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路就腰疼腿没劲,要考虑椎管狭窄,如果是这里有解决办法

文元聊健康 2023-06-10 21:03:01

欢迎关注

腰椎管因椎间盘、椎体软骨退变,椎曲紊乱,椎间突,椎间盘突入椎管,或椎体位移、软组织增生等原因,导致一个或多个平面管腔狭窄,压迫马尾或神经根而产生临床症状,称腰椎管狭窄症。

功能解剖和损伤机制

1.腰椎管的前壁为椎体后面、椎间盘后缘及后纵韧带,两侧为椎弓根,后方为椎板、后关节和黄韧带。椎管内有硬膜囊,囊外有脂肪组织、血管及从囊内穿出的神经根,囊内在腰2以上为脊髓圆锥及神经根,腰2以下为马尾神经。

腰椎解剖

2.椎管是椎体的椎孔叠加组成的。正常发育的腰椎椎曲决定了其管腔的大小。而维持正常椎曲的排列依靠椎间盘。当某一个或多个椎间盘突出或退化,可导致椎曲紊乱;另一方面,椎体的上下骨骺环是纤维环的附着点,在正常情况下,椎体上下骨骺环和所附着的纤维环均比椎体宽大。随着年龄或外伤因素,骨骺环退变、钙化,出现唇形增生,上下钙化了的骨骺环与退化的椎间盘一起形成纤维软骨性或骨8性“椎间突”。当椎曲一旦紊乱,椎间突突入椎管,导致一个平面或多个平面的管腔狭窄。

椎管狭窄

3.椎管的前缘是后纵韧带,后缘是黄韧带,当椎曲一旦紊乱,由于张力或皱折重叠,这些韧带都会增厚,而导致管腔狭窄。

4.侧隐窝是椎管两侧的延伸部,其外界是椎弓根内壁,后方是上关节突前壁、黄带外侧部及相应椎板上缘,前方是椎体后缘的外侧部分及相应的椎间盘,内侧为开放区,与硬膜及硬膜外脂肪、血管丛相邻。侧隐窝内有从硬膜囊内穿出的神经根通过,并向外进入椎间孔。由于椎曲改变,关节的前倾应力导致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和侧隐窝均可因椎曲紊乱,椎体位移或椎间突突入椎管而继发狭窄。

腰椎体

病因

1.慢性劳损

因过度劳累或久坐的职业,导致椎间盘突出或早期退变,椎间隙变窄,椎体塌陷。另一方面,因为椎体骨骺环软骨因应力作用而骨化,出现唇形增生,与变性的椎间盘形成椎间突,其原有的弹性生物力学功能减退,不能将其承受的压力均匀地向四周传播。椎间隙狭窄和生物力学改变并引起后关节的紊乱,椎曲变直,后纵韧带和黄韧带因弹性生物力学功能乱而增厚。椎管的前壁因椎曲变直,椎间突突入,后纵韧带增厚而占位;后壁黄韧带增厚突入椎管,椎管出现前后夹击”的狭窄。

2.因椎弓峡部裂椎体滑脱,

椎体位移;或骨质疏松,椎体塌陷,椎曲乱;或陈旧性脊椎骨折未复位,继发椎曲紊乱,引起管腔狭窄。

腰椎滑脱

3.脊椎手术后继发

脊椎手术后可继发椎管狭窄。

临床表现

本症多见于中老年人,青壮年也有发病,以椎间盘型为主。

1.症状

(1)持续性下腰痛和腿痛:临床可见有单纯腰痛者,也有单纯腿痛者,也可腰腿同时疼痛。下肢痛可单侧也可双侧。如腰腿同时疼痛,则腰痛多见于发病的早期,逐渐出现腿痛,至晚期除马尾神经受压之外,其腰痛的特点多表现于站立位或走路过久出现腰痛,进行性加重;若卧位、蹲位或骑自行车时,疼痛多自行减轻。腰部常强迫于前屈位姿势,后伸时腰痛加重。

腰腿疼

(2)间歇性跛行:为腰椎管狭窄症最典型的症状,90%以上患者有此症状,多在走路和锻炼以后出现单侧或双侧下肢麻木、沉重、疼痛和无力,越走症状越严重,被迫采取休息、下蹲后症状很快缓解,可继续行走,至出现同样症状时再体息。这是由于十椎管或神经根管相应的神经根部呈现充血,此对正常人并无症状。

