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科技,不是用来救命的,而是用来慢慢榨干你最后一口气的。
这是我看完《黑镜》第七季第一集《普通人》之后,脑子里冒出的第一句话。
它不像以前那些“哇塞好牛的黑科技”那样让人惊掉下巴,但却让人背后一凉,因为你会突然意识到,我们离这个故事,其实没有那么远。
故事很简单,普通夫妻俩,阿曼达突发重病,陷入昏迷,迈克几乎绝望。
就在这时,一家科技公司像“天使”一样出现,说有办法唤醒她,只需要植入一个设备,用先进的“神经修复系统”,就有机会让她恢复意识。
听起来是不是挺励志?
但你知道这不是励志剧,这可是《黑镜》。
这项技术是免费的,听起来良心,实际是个订阅制服务,每月300美元。
迈克咬咬牙上了这条船。
阿曼达醒了,全家欢呼,迈克喜极而泣。
可很快,事情就变了味。
她只能在“信号区”里正常运作,一出范围就宕机;
她的意识会被广告入侵,不管是在工作还是在“谈恋爱”,都会突然播一段商业广告,完全无法控制...
而如果迈克想让她恢复更完整的功能,只能继续加钱,升级套餐、扩展信号范围、移除广告、减少宕机时间、提升清醒度……
就像我们在生活里不断买会员、充SVIP,但对象不再是追剧、听歌,而是你的至亲、你的爱人,一个人活着的权限。
为了维持妻子的“清醒”,迈克拼命加班、借钱、变卖家产,甚至不惜直播“出丑”来赚打赏。
他越来越像一个“给生命续费的奴隶”,一步一步被逼进无底深渊。
而最讽刺的是,阿曼达的“大脑运算能力”,居然还被公司用来处理后台工作数据。
如果你想让她只是一个完整的人而已?
对不起,请付更高的服务费...
《黑镜》最牛的地方,从来不是它编出了什么天马行空的未来,而是它太了解我们今天的现实。
这集让我想起一句话,“技术不会决定人类的命运,但技术背后的人性,会。”
所以这集叫《普通人》,不是因为主角有多普通,而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可能都正在经历类似的处境。
不是在剧里,是在现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