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头钗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娱乐史记 2023-05-18 20:01:32

宋代头钗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对其从多角度进行更为全面的研究与传承。现如今,对宋钗的研究大多从历史学与文物学的角度展开,但对其艺术价值方面的研究以及应用设计较为匮乏。

宋代头钗元素的艺术特征及审美

宋代头饰种类繁多,各有千秋,其造型丰富、纹样精美且具有代表性,宋钗的工艺也是当时社会生产力的代表,先来了解几种头钗的样式。

1.折股钗

通过此种钗饰的制作工艺及呈现形式来命名的,顾名思义即为将金银材料打成单股长条而后将其对折形成钗梁拱形,钗脚细长状,并在钗梁处用“落”(行业内读作lao,第四声)的办法錾出各种纹样。此种形式在宋钗中最为普通,其他钗饰则为在此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纹样及形式上的衍生或创新而成。

2.桥梁钗

与折股钗都是作为宋钗的式样,与竹节、花头、花筒等纹样相结合而呈现完整的宋钗造型。折股是以其工艺来命名,桥梁则是以其外形来命名的,其钗梁是用两根粗金银丝为基础做成弯弧状,然后将两片金银片打造出纹样包嵌住金银丝,并在两端衔接钗脚,得到状如桥梁的钗梁。

而桥梁钗的钗头部分就非常多样化,其中有依据折股钗钗头的制作方式而打造的,也有将两片分别打造出相同对称纹样然后扣合而成的,也有将一片打造成镂空花纹,扣合于另一片光素无纹的金银片之上。桥梁钗形制多样,以下三种代表纹样皆可与其相结合,形成更为精美的宋代钗饰。

3.折股钗

由于其纹样造型具有代表性,将其单独作为一类钗饰做出释义,竹节钗的命名是由钗饰的纹样以竹节为元素而来,其制作方式是在折股钗与桥梁钗的基础上将钗梁打造出竹节、竹叶的纹样。

4.花头钗

“花头”指的是钗梁上的装饰纹样,同竹节钗一致的地方在于,花头钗也是以折股钗为基础,将一根金或银条打造成多个并联的折股钗梁,再用花朵装饰焊于折股钗梁之上。

5.花筒钗

花筒钗的制作工艺与前面所述三种以折股钗为基础的钗饰不同,其式样更为繁多复杂,根据花筒的数量与钗梁的式样来对花筒钗的式样进行分类,最简单的并头花筒钗的钗头只有两个花筒相并联.

稍复杂的式样是将两个花筒分别衔接于一根金(银)条两端,然后将这样的花筒左端与另一个花筒右端焊接,反复以达到需要的连数,最后将其左右两端再与一个头部分开的并头花筒钗的花筒焊接,将每个小组底部折股部分与最外侧的单个花筒的钗脚用金(银)丝缠绕相连,此为第二类式样。

第三类式样是以并头花筒钗的制作为基础,其钗梁变做桥梁式。花筒钗中花筒的部分是其精妙所在,花筒的制作并不复杂却独具匠心,即将两片金(银)片上打造出立体花卉,然后将其卷成筒状,再将两个花筒在金银片的衔接口处合并,随后打造花卉造型的花帽焊于花筒之上。宋代金银匠手工艺的精湛及宋人的审美在此全然体现。

现代元素

宋代头钗造型在现代服装造型设计之中的体现未有直接的传承应用,头饰作为服饰的一部分,理应与服装融合发展,然而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审美的提高,世代人群逐渐成为消费者中的主要群体,此群体对于新潮设计需求更为强烈。

现代传统元素服装在造型上普遍具有过于传统、使用场合受限、造型款式单一这些问题。从服装结构廓形方面进行思考,如何将宋代头钗的独特造型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之中对于宋代头钗元素的文化传承显得极为重要。

1.现代服装中的宋钗工序元素

根据前文所述的宋钗工艺,其使用的方式原理与所呈现出的效果在服装之中也经常有所体现,其中最为常见的为与累丝、穿结工艺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服装工艺。

由于累丝、穿结所使用的为金银丝,与服装中的纱线十分类似,同为运用丝线编织各类纹饰,如手工高级定制礼服中常用立体刺绣花边来修饰服装边缘细节,此种服装工艺极其精美,非常考验制造者的手工艺技术,其呈现效果与累丝在宋代头钗上所呈现的纹样效果相同。

如今随着工业发展,虽已经可以使用机器进行生产加工,但难免制造出的产品过于冰冷、单一且样式过于传统,使用范围受到限制,基本很少被大面积使用,常用于装饰服装的局部,使服装看起来更为精致。

同时此种立体刺绣花边多用于高级定制服装,由于其工艺复杂、耗时、耗材量大,在成衣制造中较少使用,多以平面机绣代替。宋钗中的穿结工艺用于衔接钗饰各部分,在服装中各衣片的衔接大多是通过缝纫线进行,也有部分衣片通过各种辅料,使用纽扣、金属环等进行拼合。

此种方式即可衔接服装衣片又可增加服装的设计感,但其在服装中使用范围较少且较为局限,与宋钗元素相关的服装中也很少出现此类金属质感的装饰,主要原因仍就是宋代头钗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方式过于传统,使用的材料于工艺都较为保守,思考如何将宋钗传统元素中的工艺技法引申到现代服装设计的工艺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有着重要作用。