间歇性跛行

(3)足底感觉异常:足落地时有“踩棉花”的感觉或如针刺状麻痹不仁。

(4)椎管狭窄严重可出现不全性弛缓性截瘫,双下肢不能站立步行,排便无力或闭癃。

2.体征

(1)脊柱可有侧弯,患者常采取腰部略向前屈的姿势,腰部后伸明显受限,腰部过伸试验阳性。

(2)小腿和足可有触觉和痛觉减退。肌力减退,常表现为肌张力减弱。有时可现膝腱反射和跟腱反射的改变,如减弱、消失。如马尾神经受压,可出现鞍区麻木肛门括约肌松弛无力。

(3)直腿抬高试验多为阴性或弱阳性,无病理反射。

3.X线检查

腰椎管狭窄症的正位片表现为侧弯,椎弓根粗大,椎弓根间距小,椎间关节肥大向中线偏移,下关节突间距小,椎板间隙狭窄。侧位片表现为椎曲紊乱:退变型多见椎曲变直,甚至反弓;滑脱型多出现下曲上弓,椎体间有滑移;骨质疏松型多为椎曲大。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弓根短,关节肥大,椎间孔小,椎间隙狭窄。斜位片可见弓根切迹小、椎间孔狭窄及峡部不连等。

骨质疏松

4.CT扫描

CT扫描可观察骨性结构的形态,也可显示椎间盘、黄韧带、神经根的轮廓及它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发育性椎管狭窄需在轴位断层片上测量,在椎板头侧缘水平管矢状径小于或等于13mm时被视为发育性椎管狭窄。骨性椎管狭窄不仅表现矢状径狭小,而且常常有关节突向中线靠拢、肥大,或椎弓根间距减小,小于20mm。发育性椎管狭窄常发生在第2、3、4腰椎水平;而退变性狭窄则常发生在第45腰椎和第1骶椎水平。一般沿神经根的走向,在不同层面上辨认神经根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椎间盘纤维环膨出,上关节突肥大、增生及黄韧带肥厚等是神经根管狭窄的原因。

5.MRI可提供椎管的矢状面、冠状面及轴位横断面的影像,清晰地显示硬膜囊的受压情况。

6.肌电图检查受压迫的神经支配区的下肢肌肉,可出现功能性瘫痪的运动障得电位,或体感电位潜伏期平均值延长。

诊断依据

根据症状(1)(2),体征(1)(2)(3)和X线片表现或症状(4)和X线、CT表现,排除结核、肿瘤后,即可确诊

诊断分型

(1)椎间盘型:指椎间盘多个椎间盘突出、退变,椎间突突入椎管,引起椎管狭窄。多见于中青年人,其特点为X线片示椎曲变直;MRI示多个椎间盘突出,压迫硬膜囊。

椎间盘突出

(2)滑脱型:指腰椎椎弓裂,椎体滑脱,多见于中老年人。也有外伤性骨折未复位,骨性椎体突入椎管,引起椎管狭窄。X线照片有双侧峡部裂,一个椎体滑脱Ⅱ度以上,或多个椎体滑脱。如外伤性骨折,有骨折病史,X线片显示椎体楔状改变,椎体突入椎管。

腰椎滑脱

(3)骨质疏松型 因多个椎体骨质疏松,椎体压缩、塌陷,椎曲紊乱,导致椎管狭窄,多见于中老年人。

腰椎骨折

(4)混合型:腰椎椎管狭窄同时存在颈椎椎管狭窄。

治疗原则

1、中药外用 能够活血化瘀,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解除腰椎间盘及筋肉筋膜和神经等周围软组织的能量危机,从而缓解症状。

中药外用

2、针刺法,选用华佗夹脊、八,双侧秩边、委中、承山、光明加电针,每天一次

3、辩证调正生理曲度,运用手法或辅助器械调整变直侧弯或反张的生理曲度,事实证明,生理曲度的调整,对消除症状和疾病转归上有决定性的作用。

肌肉锻炼

4、功能肌肉锻炼法,运用正确的方法锻炼脊柱周围的肌肉,让脊柱与肌肉重新建立正确的平衡关系。

5.手术治疗 经积极保守治疗无效或者症状严重者建议手术。

柴哥之谈骨论筋

柴哥从事医疗行业25年,其中有八年的医疗健康行业推广和经营经验,专注于颈椎腰椎问题和青少年脊柱问题技术的传承、研发和推广,欢迎关注柴哥,共同学习交流。

6 阅读:1934
评论列表
  • 2023-06-14 05:27

    谢谢专业人士[点赞]

  • 2024-07-03 07:37

    专业,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