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拳杀伤力:张志磊的“核武器”
绝对力量优势:身为重量级中为数不多的左架拳手,张志磊的后手直拳曾被权威媒体评定为重量级现役位列第三(仅居于德昂塔·维尔德、安东尼·约书亚之后),其标志性的“左上勾 - 后直”组合曾成功击倒过乔·乔伊斯(击伤一次,击倒一次)、约瑟夫·帕克(一场比赛击倒两次)以及德昂塔·维尔德(击倒一次)这三位重量级的一流高手。
尽管阿吉特·卡巴耶尔的职业生涯未曾有过被击倒的经历,然而此前其所面对的对手大多力量匮乏。故而在与张志磊的比赛中,阿吉特·卡巴耶尔赖以成名的防守将会遭遇严峻的挑战。于训练营期间,阿吉特·卡巴耶尔的教练团队加强“抗冲击训练”,从侧面反映出对张志磊强力重击的忌惮。
2. 速度与体能:阿吉特·卡巴耶尔的胜负手
移动与出拳频率:在年龄上比张志磊年轻将近10岁阿吉特·卡巴耶尔平均每回合出拳数(55次)比张志磊(42次)高出31%,且偏好环绕步结合刺拳干扰的“外围消耗战术”。如果比赛被拖入后半程,张志磊的体能劣势可能被放大。
历史教训:张志磊过去3场打满12回合的比赛均以争议判告终(1胜1负1平),而且阿吉特·卡巴耶尔近5场后半程KO率高达60%。
3. 战术选择: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
张志磊的“闪电战”策略:从赛前张志磊于自媒体平台所发布的短视频能够看出,张志磊的教练肖恩·乔治(Sean George)屡次着重要求张志磊“不让比赛进入第七回合之后”。其训练视频呈现出大量前压式组合拳的演练场景,意在复刻与德昂塔·维尔德之战中迅速终结比赛的辉煌成就。
阿吉特·卡巴耶尔的“马拉松战术”:于上文之中笔者亦有所提及,在赛前训练营期间,阿吉特·卡巴耶尔的教练团队强化“抗冲击训练”,并且颇具针对性地拟定打满12个回合比赛的规划。其主导策略乃是在比赛的前半段,凭借刺拳把控自身与张志磊之间的距离,诱导张志磊频繁出拳以消耗其体力。而后在比赛的后半段,尝试将张志磊击倒或者累积足够丰富的点数优势,为 12 个回合结束后的裁判判定获胜筑牢根基。