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上热搜!小米汽车价格引发关注,年轻人第一辆车如何改变行业?
我是怎么也没想到,小米汽车的热度居然这么高,自雷军宣布开始打造“年轻人第一辆车”后,网上相关热搜那叫一个频繁。


这不,有人就发现小爱同学能回答上小米汽车的价格、配置以及续航信息,内容如下:
标准版14.99万起,后驱单电机配置,WLTC续航高达800公里;
Pro版17.99万起,四驱双电机配置,WLTC续航为700公里左右;
消息一出,吃瓜群众们都不能淡定了!评论区里说啥的都有……

不过这个价格大家就看看,乐呵一下完事儿,没必要当真。因为人家小米公关部立马就出来辟谣了,所谓“14.99万”其实来源于去年一位自媒体人的猜测文章,被小爱同学检索到并且调取了出来。

好家伙,原来是乌龙一场。要我看这个14.99万哇,别说小米,即使比亚迪或长城汽车来做,恐怕都压不到这个价格。

除非……人家马斯克能极限压缩造车成本,配合其在全球近百万销量均摊研发成本的前提下,连夜说服管理层,让新款model 3一分钱不赚,才有可能实现。
毕竟人家为了节省成本,连特斯拉的方向盘都只能给一半……

话又说回来,对于雷军而言,第一次造车想要控制这个产品线成本确实有很大难度的。下面,我就来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首先就是小米作为一家科技企业,从手机跨界过造车,未来主打卖点定是高阶智能化体验,这点可以参考华为……鼎力支持的问界汽车。

而无论是智能座舱还是自动驾驶方面,如果想要实现这种高阶的产品体验,在硬件方面必须得有着非常高的成本,包括算力比较出色的芯片、禾赛混合固态雷达等等。
另一方面,智能驾驶技术的门槛相对比较高,这也就意味着大量研发投入。
早在去年8月,雷军就曾经公开表示,小米已经组建了一个超过500人的车辆制造团队,首期投入已经超过33亿。这些都能展现出小米汽车的高昂成本。

还有一点,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前者的售后服务成本更高,像是电池维修、提供充电服务等都需要相对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储备。如果单纯注重性价比,很有可能无法提供优质服务。

因此,年轻人想要以14.99万价格入手一辆800 km的新能源汽车,大概率是无法实现了。但至少小米汽车仍然值得大家多等待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