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1岁时,他被父母哄骗是灵珠转世,等将来学会了斩妖除魔的本领,就可以让老百姓对他改观。
哪吒信了,于是他拜太乙真人为师,在那幅江山社稷图里学艺整整2年。

在这2年的时间里,哪吒每天都很认真地学习,但他毕竟还是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子,心性不定,总想着早点出去匡扶正义。
有一次,哪吒趁着太乙真人不注意,偷走了他的指点江山笔,逃了出去。
好巧不巧,哪吒一出去,便看见海夜叉在偷一只狗。
两人搏斗一番后,海夜叉把狗给放了,又顺手抓走了一个小女孩。
为了救小女孩,哪吒费了好大的劲,幸好有敖丙相助,才能把海夜叉打败,小女孩成功获救。
可是,哪吒在做这一切的时候,并没有人证。
当事人敖丙和海夜叉早逃了,那个小女孩才刚学说话,不能表达清楚意思。
所以,老百姓一致认为,是哪吒偷走了小女孩。
不管哪吒怎么解释,老百姓就是不信,还骂他是妖怪,对他充满了恶意。

哪吒是没想到,他闭关了2年,出来干了一件好事,却被人误会。
他真的是既伤心,又愤怒!
其实,这不是哪吒的错,是老百姓对他的成见太深了。
从他一生下来,立马玩火把大家吓得够呛,大家对他这个人就已经定性为“妖怪”。
以后,不管他做了什么,大家也会先入为主地认为他在干坏事。
老百姓对哪吒的态度,让我想起了申公豹说过的一句话:“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成见是一座大山没错,成见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对哪吒是这样,对申公豹同样也是。
申公豹是豹子精出身,从小就被人瞧不起。
为了改变种族的命运,他每天刻苦练习,就是想着有朝一日能成仙,进入玉虚宫。

可是,他的付出没有得到公平的回报。
元始天尊不器重他,无量仙翁还强迫他干了不少的肮脏事,这些都让申公豹无比的寒心。
要不是人们对妖的成见太深,对他们赶尽杀绝,申公豹也不会执着于成仙,他也就不会被无量仙翁牵着鼻子走。
不过,哪怕申公豹做了那么多的坏事,他还没有丧失最后的良知。
在陈塘关的老百姓缺药时,他会心软送来了10种药材。
在弟弟申小豹死后,他并没有冲动地找哪吒算账。
其实,在申公豹抱着弟弟尸体的那一刻,我的心里咯噔了一下,心想:完蛋了,这回申公豹要跟哪吒势不两立了。
然而,结果出乎大家的所料,申公豹不但不恨哪吒,还救了他的父母一命。
你看,这就是人心中的成见在作怪。
有多少人,在看这个片段的时候,跟我的想法一样的?
原来,我们对申公豹都带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成见,就像陈塘关的老百姓对哪吒一样。

申公豹是偷了龙珠,他在我们心中就被定性为坏人。
那么,后面不管他做什么,都不会轻易地改变对他的看法。
如此看来,人心中的成见确实是一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