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辈婚姻没输给炮火,父辈婚姻没输给贫穷,我们的婚姻输了么?

娱乐史记 2022-04-02 23:44:00

文:猫眼

在某处看到这样一段话说:

爷爷辈的爱情没有输给炮火,父亲辈的爱情没有输给贫穷,可是轮到我们了确实一脸迷茫,是输了么?而且似乎连输的原因都找不到。

其实这个段子的爱情个人认为不如改成婚姻。

比较起过去,其实是当代年轻人的婚姻从表面来看似乎不太好,从逐年递增的不婚率离婚率,逐年递减的结婚率,这些比起爷辈与父辈表面看起来的“车马远一生爱一人”确实算是输家,当代婚姻看起来真的很脆弱。

看着爷爷奶奶那辈我们自我感觉到的是相濡以沫白首到老,到了父母这一辈虽然吵吵闹闹居多但是在我们眼里慢慢成了他们的习惯,他们多数也跌跌撞撞到了如今。

可是轮到我们,从80之后开始似乎一切都变了些模样。

其实要说起爱情,在父辈和其之前的年代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多数人的主流,没了解过甚至没见过面就成婚的比比皆是,所以如果真要说他们是否存在爱情还真是有些欺人,但是《牧马人》也告诉了我们他们那代人的先婚后爱也可以很甜蜜很幸福,所以要说他们完全没有爱情也不合适,因此只能说有感情的婚姻以及为了生存的婚姻。

生活其实就是这样越是艰难越是困苦的年代越能让人团结起来,尤其是夫妻家庭的团结。

因此炮火连天的爷爷辈,婚姻因生存而存在,在那动荡的岁月里女人们离不开男人的保护,男人要靠女人延续生命的希望,大家为生存而共同挣扎,而到了父辈虽然条件改善了些但是贫苦依然是大部分家庭的日常,所以依然还得靠着共同的支持才能走下去,在食不果腹的年代里多数人依然在依靠着本能而活,口腹之欲和繁衍之欲就是最基本的需求,这个时候婚姻自然而然也是相对牢固的。

而随着经济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发展到当代,基本的欲望都可以通过科技来完成,那么人便开始逐渐追求其他的欲望,比如精神上的需求,比如个体意识的表达欲,个体存在的价值体现,而这些欲求与本能之欲会发生一定的冲突,这个先满足自我需求然后对对方考量更多使自己更加全面感受的情感构成了现代人的爱情观,那么基于此之上的婚姻自然而然就会挑剔会变得没有那么牢固。

那么回到开头的疑问我们这代人是不是在婚姻上就是输家了?

这其实不算输,当代人爱情观的层次是被提升过的,婚姻的需求也是诸多考量的,这个时代不需要为了生存而依靠本能相濡以沫,也不是必须两个人支撑才能存活,而知识的丰富让很多人看到了生存之上的诸多选择,精神的满足感成为了当下年轻人追求的更高一级的欲望,抛离了本能之需婚姻就成了次之选项,而这就是我们要面对的当代婚姻价值观。

当生活越来越好,人不需要群体便能独立生存时,人就不愿意去迁就他人不愿意压抑着自己去配合他人一起共存,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代人婚姻看起来脆弱的原因,如果说输只能说我们输给了丰富物质生活带来的个体自由。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裴多菲这句流传至今的诗句为这篇文章做了注解,人格的自由、经济的绝对自由、社会关系的自由以及个体意识的自由,而这些便是当代婚姻败输之处。

所以越早了解内心越早明白这些关系的因果越早做出选择才会越容易获得幸福,最后无论是否选择步入婚姻都希望每个人拥有自己的幸福,不输给生活不输给困境。

0 阅读:25

娱乐史记

简介:聊聊娱乐圈那些年发生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