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大卫·休谟:理性是激情的奴隶,纯理性决断是不存在的?

香巧来看情感 2025-02-19 14:22:53

“理性是激情的奴隶,理性不能有别的任务,它只能服务并服从激情。”这句出自大卫·休谟(David Hume)的名言,直至今天依然引起了哲学学者和普通读者的广泛讨论。休谟是18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其关于理性与激情关系的观点,尤其是在他的《情感心理学》(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中提出的“理性是激情的奴隶”这一命题,不仅挑战了当时流行的理性主义思潮,也对后来的哲学与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文原句是:

Reason is,and ought only to be the slave of the passions, and can never pretend to any other office than to serve and obey them.

直译:

理性是且只应当是激情的奴隶,并且除了服从激情和为激情服务之外,不能扮演其他角色。

本文将首先回顾大卫·休谟的生平和主要哲学成就,然后重点剖析他对“理性与激情”关系的看法,探索其在哲学、心理学和伦理学中的深刻意义。

一、大卫·休谟的生平与成就

大卫·休谟于1711年4月26日出生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尽管休谟的家庭并不富裕,但他从小便展现出了过人的智力。年轻时,他在爱丁堡大学学习哲学和法律,并迅速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休谟早期的思想受到了笛卡尔、洛克、贝克莱等哲学家的影响,但他很快意识到这些哲学体系的局限性,并开始发展自己独立的哲学观点。

休谟的哲学成就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经验主义与不可知论:休谟是经验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认为所有知识都源于感官经验。与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不同,休谟主张人类的认知并非源于先天的理性,而是基于感官经验和感受。休谟的这种观点对后来的哲学家,如康德,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因果关系的怀疑:休谟在其《人类理解研究》中,提出了对因果关系的怀疑论。他认为,我们对于因果关系的认识仅仅是经验上的习惯,实际上,我们无法通过理性证明任何事物必然会导致其他事物的发生。他的这一观点对现代科学哲学及对科学方法论的讨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3. 伦理学与人性:在《人性论》一书中,休谟深入探讨了人类情感、道德和伦理的起源。他提出,人类的道德判断并非源于理性,而是基于感情和情感的直觉。他认为,人类的行为不仅仅受理性驱动,情感和激情在其中起着更为根本的作用。

4. 宗教怀疑:休谟也是宗教怀疑主义的代表之一。在《自然宗教对话录》中,他批判了宗教信仰的理性基础,主张人类对神的理解常常依赖于感性经验和个人情感,而非理性证据。

休谟的哲学成就不仅对18世纪的哲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后来的德国哲学、法国启蒙思想,以及现代心理学等领域的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理性与激情:休谟的核心观点

“理性是激情的奴隶,理性不能有别的任务,它只能服务并服从激情。”这句话是休谟对人类行为的深刻洞察。要理解这一命题的真正意义,必须首先了解休谟对理性与激情(或情感、欲望等感性因素)之间关系的基本看法。

1. 理性与激情的对立与互补性

在休谟看来,理性和激情并非如传统哲学所认为的那样相互独立、对立。相反,休谟认为,理性并不主导我们的决策过程,反而是“激情”或情感才是行动的根本动力。理性,虽然在某些特定情境下能够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判断力,但它的真正功能是为激情提供服务,它所做的并不是独立于激情的判断,而是帮助实现激情所希望达成的目标。

休谟在《情感心理学》中明确指出,“理性只能告诉我们手段是什么,但激情才告诉我们目标是什么”。这一观点在当时的理性主义哲学框架下显得颇为新颖。休谟通过这一论述,质疑了理性主义哲学家如笛卡尔和斯宾诺莎关于理性主导一切的观点。他认为,理性仅仅是一种工具,它无法单独决定一个人行动的方向,而情感才是行动的原动力。

2. 理性的服从:为何理性总是激情的奴隶?

休谟的观点直指人类行为的深层机制,他认为,尽管人们常常用理性来解释和辩护自己的行为,但这些所谓的“理性判断”实际上只是对内在激情和欲望的追随。人类的决定和行为表面上看起来理性,但背后往往是感性的动机在起作用。无论是帮助他人,还是追求个人利益,表面上的“理性”往往都可以找到内心的欲望、情感、利益等动机作为深层次的解释。

例如,假设一个人决定帮助他人,可能会说“帮助他人是社会责任”或“这是道德要求”,这看似理性,然而,休谟会说,这种“理性判断”背后其实隐藏着个人的情感需求,比如通过帮助他人来获得满足感、社会认同,甚至是为了自己心理的愉悦。

休谟进一步指出,理性从根本上无法自主决定一个人应当追求什么目标,它只能帮助个体选择如何最有效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理性是“激情的奴隶”,它服从的是由欲望、恐惧、喜好等感性因素所驱动的目标,而这些感性因素在本质上才是行动的根本驱动力。

3. 理性并非是非判断的唯一依据

休谟不仅强调理性与激情的关系,他还进一步提出,理性无法完全主导我们的道德判断。我们所认为的“是非对错”并非基于理性的分析,而是源于我们内心的情感反应。例如,休谟在讨论伦理时提出,所谓“道德判断”实际上是人类对某些行为产生的情感反应。他指出,人类判断一个行为是否道德,往往是因为它引发了我们内心的愉悦或厌恶,而这种反应并非理性推理的结果。

休谟的这一观点突破了当时伦理学的理性主义框架,提出道德和伦理判断更多的是一种情感驱动的结果,而非纯粹理性的推理。

4. 理性与激情的互动与相互依赖

尽管休谟认为理性是激情的奴隶,但他并不认为理性毫无价值。相反,理性在帮助人类实现目标和欲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理性能够为个体提供有效的手段,帮助个体在复杂的世界中作出更为有效的决策。例如,理性可以帮助我们预见未来的结果,评估不同选择的后果,从而选择最能满足我们激情的路径。

然而,正如休谟所言,理性的作用是有限的,它永远无法独立于情感和欲望存在。即使我们依靠理性做出决策,最终的选择仍然是基于内心的情感需求。这一观点在现代心理学中得到了广泛的验证。研究表明,人类的决策不仅仅依赖于理性的分析,更受到情感、动机和潜意识的深刻影响。

总结:

大卫·休谟的哲学思想,尤其是他关于理性与激情关系的观点,不仅挑战了理性主义的哲学传统,也为我们提供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人类行为的视角。休谟认为,理性并非独立的存在,它只能作为情感的工具,帮助个体实现其内在的欲望和目标。这一观点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我们可以从中反思自身的行为动机,认识到很多看似理性的决策背后,可能隐藏着更为深层的情感动机。

0 阅读:2

香巧来看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