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青春期矛盾心理是异常的,必须彻底消除。
(❌)解析:青春期矛盾心理是正常现象,应积极调节而非强行消除。
2、独立思考就是一味追求独特,拒绝他人意见。
(❌)解析:独立思考要求批判性思维,但不排斥合理建议。
3、男生女生差异仅体现在生理上,心理完全相同。
(❌)解析:心理和社会角色也存在差异,但避免刻板印象。
4、情绪会随时间自然消失,无需主动调节。
(❌)解析:持续负面情绪可能影响健康,需主动调节(如转移注意)。
5、情感是稳定的,情绪是短暂多变的,二者无关。
(❌)解析:情感由情绪逐渐积累形成,相互关联。
6、“体验负面情感毫无意义。”
(❌)解析:负面情感可丰富人生阅历,促进成长(如挫折使人坚强)。
7、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必须牺牲个人利益。
(❌)解析:集体应尽量协调二者关系,而非简单牺牲。
8、小群体就是小团体主义,必须反对。
(❌)解析:小群体若遵守集体规则则无害,只有危害集体时才需抵制。
9、集体荣誉仅靠个别优秀成员就能获得。
(❌)解析:荣誉依赖全体成员共同努力。
10、法律靠国家强制力实施,道德完全靠自觉。
(❌)解析:法律靠强制力,但道德也受舆论、传统等约束。
11、未成年人犯罪无需担责,受法律特殊保护。
(❌)解析:14周岁以上犯重罪需负刑责,16周岁以上全面担责。
12、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可替代普通法律。
(❌)解析:宪法是立法基础,但需普通法律具体化。
13、网络匿名意味着可以随意发表言论。
(❌)解析:网络非法外之地,造谣、诽谤需承担法律责任。
14、“网上交友更真实,应取代现实交友。”
(❌)解析:网络交友需谨慎,现实交往更全面。
15、“行己有耻”要求我们避免一切错误。
(❌)解析:人非圣贤,关键是有知耻之心并改正。
16、“止于至善”是伟人的事,与普通人无关。
(❌)解析:每个人均可通过小事践行善举。
17、集体会束缚个性发展。
(❌)解析:良好集体为个性发展提供平台。
18、法律和纪律都是强制性的,作用相同。
(❌)解析:法律强制力更强,纪律约束范围有限。
19、未成年人没有隐私权,家长可随时查看日记。
(❌)解析:未成年人隐私权受法律保护,家长需尊重。
20、“我对社会没有责任,只需管好自己。”
(❌)解析:公民应承担社会责任(如环保、公益)。
21、情绪表达是个人的事,与他人无关。
(❌)解析:情绪表达可能影响他人(如迁怒他人伤害关系)。
22、集体中必须放弃个人意愿。
(❌)解析:集体尊重合理个人意愿,通过协商达成一致。
23、未成年人受司法保护,违法也不会被处罚。
(❌)解析:司法保护≠豁免处罚,严重违法仍需担责。
24、宪法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相同。
(❌)解析:宪法修改程序更严格(如全国人大2/3通过)。
25、“行己有耻”就是不做任何冒险的事。
(❌)解析:强调明辨是非,而非拒绝一切挑战。
26、批判性思维就是要否定所有权威观点。
(❌)解析:批判性思维是理性分析,非盲目否定。
27、法律只对违法犯罪的人有用。
(❌)解析: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8、集体中必须完全一致才能和谐。
(❌)解析:和谐集体包容多样性和合理差异。
29、情感体验都是积极的。
(❌)解析:情感体验有正负之分(如爱国vs仇恨)。
30、“止于至善”是空想,无法实现。
(❌)解析:虽难完美,但可通过点滴善行不断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