士仁这些同事,他也瞧不上,觉得人家都是软蛋,结果人家转头就投靠了东吴。最关键的是,他把诸葛亮“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叮嘱忘得一干二净,一门心思北伐,结果被吕蒙从背后捅了刀子。你说这能怪谁?说白了,荆州丢不是兵不够强,是关羽把能得罪的人全得罪了,里里外外全是雷,就差有人点把火了。
再来看赵云跟关羽比起来,赵云这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稳,而且会来事儿。长坂坡救阿斗的时候,他可不是瞎冲乱撞,而是瞅准了空子拼命,最后还能全身而退,这脑子绝对好使。入川的时候,他跟着诸葛亮分兵,一路平定郡县,没出啥幺蛾子,说明他不光能打,还能治事儿。最关键的是,赵云懂得顾全大局。当年打下益州,好多人都想分房子分地,赵云直接站出来反对,说:国贼未灭,未可求安,就这格局,比那些只盯着眼前好处的人高了不止一头。要是让他守荆州,至少不会像关羽那样,把外交和内政搞得一团糟。
不过呢,荆州这地儿太关键了,北边是曹操,东边是孙权,谁都盯着这块肥肉。关羽守的时候,两边都得罪了,北边跟曹仁死磕,东边跟吕蒙较劲,最后两边夹击,想不垮都难。要是换成赵云,他肯定知道“东和孙权”的重要性。孙权要联姻,就算不答应,也不至于骂人“犬子”,说不定还能找个啥由头把关系缓和一下。底下的糜芳他们,赵云也犯不上摆架子,至少能让大家面子上过得去,不至于关键时刻掉链子。而且赵云谨慎,不会轻易带着大军北伐,肯定会留足够的人守江陵、公安,吕蒙想玩“白衣渡江”这手,估计没那么容易得逞。
但还是有个问题得说清楚:东吴早就盯上荆州了,周瑜、吕蒙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做梦都想把这地儿抢过来?就算赵云把防守做得再好,孙权会不会找别的理由动手?比如说,等刘备在汉中跟曹操死磕的时候,照样派吕蒙偷袭。这时候就得看赵云能不能扛住两面夹击了。论带兵打仗,赵云可不差,当年在汉中,他用“空营计”吓退曹操大军,说明他有胆有谋。可荆州毕竟是四战之地,蜀汉跟东吴隔着长江,真要打起来,赵云就算能撑一时,时间长了也难顶住东吴的全力进攻,毕竟人家离得近,后勤补给方便啊。
最后还有个关键点:刘备敢不敢让赵云独当一面?你看历史上,刘备让关羽守荆州,一是因为关羽是自己人里最能打的,二是因为荆州太重要,必须派个信得过的人。赵云虽说跟着刘备时间不短,但一直没咋当过方面军统帅,更多是当保镖和副将用。要是真让他守荆州,刘备心里会不会犯嘀咕?万一中间有人说闲话,或者调兵的时候出点问题,赵云就算有本事,也难施展得开。就像后来街亭之战,诸葛亮为啥不用魏延,非用马谡?有时候用人不光看能力,还得看亲疏远近,这事儿搁谁身上都一样。
这么说下来,赵云守荆州,大概率会比关羽稳当很多,至少不会因为自己的臭脾气把局面搞崩。但荆州的地理位置和三国鼎立的大格局,注定这地儿早晚得有一场恶战。就算赵云能把东吴的偷袭推迟几年,等刘备在西边站稳了,或者曹操那边腾出手来,荆州还是得面对强敌。再说了,蜀汉的根基在益州,荆州毕竟是“客场”,后勤、兵力支援都不如东吴方便,真要长期打下去,赵云也未必能撑得住。
可惜历史没那么多如果,关羽丢荆州,既是他性格的悲剧,也是蜀汉战略的必然。赵云要是在这儿,或许能让这盘棋多下几步,但要说彻底改变结局,够呛。毕竟在绝对的实力和战略需求面前,个人能力再强,也得受大环境的限制。您说要是赵云守荆州,能守住吗?是能创造奇迹,还是跟关羽一样难逃宿命?欢迎在评论区聊聊,咱一起琢磨琢磨这三国里的可能。
赵云更多是将才而不是帅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