2.宋代头钗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转化

通观宋钗的整体造型设计,宋代金银匠非常善于利用曲线柔美的线条来平衡宋钗金银质地的坚硬质感。将钗头打造出折股弯弧形状,有单个折股亦有多个组合起来,都呈现出对称的美感。同时钗脚并不是笔直形状,可根据使用需求进行弯折。针对本课题设计实践服装廓形灵感元素的获得主要通过对宋钗弧形元素的提取。

弧形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被大量运用,将宋钗廓形设计的此种特质置于服装廓形设计的思考之中,为服装廓形设计提供灵感元素。通过钗的随意变形生成多种基于宋钗的廓形元素。同时通过将钗的廓形作为服装版型,使用硬纸板等材料将其制作成可弯折的具有立体廓形感的衣片,在服装人台上进行摆放,得到服装局部廓形结构。

设计师将金属丝作为框架,缠绕出许多符合人体的弧形。在此框架基础上用柔软的针织纱线将金属框架进行包裹,形成了独特的弧形造型,每个弧度看似随意但如同附庸在人体上,似禁锢又像挣脱。

在对宋钗弧形元素提取应用的过程中,也应通过人体结构来控制宋钗弧形元素的存在位置及其出现的合理性与舒适性。此处的舒适性不仅仅是视觉效果的舒适性,更应该是穿衣者的舒适性。

古代女子用钗对发髻进行造型的塑造与装饰,宋钗以其素雅精致的造型区别于其他朝代的钗饰,摒弃了唐朝时期的雍容华贵,在其用途的基础上隐约流露出宋时审美特征。

素雅的宋钗与宋时独特的发髻营造出宋人清丽的发饰审美,包髻是两宋时期另一流行发髻。这种发髻是将头发梳成多种形状,有如云彩,有如花朵,再用棉麻或丝质包巾将其包裹成型,包裹所有绢帛也有多种颜色,如蓝色、红色等,并配以各种发饰,显得大气华美。

服装纹样表达方式

现代服装设计中许多设计师品牌立足于服装整体廓形的思考与重构,弱化服装纹样的设计,通过对灵感源造型的解构与重塑来强调服装整体的大廓形所呈现的效果。而宋钗在形式设计的基础上融合了宋代花卉植物纹样,宋钗的纹样不仅仅是宋代服饰中的平面花纹图案,而是与宋钗的造型相融合。

从而呈现出的独特纹样造型。通过服装廓形的解构与重塑来融合宋钗代表性纹样,如竹纹、“一年景”花卉纹样、几何纹等等,从而通过服装整体廓形来体现宋钗的大廓形与纹样之间的密切联系。

1.服装色彩调性提取

宋代钗饰多以金银质地为主,偶有玉石辅以增色,其色彩多为材质本色,纹样多为花鸟鱼虫,自然万物,这非常符合宋代崇尚自然,气韵相和的美学思想。对于宋钗色彩调性的探索,笔者认为不应局限于宋钗金银之色,而应从宋钗的纹样内容与宋代服饰的色彩及文化内涵入手。

宋代,各个艺术领域都体现出宋代美学思想,在文学、绘画、服饰中一脉相承。关于宋代服饰的色彩提取,除通过留存下来的服饰文物之外,在宋代绘画中也可获益许多。青色在宋代有着极为广泛的运用,作为中国五正色之首的青色,在中国色彩历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尤其是在宋代的色彩运用之中。

在所有色彩创新中,青色在宋代最出彩,服装颜色中以天水碧为典型,牡丹花培育出碧色,青瓷更是发展到了历史顶峰。服装色彩整体偏灰调,蓝绿色结合灰褐色降低整体色彩饱和度,更为符合宋代清雅的审美倾向。

2.服装设计方案

根据宋钗的形制、纹样、工艺等多方面的元素进行了灵感发散,重点在于通过服装表达宋钗本身形态以及宋钗与发丝之间的关系状态及其所营造出的女性柔美之感,以宋钗为主题,围绕宋钗、发、钗与发之间的关系展开。

从宋钗本身出发,结合宋钗与发之间的不同束扎方式与状态,将宋钗及钗与发之间的形态赋予服装廓形中,通过模拟钗与发的缠绕束扎关系对服装廓形探索方式进行扩充,表达服装面料经过宋钗形态局部廓形的束扎而呈现出的柔美之态。

其次考虑到钗的作用是束起头发,经过钗的不同方式的固定从而使头发显现出不同的缠绕状态,钗的质地坚硬而头发柔软有垂坠感,通过分析多种钗束扎头发的造型及两者间的穿插关系引申到服装不同面料材质可以通过缠绕束扎而呈现出的不同廓形,进一步提取提取服装整体造型。

笔者观点:

宋代头钗是宋代璀璨文化中的重要一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瑰宝。对宋代头钗进行基于其设计语言的分析与重新应用创作,是为了使宋钗在未来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只有不断的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设计,才能让属于中国的设计拥有活力与创造力。宋代头钗若要永久的传承下去,也只有对其进行不断解析与运用,与现代设计进行创新性地融合。

参考文献:

[1] 宋代女子服饰色彩与特点[J]. 单洁;胥筝筝.轻纺工业与技术,2021(12)

[2] 青色在宋代的发展与广泛运用[J]. 程民生.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6)

[3] 宋元朝首饰的“象生”意趣对当代首饰的启发[J]. 史佳竹.大众文艺,2021(15)

0 阅读:4

娱乐史记

简介:聊聊娱乐圈那些年发生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